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学年三年级美术全套教案带全部反思_图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125957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16学年三年级美术全套教案带全部反思_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5-16学年三年级美术全套教案带全部反思_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15-16学年三年级美术全套教案带全部反思_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15-16学年三年级美术全套教案带全部反思_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15-16学年三年级美术全套教案带全部反思_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16学年三年级美术全套教案带全部反思_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6学年三年级美术全套教案带全部反思_图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第一课 水墨游戏教学内容第一课 水墨游戏课时安排1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 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德育渗透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 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 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VCD 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课前收集数幅水墨画家的 作品及优秀的儿童水墨画作品或图片,水墨画作画工具。 学生准备:宣纸

2、、墨汁、毛笔、水杯、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师生共同欣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感受中国水墨动画片画法的特别 之处。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水墨动画片的感受。 学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介绍:水墨动画片是我们中国人的创举,在全世界有着独一无二的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水墨动画的欣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 水墨画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 ) 二、自主尝试阶段 1、认识水墨画的作画工具,说一说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2、试一试,画一画,玩一玩,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指导学生调出淡墨。将毛笔在清水中蘸湿,然后用手挤去多余水分(也可用 抹布拭去) ,用笔

3、尖蘸墨汁,在调色盘中调开,在宣纸上随意画些线条。然后让学生尝 试调出重墨和清墨,调出后随意画些自己喜欢的图形。最后学生交流谈一谈自己的新 发现。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墨有浓、淡、干、湿的变化。 3、教师用浓墨和淡墨示范中锋和侧锋用笔,学生观察并讨论:中锋与侧锋用笔各 适合表现什么?学生在宣纸上尝试玩一玩中锋、侧锋用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交流,初步感受水墨画 的笔、墨、纸的特点。 ) 三、欣赏阶段 1、欣赏画家吴冠中、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等的作品,感受水墨画不 同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像画家一样,勇于创新。 2、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作品,感受甩、洒、

4、拓、画等不同的水墨表现方法。 3、在欣赏中启发学生交流: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表现水墨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和同龄人的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 学生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小组交 流,进一步体验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培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 四、创作阶段 学生作业:用中锋与侧锋,以及不同浓淡的墨,大胆创造一幅水墨画作品。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自己的创意变得更美。 2、教师强调作品评价标准: 是否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并能用不同层次的墨色来作画。 是否能够巧妙地运用中锋和侧锋表现不同的物体。 构图是否饱满,表现是

5、否有创意。 3、同桌间在作水墨画时可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互相添画的游戏,也可单独完成。4、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水墨游戏的再创作,再次感受水墨的魅力,使学生在快乐的 游戏中亲近水墨,在自由的涂抹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 五、评析阶段 1、由各小组根据评价标准先自评,选出二幅作品贴在展示台前。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析,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也可为 同学的作品提出改进的措施,教师作扼要的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中欣赏,在评价中学习,通过评价充分表现自我、展 示自我,内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 六、拓展阶段(任选其一) 1、鼓励学生临摹自己喜欢的水墨画作

6、品。 2、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家乡的房屋。 七、收拾整理阶段教学反思水墨画的传统贯例往往是教师在前分步骤演示作水墨画,学生跟着学, 教学的最佳结果只是儿童模仿品。在以后的作画中,孩子们几乎会模仿和 照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做了多次实验后是这样做的:开始就请学生 大胆地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画上几笔后,把还不是“画”的画拿到前面,请 孩子们就现在画上的水墨谈谈感受,学生认为有的水墨象大象,只是缺个 腿,有的象猴,添个手,就请按自己想法把他添上。或者,请他述出看图 后的联想,象一个人在山中游玩,添上树和水或鸟兽在涂一涂,想一 想,说一说,添一添一系列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和促进了水和墨的了解和 发现。对于如

7、何欣赏广泛意思上的水墨画也有了很好的启发和引导。课 题第 2 课 重重复复教学内容第 2 课 重重复复课时安排1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平面构成中重复排列的规律,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能力目标能够选用剪贴、拼贴、绘画等方法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 练学生抽象构成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 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德育渗透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重复图案,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的好 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有创意地用各种方法表现重重复复 有规律的图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一

8、些用重复方式表现的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收集生活 中重复排列的物品,塑料鱼、瓶盖若干,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预习重重复复 ,收集生活中重复排列的物品,收集一些废 旧材料,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诱导,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块用重复图案表现的花布,学生欣赏,并说说你是否喜欢这样的花 布,为什么? 2、教师出示一些瓶盖:老师能用这些普通的瓶盖变戏法,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瓶盖向左重复连续排列 瓶盖向右重复连续排列瓶盖向上重复连续排列 瓶盖向下重复连续排列教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重复的概念。 教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排列的

9、图案 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重重复复。3、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生活中重复排列的物品,小组内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重复方式的物品以及观察瓶盖不 同方位的排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重复的概念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 脑海中。 )二、师生合作,分组交流,讲授新课。1、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的重重复复的知识,摆出重复的一些基本形式。 重重 复复构成的图形非常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老师这儿的塑料鱼排列一下, 你觉得这些鱼怎样排列最有趣?几位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帮忙。师生合作演示完毕后,把它贴在黑板上。2、教师引导学生评论刚才摆出的重复的图形,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摆出

10、不同 的重复形式。 鱼儿除了这种排列外,还有其它重复的排列方式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动手排出自己喜欢的重复方式。 学生操作完毕后,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师生一起得出结论: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排列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 己去发现和探究,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直观欣赏,开拓思路,快乐表现。 1、欣赏教师所带的重复形式的美术作品和书中的范图,诱导启发学生,拓展创作 的题材和空间。 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 学生欣赏各种重复形式的美术作品,引导他们说出还可 以用植物、动物、几何

11、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同时让学生举例说说,使学生明 白要表现的题材非常广泛。2、课堂练习: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用绘画、剪纸、拼帖或其它的方法表现 重重复复有规律的图案。3 、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是否能选用一种以上的排列方式进行练习。 是否能巧妙地利用所收集的材料进 行作业,作业是否新颖独特。4、学生之间进行想象、讨论、设计、制作,教师巡回辅导。(设计意图: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动手动脑的制作 能力。 )四、展示习作,联系生活,课堂小结。1、举办小型作品展览,让学生先自我评价,再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互相评价, 最后集体评论。2、再次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可以见到哪些重

12、复的图案。3、课堂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 而且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继续认真学好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设计意图:通过小型作品展览,开展多维评价,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在 评价的同时,把艺术推向生活,使学生明白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美,培养学生留心生 活细节的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课后拓展:指导学生用线材制作简单的立体构成。教学反思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 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 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讲课时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讲述一定的基础理论

13、,又要进行技法的 演示;既要指导学生的技法的操作,又要指导学生的训练,使理论和技法 转化为学生的活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实际绘画练习和动手操作,既是技 能掌握的过程,又是将美的精神感受转化为作品或产品的过程。他们享受 到取得艺术上成功的愉快,进而加强对美的感受的升华。现在的美术教学,对学生既不能是空泛的理论讲述,也不能不讲 理论地单纯让学生画画和操作,使其流于无理论指导的凭直觉感受的操作 练习,而是应该注重三者的有效结合。课 题第 3 课 曲曲直直教学内容第 3 课 曲曲直直课时安排1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曲线和直线,说说曲线、直线给自己 的感受。 能力目标能够用绘画、

14、剪贴等方法表现曲线和直线的画面,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德育渗透通过收集不同直线、曲线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注意观察 生活细节的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使学生认识直线、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利用身边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各种曲线、直线物品以及图片、作品等。 学生准备:预习曲曲直直 ,收集不同的曲线、直线材料,剪刀,胶水 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纸箱,里面放着教师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曲线和直线物品,师生一起 玩“摸曲线和直线”的游戏。 几位学生闭上眼睛上台摸直线、曲线物品,

15、把他们放到展示板上,仔细观察,并 为它们分类: 直线: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交叉线等。 曲线: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摸曲线和直线”的游戏,诱导学生自觉进入角色,成为 美术学习中积极活动的一分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课 堂教学中去。 ) 二、观察欣赏,讨论交流。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直线和曲线,发挥联想,由直线想到什么?由曲线想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出由直线想到爸爸、高山、大厦等,由曲线想到妈妈、 流水、杨柳等。 欣赏教师所带的范图流水图 ,霍克纳的作品更大的水花,金字塔等, 分组讨论:说出自己对直线和曲线的感觉。 讨论交流后得出结

16、论: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感觉,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 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水平线有 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欣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初步感知艺术美、作品美的机 会,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讨论交流,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直线和曲线 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下一阶段的作业打开思路。 ) 三、直观感知,激情创作。 1、教师出示几幅画家以及同龄人用直线和曲线表现的作品,请学生发表看法:你最喜欢哪一幅?能讲出它的制作方法吗? 几位学生上台讲解并演示,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表演。 2、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带来的材料,区分一下直线和曲线。学生互相观察、细心 触摸,告诉同组学生:这样的直线和曲线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用这些曲线和直线 可以做什么?怎么做?(学生之间交流多种设想。 ) 3、创作表现:用曲线和直线材料剪贴或绘画。 注意点: 可单独选用直线或曲线中的一种线型,也可表现两者对比。与朋友合作完成,注 意安全。 4、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师生的合作共同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