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087078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围手术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围手术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围手术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围手术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谢炜丽制作研 究 生 :王 辉 指导教师:郭 勇 学科专业: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 所在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210例围手术期大肠癌中医 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研究内容提要2.目的意义3.研究方法4.研究结果5.分析讨论1.研究背景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一)2011年估计全美有102,900例结肠癌和约39,670例直 肠癌的新发病例,而同年估计将有51,370例患者死于 结肠癌和直肠癌。2011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指出:大肠癌的城市和农 村的死亡率分别为14.45/10万和8.90/10万,分别排 当年城市和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和第五位。Ahmedin Jemal, Rebecca Sie

2、gel, Jiaquan Xu and Elizabeth Ward , Cancer Statistics, 2011. CA Cancer J Clin,2011,60:277 -300.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研究背景(二)粘液癌占1/5 未分化癌、鳞 癌、小细胞癌 等罕见腺癌约占4/51按组织病理学 分类 1 孙燕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 494研究背景(二)化疗化疗中医中医放疗放疗靶向靶向手术手术大肠癌的大肠癌的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研究背景(三)证候证候四诊四诊治则治则方药方药刘佃温、张相安 脾虚湿滞 脾肾阳虚 肝肾阴虚 湿热瘀毒 湿热下注 瘀毒内结 肝胃阴虚 气血亏虚脾肾阳虚 肝肾阴虚

3、湿热内蕴 瘀毒结阻脾肾阳虚 气血两虚肝肾阴虚 气滞血瘀 湿热蕴结 气血两虚 肝肾阴虚 湿热瘀毒 朱旭东 陈乃杰 大肠癌科研协作会议 研究背景(三)中医肿瘤“四阶段” 2无瘤期围手术期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辅助治疗 期期随访期随访期姑息治疗期姑息治疗期研究背景(四) 2 郭勇.中医肿瘤的“四阶段”概念探讨.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2):246-248 内容提要3.研究方法4.研究结果5.分析讨论1.研究背景2. 目的意义证候分布 动态变化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建立数据库调查病例研究目的及意义为围手术期大肠癌为围手术期大肠癌 的中医证候分型及的中医证候分型及 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临床实践提供 客观、

4、科学的依据客观、科学的依据内容提要4.研究结果5.分析讨论1.研究背景2.目的意义3.研究方法本次既往既往83例患者来源于2009年7月8月就诊于浙一 医院(59)、浙江省肿瘤医院(24)2家参研单位。本次调查127病例全部来源于2011年7月10月间 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研究方法(一)病例来源纳入纳入 标准标准123经肠镜病理检查确诊为大肠癌拟行根治性手术的I-III期患者无心、肺、肝、肾重要器官慢性疾病者 研究方法(二)排除排除 标准标准123临床收集资料不全者随访不配合,依从性差者围手术期转科、术后10出院等失访者研究方法(三)研究方法(四)技术路线:筛选病历 术前1天调查

5、 术后7天调查 术后3天调查 记录调查表信息 (一般资料及术前1天 症状、舌脉)记录调查表信息 (术后3天症状舌脉)记录调查表信息 (术后7天症状舌脉)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数据整理及录入数据整理及录入聚类及因子分析聚类及因子分析应用专 业知识 进行中 医证候 研究及 探讨术后10天调查 记录调查表信息 (术后10天症状舌脉 )“物以类聚”的统计描述方法。把研 究对象按距离相近或相似的原则聚为 若干类。 研究方法(五)聚类分析是从多个变量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 方法。各变量因为受到公共因子影响 在彼此高度相关的。因子分析内容提要5.分析讨论1.研究背景2.目的意义3.研究方法4.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一般

6、资料术前1天术后第10天 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一般资料(一)v 研究对象性别年龄 : 本次研究中,总纳入病例数210例,男性患者119例,女性患 者91例,男女比例 1.3:l。年龄最小23岁,最大90岁,中位 年龄60岁,平均年龄60.47岁,各年龄段人数分布如下图:图1. 210例围手术期大肠癌患者年龄段分布图 一般资料(二)v 肿瘤部位 :210例大肠癌患者中直肠癌113例,结肠癌97例,比为1.17 : 1 。 图2. 210例围手术期大肠癌患者肿瘤部位的分布9例(4%)9例(4%)11例(15%)31例(15%)37例(18%)113例(54%)v 术后病理分型 :v 210例大肠癌

7、患者病理组织学分型中腺癌有182例,占86.7%,粘液癌有28例,占13.3%, 182例腺癌当中,中分化有63例,约占34.6%;中低分化58例,占31.9%。一般资料(三)图4 腺癌分化程度图3 组织学分型v 术后TNM分期(AJCC2010年第七版) v 侵及粘膜下(T1)仅占3%,侵及肌层者(T2)占14%,侵及浆膜下 者(T3)占50%,侵出浆膜,累计周围组织者(T4)占33%。局部 侵润中晚期占多数。 v 有淋巴结转移者占48%,淋巴结转移1-3颗者(N1)占29%,淋巴结 转移大于等于4颗者(N2)占19%。 一般资料(四)图5 局部浸润深度图6 淋巴结转移一般资料(五)v 术后

8、病理TNM分期(AJCC2010年第七版)210例大肠癌的临床分期中I期31例,约占15%;IIA期60例,约占29%,IIB期20例约为10%; III期共计99例,占46%;I期和IIA期 约占34%。图7 TNM分期小 结大肠癌有年轻化趋势,小于50岁的占20%。I期和IIA期不需要辅助化疗的约占34%。术前的18个中医症状进行频数统计,如果出现频数5%的症状,予以排除。剩余的中医症状作为变量,按出现为1、未出现为0,导入SAS9.2统计软件。由于舌质、舌苔、脉象不是简单地0与1的关系,不作为变量列入,另行统计分析。 变量的设定:术前1天术前1天围手术期大肠癌患者术前1天症状频数分布图

9、术前1天变量X1=消瘦 X2=面色淡白 X3=神气不足 X4=爪甲色淡 X5=乏力 X6=自汗 X7=头晕 X8=腹痛 X9=腹胀 X10=食欲减退 X11=口干渴 X12=便溏或泻X13=大便秘结 X14=便血术前1天聚类分析术前1天聚类结果14个变量经聚类分析统计后可分为3类v 第一类:面色淡白、神气不足、爪甲色淡v 第二类:腹痛、腹胀、食欲减退、大便秘结v 第三类:消瘦、乏力、自汗、头晕、口干渴便溏 或泻、便血 术前1天因子分析Factor PatternFactor1Factor2Factor3Factor4Factor5X1X10.041140.57196-0.107280.1105

10、10.49203X2X20.81207-0.104450.26630.037970.01874X3X30.686110.204980.36897-0.004140.0262X4X40.757880.03080.089250.15379-0.06471X5X50.029030.6507-0.093780.218160.03184X6X6-0.096780.32963-0.022910.22902-0.60445X7X70.207420.50920.052740.339-0.32576X8X8-0.215250.342470.41889-0.4371-0.36896X9X9-0.312690.37

11、5890.37042-0.307310.1743X10X100.122440.400590.23739-0.458130.31287X11X11-0.384010.38837-0.040240.27787-0.03381X12X120.207110.42076-0.60732-0.37428-0.06864X13X13-0.29930.048770.450410.597490.31943X14X140.193340.21155-0.62590.131290.19329术前1天公共因子14变量经因子分析统计后最后得出3个公共因子v 公共因子一:面色淡白、神气不足、爪甲色淡v 公共因子二:消瘦、乏

12、力、自汗、头晕、食欲减退、口干渴、便溏或泻、便血v 公共因子三:腹痛、腹胀、便秘 术前1天舌脉术前1天舌质术前1天舌苔术前1天脉象血虚证湿阻证气阴虚证术前1天中医证候神气不足 面色淡白 爪甲色淡 舌淡 苔白、薄白 脉细。食欲减退 腹痛、腹胀 大便秘结 舌淡白 苔腻 脉滑乏力、头晕 消瘦、自汗 口干渴、 便溏或泻 便血、 舌红苔少 脉弱术后第3天频数统计术后第3天变量X1=面色淡白 X2=神气不足 X3=爪甲色淡 X4=乏力 X5=自汗 X6=盗汗 X7= 潮热 X8=头晕 X9=腹痛 X10=腹胀 X11=口干渴 术后第3天聚类分析术后第3天聚类结果11个变量经聚类分析统计后可分为三大类:v

13、第一类:面色淡白、爪甲色淡、头晕、腹痛、腹胀v 第二类:神气不足、乏力、自汗、盗汗v 第三类:潮热、口干渴术后第3天因子分析Factor Pattern Factor1Factor2X1X10.4015-0.084 X3X30.38720.05492 X9X90.1047-0.0556 X8X80.08260.07868X7X7-0.0574-0.0128 X11X11-0.1071-0.0412 X5X50.04240.36046X6X6-0.00080.27585X4X40.00320.165 X2X20.03120.09452 X10X100.0966-0.1801术后第3天公共因子综合

14、分析,可得出3个公共因子:v 公共因子一:面色淡白、爪甲色淡、头晕 腹痛、 腹胀v 公共因子二:神气不足、乏力、自汗、盗汗v 公共因子三:潮热、口干渴术后第3天舌脉术后3天舌质术后3天舌苔术后3天脉象血虚证气虚证阴虚内热术后第3天中医证候面色淡白 爪甲色淡 头晕、腹痛 腹胀、舌淡 苔白或薄白 脉细神气不足 乏力、自汗 盗汗、舌淡 白或淡红 苔白或腻 脉弱或滑潮热、口干渴、舌红苔少或黄脉数或细 术后第7天频数统计术后第7天变量X1=面色淡白 X2=神气不足 X3=爪甲色淡 X4=乏力 X5=自汗 X6=盗汗 X7= 潮热 X8=腹痛 X9=腹胀 X10=口干渴 术后第7天聚类分析术后第7天聚类结

15、果10个变量经聚类分析统计后可分为4类比较合理:v 第一类:自汗、盗汗、潮热v 第二类:面色淡白、爪甲色淡v 第三类:腹痛、腹胀、口干渴v 第四类:神气不足、乏力术后第7天因子分析Factor PatternFactor1Factor2Factor3Factor4X1X1-0.195910.807070.34453-0.0463X2X20.27204-0.03720.208130.77714X3X3-0.291080.791520.264320.00253X4X40.458440.122950.083910.47083X5X50.456810.38733-0.36580.10183X6X60.576550.3317-0.3909-0.0662X7X70.389580.34284-0.3214-0.201X8X80.3921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