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13《池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94936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13《池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13《池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13《池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13《池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13《池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13《池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13《池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小学国学启蒙教学设计 1313池上池上13池上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2揭题池上 。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3学生齐读题目。4简介作者白居易。(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 教师小结: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1) 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

2、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 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4 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 ,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 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板书设计: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池上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13池上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2揭题池上 。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3学生齐读题目。4简介作者白

4、居易。(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 教师小结: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1) 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 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

5、”到的画面。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4 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 ,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 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

6、诗。3、熟读成诵。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板书设计: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池上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13池上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2揭题池上 。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3学生齐读题目。4简介作者白居易。(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 教师小结: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

7、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1) 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 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4 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 ,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 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板书设计: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池上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