地震成因及避险自救知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202761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成因及避险自救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地震成因及避险自救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地震成因及避险自救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地震成因及避险自救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地震成因及避险自救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成因及避险自救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成因及避险自救知识(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成因及避险自救知识德化县第三中学 赖杉全学习目标1、简述地震的成因 2、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地震灾害的区域分布 3、理解导致地震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因 素 4、了解政府、技术部门如何防御地震灾害, 掌握面对地震灾害的一些应急避险方法 5、 在原有生活常识的基础上,认识地震和 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n有个孩子问妈妈:你知道2012吗?为什么今年 这么多地震呢?地球真的要毁灭了吗?孩子的 话让我们心酸。今年,地球极其不稳定,造成 了大量人员和财产的损伤。不止是地震带,一 些不常发生的地区也有波动。地球随意运动, 就会颠簸我们的生活。但是从地球的异常现象 ,我们是否该反省了?乱砍乱伐,空气污染,

2、 捕杀动物,人为毁坏自然,破坏生态,地球在 向我们抗议。你怎么对待环境,环境就怎么回 报你。 大灾给我们什么警示? 地震之前,你知道地震中怎么逃生最安全? 地震发生时,怎么可以避免更大伤害? 地震之后,如何调整心态,心理自救? 灾难来临,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中国有个弊端,预防机制少。 其实做任何事情,提前预知事半功倍。 比如,地震预测、震后灾区同胞心理安抚、 在灾区救援, 不少遇险的人,缺乏救援和一些必要的逃生知识, 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方法, 更多的是缺乏自救常识。 天灾未卜,自救在人。 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拯救不了这个世界, 那么至少你要学会拯救自己, 这样才能在绝境中逢生。思考一:什么是

3、地震?n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 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 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一、地震的概念: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 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 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 的现象。1、地震的类型(根据地震的成因分类) 地质构造思考二: 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因素有 哪些?n汶川地震(8级)伤亡惨重,而3月21日云南盈江地 震(5级)未造成人员伤亡,造成此差别的最主要因素 是什么?n汶川地震中,为什么汶川受灾比陕西西安严重得多?n同一个地点,为什么不同房屋的损坏程度不同?n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如果是300千米,

4、产 生的破坏一样吗?n为什么北川(震中距144千米)比成都(震中距77千米)损失更严重(从自然因素考虑)?震中距 地面建筑震级震源深浅损坏较重损坏较轻2、地震的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 放能量增加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 n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 感觉,称为微震n35级的地震,人们 有不同的感觉,称为 弱震或小震n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 不同程度的破坏,称 为破坏性地震思考三:世界地震分布有何规律?世界地震带分布图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为什么中国多地震?中国位于两大地震带的交会处3、地震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汶川

5、新疆青 藏华北台湾思考四: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为什么?西多东少 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我国西部, 造成西部地质断裂带较多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 20世纪初到80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 :n5级以上的地震约1200多次,平均每年14 次n7 级以上的地震80多次,平均每年1次n8级以上的地震9次,平均每10年1次思考五:地震引发的灾害?唐家山堰塞湖滑坡 泥石流4、地震的危害唐山大地震n1976年7月28日凌 晨发生在唐山的7.8级 大地震,使这个有百万人 口的工业重镇,顷刻 之间成为一片废墟, 死亡人数24.4万之多 。重伤16.6万人。直 接经济损失100亿人 民币。1555年陕西华县8级大 地震死亡人数

6、83万。n1920年宁夏海原8.5 级大地震死亡人数20 万。n四百多年来,三次大 的地震中国就损失一 百三十多万人。四川汶川地震共造成 69227人遇难, 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 受灾群众 4625万人, 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1510万人。震前的汶川县城汶川地震前安县桑枣中学校园空中看地震后的汶川县映秀镇 北川县委办公楼震前震后对比汶川地震唐山地震发发生时间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时28分1976年7月28日3时时42分震级级8.0级级7.8级级影响范围围除黑龙龙江、吉林和西藏等局部地区外 ,全国均有明显显震感有感范围围相当于全国面积积 的1/3 死亡人数截至7月1

7、4日69195万人遇难难,失踪 18403人.万人比较汶川地震和唐山地震从死亡人数的差别,说明了我国 地震灾情的东西分布有何差别?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据图分析我国地震灾情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据图分析我国地震灾情的年际变化特点及原因?图一图二思考六空间分布特点:东重西轻年际变化特点:死亡人口下降、经济损失上升乡土探究(一):福建多地震吗 ?福建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二、地震前兆n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 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 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 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 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 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

8、等。概括 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 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 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 类。地 光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思考七:如何防御地震灾害?假如地震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三、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一)震前防震准备 (二)震中避震(三)震后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 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种类 ,

9、也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巨变。这在现代社会尤为如此 ,而且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手段地震预报至今尚未 达到十分准确、足以完全信赖的地步。因而普通民众只有 在灾前提高防灾意识,掌握救助常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创 造震中生存的机会。(一)震前防震准备 通常以家庭为单元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 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 避难袋); (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 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

10、位置上; (6)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 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8)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应急包了解避难袋中装有的常备物品、重量、体积要求等 。思考并讨论讨论 :想一想,如果发发生地震时时你在家 里、或在车车上、在学校、在商店、 在公共场场所、在剧剧院、在体育馆馆, 你应该应该 怎么办办?(二)震中避震地震时,在室内如何避震n个人的意见(仅供参考)n在平房或楼房的底层甚至第二层,在通道开敞的情况 下,采取 “立即跑” 的办法,直接跑到

11、室外避震。n在一般情况下,仍然应当采取“伏而待定”- “就 地避震,先躲后跑”的传统办法。n躲在坚固家具的下面或者旁边,都是正确的。坚固的桌子底下是避震的首选,注意图中日本小学使用的是铁质桌脚和实木桌面地震时,在行驶的车辆如何应急n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n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 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 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 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 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 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 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n 在商店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 人员

12、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 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 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 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 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 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 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 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三)、震后自救与互救n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 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 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 保护自己。 n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 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 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

13、 险起很大作用。 n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 ,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 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 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 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 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n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 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 ,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 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 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 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n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 ,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

14、救信号,就 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 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 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震后互救原则n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互救应遵循 以下原则:“先多后少”,即先救被埋压人员 多的地方;“先近后远”,即先救近处被埋压 人员;“先易后难”,即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 ;“先轻后重”,即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 大营救队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埋压,应 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 四、地震谣言如何甄别n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 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 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n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 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 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 时报告。n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n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1995年2月颁布颁布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大法 防震减灾法德化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2010.11活动动 : 1、将你知道的关于地震灾害自救的知识识向你的亲亲人 、朋友讲讲述和宣传传。2、模拟拟一次以某地震灾害为为背景的救援演习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