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SC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083157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26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S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解读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S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解读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S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解读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S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解读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S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S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SC(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阐述了音乐的概念与功能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GZSJKYGZSJKY提出了音乐课程的价值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 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一、课程性质扩写了“课

2、程性质” :1.人文性2.审美性3.实践性1.人文性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是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2.审美性“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

3、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3.实践性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十条“课程基本理念” 整合为五条: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 2、强调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坚

4、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提法 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 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 文内涵的认知。它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 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 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 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强调音乐实践”理念提到第二位 n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 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 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 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 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 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 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 合

5、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倡学科综合”修改为“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音乐音响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又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要关注音乐艺术的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理解多元文化”修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三、课程

6、设计思路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 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强调学习主体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亲身参与 和体验内容标准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 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分别有所增加、调整和删除,以求更加准确地表述音乐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

7、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目标 新增内容 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总目标 调整内容 n实验版: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 现能力和创造能力n修订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 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明确了基本音乐素养的内涵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双基四个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调整内容 实验版: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修订版: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

8、性。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与方法目标 调整内容 体验-实验版: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红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体验-修订版: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 调整内容模仿-实验版: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 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模仿-修订版: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 创等艺术实践活动,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

9、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知识与技能目标 调整内容实验版:1、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4、音乐与相关文化修订版:1、音乐基础知识2、音乐基本技能3、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4个目标合并为3个目标 “创作”内容并入音乐基础 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部分。知识与技能目标 新增内容音乐基础知识部分增加 “节拍” “调式” “风格流派” “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内容。 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部分增加“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二、学段目标n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为3个学段:1-2年级3-6年级7-9年级学段目标 新增内容3-6年级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本 学段56年

10、级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 声期嗓音保护知识;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 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7-9年级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演奏及创 造活动。学段目标 删去内容n7-9年级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结构框架的两处重要修改:n“感受与鉴赏”修改为“感受与欣赏”,n “即兴创造”修改为“即兴编创” “感受与欣赏” 内容的定位和要求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 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 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 ,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 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

11、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 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 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内容标准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调整n对实验版课标中关于学习水平的表述(如“了解 ”、“掌握”、“能够”、“学会”、“熟悉”、“熟练”等 ),重新进行了推敲和斟酌,使内容标准更为 明晰,便于实施。n例:了解(知道)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 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 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了解)其不同的 风格。学习水平与常用的行为动词1学习水平 常用的行为动词了解说出、描述、例举、选出等理解解释、说明、区别、比较、 判断、收集等应用使用、设计、解决、总结、 计划、评价等学习水平与常用的

12、行为动词2学习水平 常用的行为动词感受经历、参与、讨论、交流、合作 等反应愿意、欣赏、喜欢、关注、关 心、重视、尊重等领悟形成、养成、热爱、树立、坚 持、确立等感受与欣赏 新增内容 1-2年级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3-6年级说出人声的分类;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区分音乐基本段落;能够随着乐声哼唱短小的音乐主题或主题片段。7-9年级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在音乐体裁与形式中增加音乐剧内容;能够随着乐声哼唱音乐主题 。感受与欣赏 调整内容1-2年级实验版: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2011版: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 进行曲、舞曲 及其他体

13、裁的音乐段落 3-6年级实验版:聆听少年儿童歌曲和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 艺术歌曲、通俗歌曲 2011版:聆听少年儿童歌曲和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 艺术歌曲、格调健康的流行歌曲 “表现” 内容的定位和要求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 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 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 的读谱能力。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 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表 现 新增内容1-2年级 演唱:学唱儿歌、童谣及其他短小歌曲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综合性艺术表演:儿童歌舞 表

14、现 新增内容3-6年级 演唱:轮唱;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初步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每学年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 首);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综合性艺术表演:儿童歌舞剧 识读乐谱: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 表 现 新增内容7-9年级演唱: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演奏:能够选择某种乐器,运用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力求用优美的音色进行演奏。 综合性艺术表演:音乐剧、京剧表 现 调整内容3-6年级 演奏:明确了课堂乐器:竖笛、口琴、口风琴;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12首(原为2-3首)识读乐谱:原实验稿“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调整为“具有识谱的初步能力” 表 现 调整内容7-9年级 演

15、唱: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2-4首(其中中国民歌1首),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1段 (原为3-5首,内容无限定)识读乐谱:原实验稿 “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 乐谱的能力” 调整为 “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创造” 内容的定位与要求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 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 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 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 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创 造 新增内容3-6年级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自制简易乐器。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图谱或乐谱记录声音和音乐;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小节的节奏或旋律 。创 造 新增内容7-9年级 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48小节的旋律短句或短曲,并能用乐谱记录下来 。创 造 删去和调整内容3-6年级 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 7-9年级 能够为歌曲选编前奏或间奏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有条件的地区适用)“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的定位与要求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 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有 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