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思课程——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52774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反思课程——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习反思课程——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习反思课程——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习反思课程——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习反思课程——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反思课程——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反思课程——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反思学习反思 课程课程学校品质提升的关学校品质提升的关 键因素键因素近一段时间,课程品质提升项目对于我们大金水来说,绝对是个“热词” ,由之前的 11 个项目学校参与课程规划,到而今第二批 9 所学校的参与,其他学校也要主动跟进。在学校的课程方面要有个整体意识,摒弃以往的提到课程就单一的想到校本课程,这种碎片化、大杂烩式的课程让课程始终处于一种松散式存在。金水区教体局自去年 9 月份引进上海教育科学院杨四耕教授专家团队开始,短短180 多天,第一批 11 所项目学校的课程规划已经完成,下一步如何将规划真正落实到位,让先进的理念指引着我们将学校的课程建设引向一个新的高度。虽然上一周各个学科的

2、培训都先后开展,让我们这些人觉得非常疲惫但是周六一整天的纬三路小学的报告厅,却始终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学习气氛。全区 50 多所小学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一起聆听杨四耕教授的专场报告迈向 3.0学校课程变革 特色学科建设与学校内力提升 ,虽然外面春雨淅沥,室内却坐满了认真聆听的学习者。杨教授从区域教育的文化定位与品质追求谈起,“金水教育”之:灿烂如金 上善若水, “金水教育”之哲学:灿烂教育。接着谈到学校课程建设呈现的三种状态:1.0 水平 点状的试水层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增加,短时间、小空间、低结构) ;2.0水平 线性的特色层次(学校的办学特色及项目特色) ;3.0 水平鸟巢状(

3、长时间、大架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一起发生变化。而 3.0 学校课程的五个关键特征:倾听感、见识感、逻辑感、统整感、质地感分别指向不同的方面,让再次聆听的我有了新的领悟。因为在 2 月份全区课程品质提升汇报会上,我认真聆听了 11 所项目学校对于学校课程规划的整体思考之后,制定出的较为完整的课程规划。从六个方面来进行规范:一、学校课程情境(课程优势、课程发展空间) ;二、课程哲学(教育哲学、办学理念、教育信条、课程理念) ;三、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四、课程体系(课程逻辑图、课程图谱)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1.构建“课堂” ,推进学科基础课程的实施;2.建设“学科” ,积极推进学科特色课程

4、;3.开发“社团” ,全面优化兴趣特长课程;4.创设“节日” ,努力营造校园文化课程;5.做实“之旅” ,着力落实研学课程。 ) ;六、课程管理与实施之后的互动环节,有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x 课程群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是什么?1+x 课程群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弱化了国家课程?班级的阅读小报是否能做成课程?杨教授把第三个问题抛给我们在座听讲的老师,老师们以是否具备两个维度、六大要素来衡量班级阅读小报的课程划分,如果只是一种简单的根据学习情况布置的,没有一定的课程规划,没有严格按照课程哲学、课程目标、课程逻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来进行较为系统的规划就不能算成是课程。而杨教授在下午关于

5、特色学科建设与学校内力提升的报告让我们对前两个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特色学科的概念与模型:1.学科课程(知识角度) ,2.学科教学(教的角度) ,3.学科学习(学的角度) ,4.学科团队(组织角度) ,这就是“学科三棱锥” 。 “学科三棱锥”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落脚点是学生,这四个要素是一个整体。学科课程(基础课程+延伸课程):1+X 1*X 嵌入式独立式。接下来杨教授又为我们呈现了一些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方案和学科课程群建设方案。其中学科课程群建设方案和课程规划方案似乎是一脉相承的,也具有学科课程哲学、学科课程目标、学科课程框架、学科课程思路、学科课程实施、学科课程管理。两种不同的学科课程群建构方

6、式让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种更为一线教师所接受,由此杨教授进一步为我们解读, “学科三棱锥”属于逻辑性的建构,而六要素则重点在要素,要求我们各个学校要充分听取老师们的意见,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去决定采用哪一种建构方式。听完杨教授的报告,增长见识的同时,也为我们新建学校薄弱的师资队伍而感到担忧,我们的新上岗教师占比高达 70%,他们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能够把课堂流程和组织教学这些最基本的工作做好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让他们能够开发出一些适合孩子成长需要、让孩子们感兴趣的课程,真的让他们力不从心,让他们觉得顾头不顾尾,无所适从。而今身处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被推着往前迈进,我们是不是应该结合我们

7、的实际情况,慢一些往前走,让老师们自己在学习中逐步意识到课程建设对于课堂教学、日常活动等一些工作是一种系统的整合与建构,从而主动参与到课程建设的学习中,在学习中不断转化观念,意识到课程品质的提升的重要性呢?近一段时间,课程品质提升项目对于我们大金水来说,绝对是个“热词” ,由之前的 11 个项目学校参与课程规划,到而今第二批 9 所学校的参与,其他学校也要主动跟进。在学校的课程方面要有个整体意识,摒弃以往的提到课程就单一的想到校本课程,这种碎片化、大杂烩式的课程让课程始终处于一种松散式存在。金水区教体局自去年 9 月份引进上海教育科学院杨四耕教授专家团队开始,短短180 多天,第一批 11 所

8、项目学校的课程规划已经完成,下一步如何将规划真正落实到位,让先进的理念指引着我们将学校的课程建设引向一个新的高度。虽然上一周各个学科的培训都先后开展,让我们这些人觉得非常疲惫但是周六一整天的纬三路小学的报告厅,却始终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学习气氛。全区 50 多所小学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一起聆听杨四耕教授的专场报告迈向 3.0学校课程变革 特色学科建设与学校内力提升 ,虽然外面春雨淅沥,室内却坐满了认真聆听的学习者。杨教授从区域教育的文化定位与品质追求谈起,“金水教育”之:灿烂如金 上善若水, “金水教育”之哲学:灿烂教育。接着谈到学校课程建设呈现的三种状态:1.0 水平 点状的试水

9、层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增加,短时间、小空间、低结构) ;2.0水平 线性的特色层次(学校的办学特色及项目特色) ;3.0 水平鸟巢状(长时间、大架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一起发生变化。而 3.0 学校课程的五个关键特征:倾听感、见识感、逻辑感、统整感、质地感分别指向不同的方面,让再次聆听的我有了新的领悟。因为在 2 月份全区课程品质提升汇报会上,我认真聆听了 11 所项目学校对于学校课程规划的整体思考之后,制定出的较为完整的课程规划。从六个方面来进行规范:一、学校课程情境(课程优势、课程发展空间) ;二、课程哲学(教育哲学、办学理念、教育信条、课程理念) ;三、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四、课程体

10、系(课程逻辑图、课程图谱)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1.构建“课堂” ,推进学科基础课程的实施;2.建设“学科” ,积极推进学科特色课程;3.开发“社团” ,全面优化兴趣特长课程;4.创设“节日” ,努力营造校园文化课程;5.做实“之旅” ,着力落实研学课程。 ) ;六、课程管理与实施之后的互动环节,有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x 课程群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是什么?1+x 课程群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弱化了国家课程?班级的阅读小报是否能做成课程?杨教授把第三个问题抛给我们在座听讲的老师,老师们以是否具备两个维度、六大要素来衡量班级阅读小报的课程划分,如果只是一种简单的根据学习情况布置的,没有一定的课

11、程规划,没有严格按照课程哲学、课程目标、课程逻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来进行较为系统的规划就不能算成是课程。而杨教授在下午关于特色学科建设与学校内力提升的报告让我们对前两个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特色学科的概念与模型:1.学科课程(知识角度) ,2.学科教学(教的角度) ,3.学科学习(学的角度) ,4.学科团队(组织角度) ,这就是“学科三棱锥” 。 “学科三棱锥”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落脚点是学生,这四个要素是一个整体。学科课程(基础课程+延伸课程):1+X 1*X 嵌入式独立式。接下来杨教授又为我们呈现了一些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方案和学科课程群建设方案。其中学科课程群建设方案和课程规划方案

12、似乎是一脉相承的,也具有学科课程哲学、学科课程目标、学科课程框架、学科课程思路、学科课程实施、学科课程管理。两种不同的学科课程群建构方式让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种更为一线教师所接受,由此杨教授进一步为我们解读, “学科三棱锥”属于逻辑性的建构,而六要素则重点在要素,要求我们各个学校要充分听取老师们的意见,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去决定采用哪一种建构方式。听完杨教授的报告,增长见识的同时,也为我们新建学校薄弱的师资队伍而感到担忧,我们的新上岗教师占比高达 70%,他们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能够把课堂流程和组织教学这些最基本的工作做好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让他们能够开发出一些适合孩子成长需要、让孩子

13、们感兴趣的课程,真的让他们力不从心,让他们觉得顾头不顾尾,无所适从。而今身处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被推着往前迈进,我们是不是应该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慢一些往前走,让老师们自己在学习中逐步意识到课程建设对于课堂教学、日常活动等一些工作是一种系统的整合与建构,从而主动参与到课程建设的学习中,在学习中不断转化观念,意识到课程品质的提升的重要性呢?近一段时间,课程品质提升项目对于我们大金水来说,绝对是个“热词” ,由之前的 11 个项目学校参与课程规划,到而今第二批 9 所学校的参与,其他学校也要主动跟进。在学校的课程方面要有个整体意识,摒弃以往的提到课程就单一的想到校本课程,这种碎片化、大杂烩式的课程

14、让课程始终处于一种松散式存在。金水区教体局自去年 9 月份引进上海教育科学院杨四耕教授专家团队开始,短短180 多天,第一批 11 所项目学校的课程规划已经完成,下一步如何将规划真正落实到位,让先进的理念指引着我们将学校的课程建设引向一个新的高度。虽然上一周各个学科的培训都先后开展,让我们这些人觉得非常疲惫但是周六一整天的纬三路小学的报告厅,却始终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学习气氛。全区 50 多所小学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一起聆听杨四耕教授的专场报告迈向 3.0学校课程变革 特色学科建设与学校内力提升 ,虽然外面春雨淅沥,室内却坐满了认真聆听的学习者。杨教授从区域教育的文化定位与品质追求

15、谈起,“金水教育”之:灿烂如金 上善若水, “金水教育”之哲学:灿烂教育。接着谈到学校课程建设呈现的三种状态:1.0 水平 点状的试水层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增加,短时间、小空间、低结构) ;2.0水平 线性的特色层次(学校的办学特色及项目特色) ;3.0 水平鸟巢状(长时间、大架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一起发生变化。而 3.0 学校课程的五个关键特征:倾听感、见识感、逻辑感、统整感、质地感分别指向不同的方面,让再次聆听的我有了新的领悟。因为在 2 月份全区课程品质提升汇报会上,我认真聆听了 11 所项目学校对于学校课程规划的整体思考之后,制定出的较为完整的课程规划。从六个方面来进行规范:一、学校

16、课程情境(课程优势、课程发展空间) ;二、课程哲学(教育哲学、办学理念、教育信条、课程理念) ;三、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四、课程体系(课程逻辑图、课程图谱)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1.构建“课堂” ,推进学科基础课程的实施;2.建设“学科” ,积极推进学科特色课程;3.开发“社团” ,全面优化兴趣特长课程;4.创设“节日” ,努力营造校园文化课程;5.做实“之旅” ,着力落实研学课程。 ) ;六、课程管理与实施之后的互动环节,有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x 课程群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是什么?1+x 课程群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弱化了国家课程?班级的阅读小报是否能做成课程?杨教授把第三个问题抛给我们在座听讲的老师,老师们以是否具备两个维度、六大要素来衡量班级阅读小报的课程划分,如果只是一种简单的根据学习情况布置的,没有一定的课程规划,没有严格按照课程哲学、课程目标、课程逻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来进行较为系统的规划就不能算成是课程。而杨教授在下午关于特色学科建设与学校内力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