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02672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量:10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下列词语中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穈先生(m ) 广漠( m) 捞着(lo) 嬉戏(x)、掷铜钱(zh) 厌恶(w) 摹画(m) 管束(s )、眼翳病(y) 抽屉(t) 容忍(rn) 泡茶(po)、文绉绉 (zhu) 绰号(zhu) 牢骚(so) 锁匙(sh)2、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 见了她的 _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

2、晨我睡醒时才_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 时,关了房门,先_我,然后_,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严厉 教育 责备 惩罚、严肃 教育 责骂 惩罚、严肃 教训 责骂 刑罚、严厉 教训 责备 行罚3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 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 变心。4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2)静言思之,躬自悼

3、矣(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1)与(2)意思相同, (3)与(4)意思相同。B(1)与(2)意思相同, (3)与(4)意思不相同。C(1)与(2)意思不相同, (3)与(4)意思相同。D(1)与(2)意思不相同, (3)与(4)意思不相同。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 尝 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B声非加疾也 疾:快, 这里引申 为“ 洪亮”。C假舆马者 假:凭借,利用。D而 绝 江河 绝:断绝

4、。7、将下列六个分句按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尤其要警惕殖民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倾向,我们不能邯 郸学步,更不能在 “接轨”中偏离自己的轨道, 必须树 立语言文字的主 权意识,“与国际接轨”并不是与“西文”接轨,不能丢 掉自我,抵御霸权和强势语言文字对中国语言文字主权的侵蚀, A、 B、C、 D、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诗经分为“ 风”、 “雅”、 “颂”三部分。 “风”又叫“ 国风”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 ”分为 “大雅” 、“小雅 ”,大多 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颂” 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

5、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社会生活,共 305 篇,古 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 全部都是四言 诗 ,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910 题。采 薇 (诗经 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注释依依:柳条柔弱随 风不定之貌。 霏霏:雪飞貌。9、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A“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是说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 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

6、”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C“行道迟迟 ”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D “今我来思 ”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10、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 的手法。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 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 过诗句,我 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 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 的特点。二、阅读理解题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短文,

7、回答问题: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必经的小河。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匆匆忙忙赶往学校时,河上的冰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 “扑哧” 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 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教室里,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 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 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 红肿。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砌

8、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稳稳地立在水里,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 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 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湿了一片,惊问她为什么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 抢着告诉 我:“ 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砸伤 的。 ”“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 “搬石头搭桥呀!”那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话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是母 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桥。如今

9、,河上的 “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损,而在我的心灵中, “母亲桥” 却永远踏不断。11、第二段中母亲为什么“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 ?_12、第三段中“我”产生“ 莫名的感激 ”之情的原因是什么?_13、联系原文回答:“母亲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_14、文末加点的“踏不断”有什么深层含意?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_15、读了本文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桥” 。_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任选 5 空,每空 3 分,共 15 分)16、青, ;冰, 。17、 ,善假于物也。18、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9、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20、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21

10、、自牧归荑, 。22、 , 搔首踟蹰。23、桑之未落, 。24、总角之宴, 。四、作文 (40 分)回首人生路上,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 了这无数的“ 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 奋进的艰辛及你肩 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请你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要求:在文题横线 上填上恰当的 词语,使文题完整。记事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详略得当;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字数 700 字以上。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湘乡一职高一语文月考答题卷

11、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二、阅读理解题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1、第二段中母亲为什么“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 ?_12、第三段中“我”产生“ 莫名的感激 ”之情的原因是什么?_13、联系原文回答:“母亲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_14、文末加点的“踏不断”有什么深层含意?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_15、读了本文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桥” 。_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任选 5 空,每空 3 分,共 15 分)16、青, ;冰, 。17、 ,善假于物也。18、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9、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20、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21、自牧归荑, 。22、 , 搔首踟蹰。23、桑之未落, 。24、总角之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