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I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学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132353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动物学I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普通动物学I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普通动物学I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普通动物学I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普通动物学I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动物学I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动物学I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学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勇 Tel:39943341 13640779716 普通动物学 (General Zoology )动物学简介一、动物学的分科 1、定义: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生命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2、分科:由于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若干相对独立的 学科。 形态学:研究动物形态结构的科学,又可分为解剖学、组织 学和细胞学。 生理学: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生理功能,包括动物的行为。 分类学:对各动物分门别类,阐明动物界的自然分类系统。 胚胎学:研究动物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体的过程。 古生物学:研究不同地质时期,地层沉积岩中保存下来的生 物化石,并进行分类。 进化论:研究生物的起源及其衍化发展规律。 遗传学:研究

2、动物的遗传与变异。 等动物学的发展史 早期 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年)发表动物历史一书,该书记述了400多种动物,并划分 为无血和有血动物两大类。中国殷商时期即饲养了家畜。秦汉 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尔雅叙述了动物的名称和分类 。 16-18世纪为初期发展阶段 中国 李时珍 本草纲目记述了400多种动物,分隶于虫、介 、鳞、禽、兽五类。 瑞典 林奈 创立了分类学,提出将物种作为分类单位。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施乃登、施旺的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 19世纪中后期,物理学等的带动,将各种实验技术引入生物学研 究领域,

3、促进生物科学出现较大发展。比较主要的有孟德尔发现 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美国摩尔根等人发现的连锁、互换 和伴性遗传规律,并把遗传学和细胞学结合起来,确定和发展了 染色体遗传学说。学习目的及研究方法 揭露和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控制、利用和改造 动物的遗传性状,使之有可能形成合乎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观察法:通过观察其外部形态、剖析内部结构、动物的个体发生、 生活史、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并进一步分析、描述、记录 ,最后综合处研究的成果。 比较法:为找出规律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动物的各种种群之间进 行比较,找出不同动物之间进化的内在联系。 实验法:通过科学实验,提出实验课题,

4、寻求科学的解答。 对比实验法: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因果关系。 动物的分类一、分类方法 1、人为分类法:以动物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上一个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 依据。 2、自然分类法:依据动物的各种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特点作为分类依 据,较为全面,更为科学合理。 二、分类最基本的单位为种 1、同一物种内的个体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具有共同的祖先; (2)形态结构、生理和遗传特性彼此相 似; (3)种内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正常的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2、种内又有品种、亚种的概念,但不属于分类范畴。 三、分类的阶元 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

5、mily)-属 (genus)-种(species)。 动物界无脊索动物: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原体腔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 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低等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或群体,约3万种 ,营自由生活的种类约17000多种,寄生的约6800种。化石种类2 万多,只要有水就有原生动物 主要特征 1、为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或单细胞群体。 2、具有鞭毛或纤毛或伪足等运动类器官 3、具自养、异养或混养等营养方式 4、呼吸和排泄 5、具应激性 6、生殖方式:无性生

6、殖(1)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一个亲体直接产生后 代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存在于所有原生动物中。 二分裂:细胞核先分裂为二,细胞质再分裂为二,形成两个相同 的子体。有纵二分裂,如眼虫;横二分裂,如草履虫。 复分裂:细胞核反复分裂,形成许多子核,然后各个细胞核周围 的细胞质紧缩而形成许多子体,每个子体称为裂殖子,产生子体的 细胞为裂殖体。如疟原虫。 出芽生殖:细胞核先分裂出若干小芽,然后细胞质发生相应的变 形,最后细胞分裂产生许多小的新个体,例如夜光虫。 有性生殖(2)有性生殖:由两个亲本各自产生生殖细胞,再由生殖细胞结 合形成合子,继而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 配子生殖:通过由亲体

7、产生生殖细胞(同型配子或异型配子), 两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如衣滴虫。 接合生殖:两个虫体暂时靠在一起,细胞膜的一部分融合,互相 交换它们一部分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然后彼此分开,各自再进行分 裂生殖。如,草履虫。 变形虫 草履虫海绵动物又称多孔动物或侧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约5000 多种,绝大多数为海生,成体全部营固着生活,有单体,也有群体 ,单体呈杯状,球状、瓶状等,大小不等。 1、为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一种侧生或旁生动物 2、大多为不对称的体制,少数辐射对称 3、两胚层,无明显的组织和器官分化 4、特有水沟系 5、有性生殖采用出芽和芽球方式;有性生殖过程中具胚层逆转 现象

8、 钙质海绵白枝海绵 毛壶六放海绵偕老同穴 佛子介寻常海绵枝状海绵瘤状海绵寻常海绵泡状海绵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 1、真正的双胚层动物 2、大多数辐射对称,少数两辐对称 3、具有消化循环腔 4、出现初步的组织分化 5、散漫性的原始神经系统 6、生殖方式 7、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 数枝虫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 1、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2、具有中胚层,但分化不完善;无体腔,由中胚层形成的实质组 织所填充 3、体壁由皮肤肌肉囊组成 4、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5、无专门的呼吸和循环系统 6、原肾型的排泄系统 7、梯形神经系统 8、生殖系统 日本血吸虫原体腔动物门 本门动物又称假体腔动物或线形动物,这类动物时动

9、物界中庞大而复杂的 一个门,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但各类群在演化上的类缘关系不很密切, 形态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别。 主要特征 1、体蠕虫型或称长圆桶形或线形,多数为小型,两侧对称,无明显头 部,体不分节 2、具皮肤肌肉囊 3、具有原体腔 4、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和肛门两个开口 5、无任何形式的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器官 6、原肾型的排泄系统 7、圆桶形或梯形神经系统 8、大多为雌雄异体、异形,直接或间接发育 轮虫 鞭虫环节动物门主要特征 1、分节现象 2、具有真体腔 3、出现营运动的附肢-疣足和刚毛 4、完全消化系统 5、闭管式循环系统 6、最早出现呼吸系统 7、后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8、链状神经系统

10、 9、生殖系统 蚯 蚓 循 环 系 统软体动物门动物界第二大门,种类仅次于节肢动物门。 1、身体柔软,不分节,由头、足、内脏团三部分组成;大多数 左右对称,少数不对称; 2、具外套膜和贝壳 3、消化系统 4、呼吸系统 5、开管式为主的循环系统 6、排泄系统 7、神经系统 8、生殖和发育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 1、异律分节,身体一般有头、胸、腹组成或有合并 2、具有成对的、按体节排列的、分节的附肢 3、具外骨骼,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4、肌肉为束状横纹肌,附着在外骨骼的内面或骨骼的内突上。 5、消化系统 6、开管式的循环系统,具混合体腔。 7、呼吸系统 8、排泄系统 9、链状神经系统

11、10、生殖和发育 棘皮动物门主要特征 现有的棘皮动物约6,000种,全部海产,营底栖生活,从潮间 带至水深数千米的深海都有分布。化石种类有20,000余种。 1、后口动物 2、外形:星形、球形、圆柱形等,具有共同特性 3、内部结构:具真体腔和发达的水管系统 海星结构图 石笔海胆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是一些口腔背面有一条短盲管前伸至吻内的海栖动 物。种类较少,这些动物的存在为棘皮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的联系 提供了一些证据。 本门动物有肠鳃纲和羽鳃纲(占本门动物的77%)两种。羽鳃纲形 似苔藓,触手腕状。肠鳃目为自由运动的种类,各种柱头虫(常吻 、粗吻、尖吻等)。 1、身体由吻、领和躯干部组成(以柱

12、头虫为例) 2、具行呼吸作用的咽鳃裂 3、具背、腹神经索,背神经索前端出现空腔,被认为是早期的 神经管(背神经管雏形)。 4、具口索(内分泌腺) 5、真体腔发达 6、雌雄异体,变态发育 无脊索动物小结体壁表膜皮层、中胶层和胃层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皮肌囊外骨骼体壁 表膜皮层、中胶层和胃层(海绵动物) 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腔肠动 物) 皮肌囊(扁形动物、原腔动物)角质膜 具外骨骼(节肢动物) 体表: 外胚层表皮,适应生活环境, 寄生:保护与吸收营养(角质膜,皮层,合胞体、微毛) 陆生: 保护防失水,角质膜,外骨骼, 水生:贝壳,甲壳肌肉 (muscle) 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皮肌细胞 中胚层

13、肌肉。皮肌囊体壁 和脏壁肌肉层, 平滑肌横纹肌(昆虫斜纹肌 )消化(digestion) :提高消化吸收效率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 有口无肛门不完全消化系统(腔肠、扁形动物)有口有肛门完全消化系统,食物与粪便分开,(原腔动物) 1 消化道出现肌肉、消化腺(环节动物) 分化分工、结构复杂化,咽、食道、胃(贲门胃幽门胃)、肠 出现各种口器(节肢动物),附属结构:齿舌、晶杆、胃盾、磨胃, 2 腺细胞腺体分泌消化酶,咽腺、食道腺、肝,肝胰脏消化有口无肛门有口有肛门消化道再分化消化道壁肌肉、 消化腺出现各种口器circulation效率与生活习性原生质:原生动物和细胞 借助水流动: 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消化

14、循环腔、侧生动物水沟系、 棘皮动物水管系 体腔液流动: 原腔动物 有开管式循环和闭管式循环两种。从效能角度来讲,闭管式较开 管式进化。 环节动物出现 闭管式:环节动物(蛭纲除外)、软体动物的头足纲。 开管式:蛭纲、软体动物(头足纲除外)、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为血系统和围血系统 体腔液、血液、血淋巴呼吸(respiration ):水陆环境适应通气:增加交换界面分压差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无呼吸器官:细胞膜、体表皮肤:简单扩散作用完成,原生动物、侧生动物、扁 形动物、环节动物、低等甲壳动物 有呼吸器官: 1 1水呼吸器官:水呼吸器官: 体表、鳃(多毛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栉鳃、羽鳃、丝鳃、瓣鳃 、盾

15、鳃;关节鳃、足鳃 书鳃(肢口纲)呼吸树(海参) 2 2空气呼吸器官:空气呼吸器官: 外套膜肺;书肺(蛛形纲);气管(蛛形纲、多足纲、昆 虫纲)呼吸呼吸系统从软体动物门开始出现体表、鳃、书鳃、书肺、气管、皮鳃、软 体 动 物 和 甲 壳 纲肢 口 纲蛛 形 纲蛛 形 纲 、 多 足 纲 和 昆 虫 纲海 星 、 海 胆 、 海 百 合细胞膜 海绵 环节呼吸树海参排泄(excretion)与代谢水平 代谢中产生氨、尿素、尿酸,水、盐分,调节渗透压平衡细胞膜、体表渗透扩扩散排出, 原肾管扁形动物始现外胚层形成,只体表开口,废物靠渗 透作用进入排泄管。 腺型、管型 后肾管中、外胚层形成,体腔内、体表各有开口,废物直接 或渗透进入排泄管。 腺体后肾管特化成绿腺、颚腺、基节腺,鲍雅诺腺 马氏管中胚层或外胚层形成,适应陆生生活的排泄器官。 蛛形纲有两套排泄系统:基节腺和马氏管 废物:水生多排泄氨,陆生排泄尿酸 生殖(repreduction)与生殖系统无性生殖:迅速增加个体数量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裂体生殖(二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