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158256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石首市新厂镇小学目录1背景与概况2特色与创新3成果与影响4经验与启示背景与概况 新厂镇小学创建于1914年,是石首第一个中 小组的诞生地。占地19400平方米,生均为 17.3平方米,21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人,专任 教师6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46人,小学高级 教师35人,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 教师团队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勇于创新、不忘 初心。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2、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LOREM IPSUM DOLOR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LOREM IPSUM DOLOR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

3、e magna aliqua. LOREM IPSUM DOLOR背景与概况 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043平方米,校园绿 化面积为12112平方米,图书室、电教室,音乐 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齐全, 计算机室64平方米,学生计算机40台,多功能电 教室2个,班班通一体机21台套,学校生活区、各 办公室网络畅通,计算机办公快速高效,能满足 工作需要。LOREM IPSUM DOLOR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4、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特色与创新 (一)紧密三个结合,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规划。 1.学校实际与信息化发展形势紧密结合。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 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

5、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以绿 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 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 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 来。教育科技高速发展,我们农村学校渴求快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结 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新潮流,是学校自身发 展的迫切需要。 2.学校自身筹建与上级政策引领紧密结合。 我校2005年就购进了计算机,用于学校管理办公专用,2006年各处室配备 了办公电脑,2007年添置了网络服务器,上网访问教育网,实现在线办公 ,校园网络全覆盖。2008年市

6、教体局、电教馆、政府项目为我校配备了高 规格多媒体教室,能共享中央电教馆资源。2009年我校五、六年级配备了 8套班班通一体机。2010年新建了第二个多媒体教室,2012年补增10套班 班通设备,2015年9月一二年级新增6套班班通,至此,我校24个教室全部 配齐了多媒体讲台、计算机及教学软件等,显示终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 学操作和使用十分方便,一直坚持宁愿用坏,绝不放坏。 3.短期实施、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紧密结合。 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

7、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我校依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案:新厂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 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 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等。学校人人是责任人,个个讲文明,分工明确,任务具体。 每节课有维护,每一天有小结,每一周有培训,每一月有测试评定,每一期有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将短期安排与长远规划紧密结合,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启动三项工程,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基础环

8、境。 1.启动学校网络建设工程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师备课、辅助教学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 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网络的建设。我校已经建成光纤百兆到控制中心 的校园网站,配置了3台服务器,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都有网络终端模块, 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多媒体教室2个,有投 影机、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交流、展示、开放的大型活动 的公开课使用。所有24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一体机,雅图、希沃电子白板 设备,满足整合教学的基本需求。学校电子备课室,满足教师设计预案、 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

9、目前,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网 络、电子白板、有线电视,基本努力实现了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 的数字化校园。 2.启动教师教科研的空间和群组建设工程 学校电教中心编撰了教师通讯录,收录了全体教师的手机长短号、QQ账 号、微信号、优课账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账号、中国移动 和教育账号、博客账号、教师人人空间、工作室等,分学科、分年级都有 QQ群、微信群,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加入相应的群组,如e21湖北教研群、 湖北小学数学群、荆州小学数学群、石首教科群、湖北创客教育交流群等 等。这使教师们加强学习、加强交流,信息量大增,共享前沿思想,眼界 开阔,更好地为“自身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

10、务,发挥了独特的功能。 3.启动家校联系沟通的建设工程。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 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是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在“ 互联网+”的时代,家校联系和合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 ,并赋予新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家校联系才会有蓬勃 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有效、不断发展。我校传承家访、电话和 短信联系方式的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多方式联系,多渠道沟通的平台建 设。现在各班都建议家校QQ、微信及其群组、电子邮箱,网络班级论坛、 “校讯通”,极大地提升了交流环境。 (三)拓展三种渠道,促进信息化应用的

11、能力提升。 1.拓展教师研训,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拓展师资培训渠道,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 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 遍提高相结合、学用结合和分散与集中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 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 学校长期珍视各级电教馆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外请专家,组织专题讲座 培训,重在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 技术普及性培训,如博客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一体机培训等。通 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 进一步的提高。 (三)拓展三种渠

12、道,促进信息化应用的能力提升。 1.拓展教师研训,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拓展师资培训渠道,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 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 遍提高相结合、学用结合和分散与集中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 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 学校长期珍视各级电教馆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外请专家,组织专题讲座 培训,重在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 技术普及性培训,如博客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一体机培训等。通 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 进一步的提高

13、。 3.拓展大赛渠道,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 连续几年来,我校把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对信 息技术的兴趣,同时增强师生的信息素养,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了各式各样 的信息技术学科活动,如电脑绘画,电脑小报制作评比等等,同时还积极 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电教馆的有关比赛活动,如: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 动、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公布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教师教育 教学信息化大赛、和教育杯”湖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NOC活动、中国 移动“和教育杯”论文大赛等,即将启动机器人及创客教育。 (四)深化三个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模式。 1.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以教育信息化

14、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 源广泛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创 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2.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 学校建有信息技术教室、美术绘画室、音乐乐器舞蹈室,开设了科学活动 制作室,开辟校园科普橱窗展,开设红领巾广播站科普栏目,利用教师博 客师生共同交流科普话题,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让学生在科技活 动基地开展各类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的科普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 的蓬勃开展,已形成了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特点,摒弃了只有少数学生 才能完成的科技活动,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够根据

15、日常生活的设计,既 真实地反映了活动源于生活需求,又极大地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 3.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 现在,学校教职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QQ群和微信群,打 开校园网,查看学校各类通知公告、工作安排、待办事宜、校内邮件、日 程安排等,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强力推进数字化办公,学校所有的 会议通知、一周工作安排、公文流转全部通过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大 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 学校一直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重视 德育工作的数字化,教导处和少先队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有效辅助心理咨 询、班会课、中队活动、家长会等常规德育工作。总务处在网上实行了校 产公开化管理

16、,提高使用效率和透明度。成果与影响我校优质课龙吉庆老师的马铃薯的沉浮、杨先军的沙尘暴、田文华的 食物的营养获荆州市一等奖,邓婷老师的科学实验说课钟摆的研究获石首 市一等奖,曾辉老师的实验论文浅谈科学课的学生实验获湖北省教育技术装 备二等奖,刘芳老师的课件小数的意义获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一等奖,覃 章兰老师的论文活教圆柱体获湖北省一等奖,龙吉庆老师的教学案例信息 技术助力学生思维培养获湖北省一等奖,李蓉老师的信息技术实践征文信息 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师能力培训研究论文获中央电教馆三等奖,杨晓丽老师 2015年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论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获湖北 省电教馆馆一等奖,吴光波老师2012.10 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依托信 息技术 提升图形教学论文一等奖,2013.10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