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170802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53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套)(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导学案导学案备课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家新及其代表作品. 2扎实掌握痴、瞬、凝等重点生字词.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读是一切的基础,直至能够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扫清文字障 碍,熟记重点字词。 2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仔细品味其妙处,并把你的理解写在课本边上。 3完成练练测测题目:1、2 题书面完成,3 题只需自查记忆。 4请将你遇到的困惑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前置学习前置学习】 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 王家新,1957 年生于湖北丹江口。出版诗集告别 纪念 。

2、 二、文体知识二、文体知识 诗歌与小说、戏剧、散文合称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以最集中、精练、 概括性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诗歌往往饱含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含蓄, 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节奏美、意境美、主题美,形式上一般是分行排列(其他文学样 式多为句子) 。现代诗歌在语言形式上比较自由,但往往会借用古代诗歌的一些创作方法,如 注重意象的表现,运用赋比兴等方法。 【展示交流展示交流】 1朗读诗歌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情感,读出意韵。 朗读指导:朗读作为一种读书方法,一直以来是语文的优良传统。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诗歌需在不断的

3、诵读中方能体现其神韵,现代诗歌更是如此。掌握诗歌朗诵的基 本要领,力求做到读音、停顿正确,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 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后的停顿更长一些。确定轻读 重读及声音的长短,读出鲜明的节奏感。能根据诗歌思想内容准确地读出诗句的语气,准确 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表现的内容 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稍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 度要稍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就要力求平稳、不紧不慢。态度自然大方,读 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4、。让自己走进文中,你就是作者!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精句赏析 1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提示: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2 2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提示:这句中“诱惑”这个词如何理解?3.3.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提示:请同学们挑战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理解这一组诗句的含义,并把你的理解告诉大家。请写出一个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并作赏析: 精句: 赏析: 【达标拓展达标拓展】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填字 痴( )想 隐 m ( ) 诱( )惑( ) 喧 tng( ) 一瞬( )间

5、 nng( )成 2辨析词语 (1)伏 / 趴 痴想 / 幻想 小时候,我常 在窗口 山那边是什么呢? (2)漫湿 / 浸湿 枯干 / 干渴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 了我 的心灵 3请背诵全诗,并默写诗歌最后一节。【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教学评价教学评价】 对比赏析山民韩东(文略): 【赏析】如果说愚公移山是一则古代寓言,那么韩东的山民就是一则诗写的当 代寓言。全诗借一个山民的口吻,表达了长期处于封闭性传统文化中的人们的要求,以及冲 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诗中的“山”和“海”已不单指自然界中的实体,而是具有了多重 的象征意义。 “山”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生活环境,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人生道

6、路的曲折,历 史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等。 “海”可以让人想象到光明的前程,理想的目标,事业的辉煌,人生 的美好等。 诗中的山民像千千万万个老百姓一样,有普遍的平民意识和平民理想。但“山” (贫穷、落后、愚昧)根深蒂固,时时在阻隔着“他”向往“海” (富足、先进、精神上的充 实、甚至平凡的幸福)的目光。人的生存现状往往就是如此令人无奈。而无数个“山民”就 在这种状态下平凡地生存着,生活着。这种平凡背后的坚韧,恰是我们该肃然起敬的。3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导学案备课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掌握相关的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

7、复述课文内容3、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1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细节和心理描写,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2 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 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前置学习】积累字词(1)字音训诫( ) 耸立( ) 迂回( ) 凝视( )啜泣( ) 纳罕( ) 瘦骨嶙峋( )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 陡峭( ) 着眼( )(2)释义训诫: 嶙峋: 纳罕: 啜泣: 【展示交流】1 作者简介莫顿 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

8、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 享特 65 岁那年写的回忆 8 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 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 岩石架,爬了 1/3 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 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 胜一切艰难的法宝。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说 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1)文章脉络:起因(13) 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经过 (415)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结果(1622)

9、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启示 (23 )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2)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3)悟出的生活哲理: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 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4胜利3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 石架的情形吗?【合作探究】 1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请同学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2)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其作用是什么?3 “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 励“我”向前走?4“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

10、决的?解决这个困难的关键是什么?5“我”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分别说说吗?【达标拓展】精讲点拨: 1为什么别的孩子爬上山顶,而“我”不能?文中好多处提到“杰利” ,有何用意?2你对父亲找到“我”后不上山崖去接“我”是如何理解的?3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作者又是用哪句话来结束这一人生经历的讲 述的?试从文中找出“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是指什么?【学后反思】【教学评价】1你认为文章以“脱险”为标题与“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比较哪个更好些?说说 理由。2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分析困难、化解困难,对于我们学习 具有那些积极的意义?面对考试失败,面对竞赛的

11、失败,我们的心理时怎样想的?举例说明 短文两篇短文两篇5备课人 审核人 督办领导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学习重难点】1、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3、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前置学习】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小思,原

12、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收敛(lin) 宽恕(sh) 短暂(zn) 聒聒(gu) 卑(bi)微 收敛:收拢,合拢。 宽恕:宽容,饶恕。 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零落:花叶脱落。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

13、了事,马马虎虎。【展示交流】一、检查预习 二、朗读 ,问题探讨 1、作者开始对蝉是怎样一种态度?由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2、作者后来对蝉又是怎样一种态度?这从文中哪处可以看出? 3、是课文哪里一句话转变了作者的态度?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4、作者写蝉,先抑后扬。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65、“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合作探究】同样是写短暂而脆弱的生命,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另外一位作家席慕容的贝壳,看看这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 1、蝉中,作者对蝉的歌颂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14、不是的话,是怎么写的呢? 2、作者赞美完了后是不是就此停住呢? 作者由此联想到了什么?3、“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所以,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达标拓展】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主题归纳:蝉本文作者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通过对细小、聒噪的蝉因为一个夏天而付出 17 年代价的了解,进而联想到人类的生活历程,提示人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贝壳作者由贝壳图案的精美想到贝类生命的卑微以及人类生命与之相比的优越,提出思考,应该不辜负生命,让生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2、写作特色蝉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对比写法的运用贝壳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富含深刻哲理的语句谈谈你的收获:【学后反思】【教学评价】7紫藤萝瀑布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