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32537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口语和书面语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汉民族内部通过长期的互相 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语言有口耳相传的口语形式和用文字记载下来 的书面形式两种。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他们形成共同语的历史过程不同,需要分开叙 述。方言分歧春秋战国方言分歧已经相当明显:有楚大夫于此,欲求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 ,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 而置之庄岳(齐国闹市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 ,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楚人谓乳毂(g),谓虎於(w)菟(t)。( 左传 宣公四年)雅言、通语春秋战国“雅言”: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 述而)汉代“通语”“

2、凡语”:汝颍之间曰怜,宋鲁之间曰牟,或曰怜,怜,通语 也。(杨雄方言)嫁,逝,徂,适,往也。逝,秦晋语也。徂, 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杨雄方 言)一、书面形式的发展古代的书面语也是在当时的口语基础上形成的, 但当它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书面语的传统以 后,就不再跟着口语一起变化。时间长了以后 ,就逐渐和口语脱节,最后变成读出来听不懂 ,写出来不经学习看不懂的书面语言文言 。白话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是今天普通话书 面形式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纪(唐末);到十二三世纪宋元之际,白话文已经发展成为相当成熟 的书面语言;明清以来用白话文写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如水浒 传西

3、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白话文这种书面语言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 ,通行于全国各地,不仅大家能看懂,还 被非北方方言地区的人用来写作,在相当 大程度上带有民族共同语的性质。白话文运动裘廷梁“崇白话而废文言” 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被推到极至。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认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作白话文学 史。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用“三大主义”来呼应胡适的“ 八条主张”。1920年9月,教育部令国民学校一二年的国文,“ 从本年秋季起,一律改用国语”。至此,白话文才打败文言文,取得正式书面语言 的资格。胡适尝试集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

4、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二、口语形式的发展权威方言的更替: 长安、洛阳北京长安、洛阳雅言时期书面上的共同语可能没有十分严格的语 音标准,但是说话和写文章都要遵循,就必然有 一种具有权威性的方言作为各地方的人学习的基 础。在古代,只有全国政治中心的都城方言才具 有这样的权威性。从商周到北宋,都城一直在中原地区,而且主要 是在长安(西安)和洛阳两地。因此,这种全国 都能通行的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应该是以长安、洛 阳为中心地区方言。隋颜之推音辞篇:“自兹厥后,音韵锋出 ,各有土风,递相非笑,指马之谕,未知孰是 。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 折衷,搉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

5、。”唐末李涪刊误:“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 盖居天下之中,禀气特正”。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原唯洛阳,得天 下之中,语音最正。”北京公元十世纪左右,契丹定燕京为陪都,辽国五 京之一。1153,金灭辽,迁都北京,从此北京成为一国 首都。在金统治的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内,长安 和洛阳不再是政治中心,这个地方的方言也不 再具有权威性地位。元代元(12061368)蒙古族在北京建起元大都,取 代过去的长安和洛阳,成为全国唯一的政治中心 ,元大都话也就逐渐成为新的权威性方言。元杂剧的盛行也为大都话的普及起到推广作用。元杂剧四大家除白朴外,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都是 大都人。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用韵编

6、写的, 书中归纳的声韵调系统相当接近现代北京话。明代官话到明代中叶出现了“官话”这个名称。它的出现是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主要标志。“官话”从字面上看是官吏所说的话,官场上通行 的话。实际上明中叶的时候,官话已经不限于只 在官场上应用。说官话已经成为当时人的一时风 尚。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大书画家王宠苏州人,未做官“不 喜作乡语,每发口必官话”。明张位问奇集“大约江以北入声多作平声,常有音 无字,不能具载;江南多患齿音不清,然此亦官话中乡 音耳”。清代雍正(1730)曾训谕官吏必须掌握官话,责令 闽广两省设立正音书院,专门教授官话。虽然 乾隆十年(1745)福建省城的正音书院被裁撤 ,但雍正的这

7、道谕旨还是对官话在闽广的推行 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清高静亭正音撮要 :自序:“正音者,俗所谓官话也。语音不但南 北相殊,即同郡亦各有别。故趋逐语音者,一县 之中以县城为则,一府之中以府城为则,一省之 中以省城为则,而天下之内又以皇都为则。故凡 搢绅之家及官常出色者,无不趋仰京话,则京话 为官话之道岸。”“ 除各处乡谈、土语, 习俗侏漓不计外, 其能通行 者, 是谓官话。既为官话, 何以有南北之称?盖话 虽通晓, 其中音、声、韵仍有互异, 同者十之五六, 不同者十之三四。”清高静亭正音撮要 :“余尝经过江南、浙江、 河南、两湖地方, 一处处方言、土语不同, 惟有 经过水陆大码头, 那些行户、买

8、卖人都会说官话。 但他望他的街坊的人说土话, 我们又一句都懂不得 了。后来进京住着更奇怪了。街上逛的人多着呢, 三五成群, 卿哪呱呱打乡谈, 不知他说什么。及至看 他到店里买东西, 他又满嘴官话, 北话也有, 南话也 有, 都说得清清楚楚的。”清时日本人吴启太、郑永邦官话指南: “中国 话本难懂, 各地有各地的乡谈, 就是官话通行。我听 见人说官话还分南、北音哪。官话南北腔调儿不同, 字也差不多。”明清官话的语音标准是什么?北京话?罗常培、胡明扬等。南京话?远藤光晓、鲁国尧、薛凤生、张卫东、李葆嘉等。平田昌司清代鸿胪寺正音考,中国语文 2000,6。三、口语标准音的确立:国语运动1902年,吴

9、汝纶建议学习日本,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的“ 国语”,认为“此音尽是京城口音,尤可使天下语言一律” 。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一起奏定学部章程时, 明确规定“兹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 小学堂均于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 ”正名为“国语”。1910年,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 法案”,准备审订国音标准,编辑课本词典等。1912年7月,中华民国临时教育会议肯定了“国语”这个名 称。老国音1913年2月,由各省代表参加“读音统一会”, 议定“国音”(国定读音)和“注音字母”。争论 的焦点在于是否把北京语音作

10、为标准音。决定以北京音为基础,把不同方言读音加以折 衷,称之为“老国音”。1分尖团:尖坚、墙强、小晓、需虚。2保留入声:屋、国、尺、玉。1919国音字典1916年,“国语研究会”成立。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并在全国高等师范附设“国语”。仍保留 入声。引起了是否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国音” 和“京音”的争论。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大大促进了国语运动的发展。胡适1918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 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以有文学的国语。有 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方才算得真正的国语

11、。”新国音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国语统一筹备会”,专门负责推行国语。1924年,白话文运动取得全面胜利,字音平仄不象过去那样重要,“国语统一筹备会”对老国音和注音字母进行修订,彻底放弃“老国音”,舍弃入声,把北京语音当作国音的标准,后来被称为“新国音”。1928年国民党政府把“国语统一筹备会”改名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筹划国语的推行和统一工作。培养了师资,编纂了国语辞典(1932年 国音常用字汇出版),灌制了留声片,研究和宣传了国语。国语运动从此成为一项长期的运动,直到1937年被迫停止。瞿秋白等人主张废除汉字,用拉丁字母拼音。超方言的老官话,称为“普通话”,区别于北京 话为基础

12、的老官话。普通话现代汉语标准语的确立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 化学术会议”确定“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 名称,并且对普通话的内容和推广普通话的具 体措施做了深入的讨论。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 指示,正式规定普通话的内容是“以北京语 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在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二者是互相影 响互相促进的。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汉字改革、推广普 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语言文字工作的 三大任务,明确了现代汉语规范的标准,现代 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向着更加完善的 方向迅速发展。概念汉语国语华语中国话中文官话白话普通话MandarinChineseStandard Chine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