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9189696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吴世达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程序、内容、方法、质量控制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实施和进程。评价的基本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职业病危害评价程序资料初步研读职业卫生调查 检测点确认 收集相关资料编制评审稿 选择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图建立项目组 项目工程分析 现场检测采样 建设单位 评审出具评价报告资料汇总分析编制评价方案编制报告初稿编制送审稿 审批部门 评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评审阶段报告内部 质控方案内部 质控1、项目的批准文件:行政部门(计划、建设、规划)出具的立项批文、选址批文等。2、项目的技术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

2、或初步设计文本为主,可参考项目建议书、环境影响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文件。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项目建设概况:选址及周边情况;产品名称、产量。 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料、中间品的名称、用量、成分、储运方式。 生产工艺、设备及其布局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 设计图纸: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工艺和设备布局图、厂房立面图、剖面图等。以往检测、体检资料、类比资料3、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资料收集 控制效果评价尚需补充以下资料: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查意见项目试运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资料、作业场所检测报告、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是否

3、真实、可靠和详细,可以影响评价报告的真实性。特别是预评价,如果建设单位提供的涉及职业病危害识别、控制的技术资料有误,可能会直接影响评价结论的判定,从而埋下引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隐患。编制目的评价方案是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其目的是为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保障项目能顺利有序开展,并指导项目组成员按照预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实施评价,在时间、质量方面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评价方案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现场调查后编制。方案编制方案内容简述项目概况:项目基本情况,包括任务由来;评价目的;项目名称、性质、位置、规模;工程内容、工艺技术及物料消耗量等基本信

4、息。(项目试运行情况)罗列评价依据:根据项目特性收集相关文件资料。确定评价范围:一般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内容为准。明确评价内容:原则上以国家、本市安监部门文件规定为准。选择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特点以及掌握的资料,提出选用的评价方法。项目初步分析:识别危害因素、筛选评价因子、划分评价单 元。 估算评价周期:根据建设规模、技术难点,建设单位需求,估算工作进度。指定项目分工:指定项目负责人及成员,明确人员分工,提出经费概算。质量控制措施: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明确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筛选类比企业:提出适宜的类比企业,明确取得类比资料的方式。确定调查内容: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辅

5、助用室、职业健康检查。现场检测安排: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点;估算采样仪器、采样人员的需求量;估算检测周期等。报告内部审查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报告质量的内部控制,一般是在完成初稿时进行,以编制专家评审稿。建设单位组织的专家评审根据安监总局51号令及市安监局81号文的规定,建设单位组织评价报告专家评审。(建设单位对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安监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根据安监总局51号令及市安监局81号文的规定,安监部门应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参与审核、审查及竣工验收。报告审查1、评价需要收集的资料2、评价程序的主要阶段3、类比企业比较相似性的几个方面4、职业卫生调查的主要内

6、容5、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6、评价方案的主要内容思考题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指导意见(市安监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指导意见(市安监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要素(DB/T679-2013)职业病危害评价内容职业病危害评价是一项跨学科跨专业,技术复杂且法律责任强的工作,其卫生学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符合性评价:考察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相关内容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

7、符合性,并根据符合程度作出建设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是否可行的结论。预测性评价: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用科学的方法对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预测,从设计的角度研究如何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从而堵住职业危害的源头。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特点检查性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时,现场检查贯穿始终,从工程概况、试运行情况、生产工艺、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危害因素 分布到预评价建议、卫生审查意见以及“三同时”的落实情况等,现场检查的结果关系到评价结论的正确与否以及对策措施的提出 。有效性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通过作业场所的毒物、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以及通过采暖、通风 、采光照明

8、、微小气候等卫生学指标的检测,以评价各项职业病 危害防护设施的有效性。指导性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发现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并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和对 策,指导建设单位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消除这些 问题。符合政府规划:选址应当符合当地政府的整体规划。避开敏感场所:选址宜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气体输送管道,以及水、土壤可能已被原工业企业污染的地区。(自然疫源地)关注频率风向: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应设在被保护对象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符合防护距离:参照国家现行有效的有关卫生防护距离的标准。避免交叉污

9、染: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宜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和联合作用。选址、总体布局及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选址平面布置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 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要求。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总体布局竖向布置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10、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气逸散至室内。生产车间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生产过程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设施布置在同一生产车间内时,存在或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应

11、与其他场所隔离。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45。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置。生产设施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存在或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施远离其他设施。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高温热源应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方;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

12、口的下风侧。厂房设计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产生大量热气、湿气、有害气体的单层厂房的附属建筑物占用该厂房外墙的长度不得超过外墙全长的30%,且不宜设在厂房的迎风面。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的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下端距地面不宜1.2m;冬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下端距地面不宜4m;若4m时,宜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建筑卫生设计卫生和辅助用室特定厂房设计高温作业厂房: 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设计高温作业厂房的朝向,

13、 使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 高温作业厂房宜 设有避风的天窗,侧窗下端距地面不宜1.2m;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高温作业厂房应有足够的进、排风面积。噪声作业厂房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振动作业厂房应在控制振动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振动影响的措施。空调厂房设计按照GB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洁净厂房设计按照GB50019和GB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特定行业的厂房设计参照国家、地方或行业的有关标准执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3,人均新风量30m3/h人均占用容积20m3

14、,人均新风量20m3/h采用空气调节的:人均新风量30m3/h洁净室: 人均新风量40m3/h封闭式车间: 人均新风量宜30-50m3/h新风口新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区并低于排风口新风口与周遍环境的关系:排风口、冷却塔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 生活室(休息室、就餐场所、 厕所) 妇女卫 生室(由等候间和处理间组成) 辅助用室应避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浴室、盥洗室、厕所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进行设置;存衣室按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设置。休息室内应设置清洁饮水设施。女工较多的企业,应在车间附近清洁安静处设置孕妇休息室或休息区。车间内的厕所,一

15、般应为水冲式,同时应设洗手池、洗污池。 车间卫生用室根据车间的卫生特征设置;厕所蹲位、妇女卫生室按 照GBZ1要求设计。就餐场所设置不能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相邻,并应根据就餐人数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辅助用室生产过程: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和储存运输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原料、辅料、产品、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因 不同生产工艺生成的中间产物;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静态或 运行时产生的物理因素;密闭空间作业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劳动过程: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作息制度和超负荷的劳动强度;职业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工作环境:自然环境、厂房建

16、筑或布局不合理、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条件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不足或识别过度的问题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固有危害: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包括急性毒性、刺激与腐蚀性、致敏性、生殖毒性、致癌性、蓄积性、扩散性,以及实际危害后果等。毒物的固有危害性分析,可以按照(GBZ230)。接触危害: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接触危害性,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作业场所存在的形态,如气态、液态、固态等;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式,如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等;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共同作用:分析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或先后共同作用于人体,其毒性效应的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接触水平:分析作业场所正常工况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并分析生产装置异常启动和关闭、停车检修或在运行中抢修等特殊工况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合格率、超标倍数、职业接触比值等指标。危害分级:按照GBZ/T2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