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评价、确认与改进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021336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评价、确认与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评价、确认与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评价、确认与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评价、确认与改进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评价、确认与改进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评价、确认与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评价、确认与改进(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 概 述一、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分类 二、评价与确认的区别 三、持续改进的作用一、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分类1、自我评价:内部评价 2、社会确认:由标准化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 机构评价机构确认二、评价与确认的区别1、形式不同 2、认可度不同 3、时间、频次、内容、范围有差异内部评价为主,争取社会认可,评价与确 认相结合三、持续改进的作用1、不断完善体系,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2、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 3、获取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持续改进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过程方法(P82)以过程为基础的企业标准体系运行模式PDCA模式 (P84)戴明管理模式planing(策划):对影响因素(发生源)进行

2、识别和 分析 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do(实施):培训学习、宣贯标准标准实施,体系运行运行控制信息交流check(检查):监视和测量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生产过程 监督和检查企业标准化管理机构各部门内部 评价和确认action(处置和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标准、文件修改企业标准体系健全完善大循环套小循环每循环一次都要提高上升一步抓信关键的A阶段(处置),对标准化结果 测量、分析、总结经验、肯定评价和确认, 对不合格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从而持续改 进企业标准体系,把企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到 一个新的水平。第二节 自我评价一、评价的基本条件 二、评价的组织和人员 三、评价

3、的方法和程序 四、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五、评价的内容和要求一、评价的基本条件(GB/T19273 2003中5.1)1、已建立标准体系,实施三月以上; 2、有专(兼职)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 3、进行培训;员工管理者(最高和中层) 4、成立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二、评价的组织和人员(一)评价的组织1、成立(最高管理者/委托代表)评价小 组2、评价小组的责任和义务按照标准体系文件实施评价尊重事实,保证公正性按评价计划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应明示(二)评价的人员1、评价人员以企业为主,亦可外聘2、评价人员的条件:熟悉标准化法规、方针、政策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生产、经营情况和标准体系文 件

4、 要求 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评审能力(三)评价组长职责:全面负责评价工作制定评价计划,编写评价报告有权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作出决策协助其他成员完成工作(四)评价人员职责:参与制定评价计划,编制检查记录表遵守评价纪律、按计划完成评价工作填写记录表、评分表、不合格报告协助制定纠正措施,实施跟踪评价三、评价的方法和程序(一)评价方法1、一般采用二种形式:全部评价:全面、系统评价标准体系和 实施的全部过程部分评价:对某个局部过程、某个部门 、某个子体系进行评价2、一般采用检查记录表和评分表,通过提问 、观察、听取对方陈述、检查、比对、验证 等获取证据的方式实施评价检查记录表:现场检查记录 P199评分表:

5、依据记录对某一事项给予的分 值,作为综合判定的依据 P202(二)评价程序1、评价提出2、成立评价组3、评价准备 编制评价计划、检查记录表准备工作文件召开动员会4、评价实施a、首次会议b、实施评价对标准化工作评价对标准体系文件评价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过程评价c、末次会议5、编写评价报告和不合格报告 P200、P203 6、评价结果处置a、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b、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跟踪是否完成(日期、数量);效果如何 纠正记录体系文件是否修改,是否履行手续c、公布评价结果7、考核奖惩四、评价的原则和依据1、评价原则坚持“客观证据”原则;坚持“标准与实际对照”原则;坚持“独立、公正”原则。 2、评价依

6、据(GB/T192732003中4.2)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标准化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GB/T15496、 GB/T15497、 GB/T15498、 GB/T13016和 GB/T13017 。第三节 社会确认一、确认的基本条件 二、确认的组织和人员 三、确认的方法和程序 四、确认的内容和要求 五、应注意的问题 六、确认结果的处置一、确认的基本条件1、社会确认实行在内部评价基础上,企业自 愿申请的原则。并符合下列条件:具有法人资格标准体系已经内部评价并实施六个月全部产品具有标准,具有检测报告采标产品具有采标证书具有(专/兼)标准化机构和人员2、社

7、会确认的否决条件未建立和运行标准体系的产品标准覆盖率未达到100%的三年内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职 业健康、环境管理等事故而受到处理的国家、地方部门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二、确认的组织和人员(一)确认组织1、经认可的机构/中介组织组成的专家组 ,并纳入统一管理2、 确认组织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法人资格有固定场所和办公地点具有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两名专职标 准体系评价人员符合工商管理的注册资本金3、确认机构的权责受理和组织企业提出的标准体系确认工作组织和承担与标准体系相关的培训提供客观、公正的评审、确认信息按规定收取费用(二)确认人员:1、确认人员的条件正确执行标准化方针、政策、法规,熟 悉相关

8、标准和相关知识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标准体系评审员资质证书从事标准化工作二年以上,有评审和组 织能力遵守法纪,坚持原则,事实求是,作风 正派2、确认人员的权利:受确认机构的聘用,可承担评价确认工作受确认机构的聘用,可承担有关的培训受确认机构的聘用,可承担企业建立标准 体系的咨询和指导工作3、确认人员的义务:严格按照有关法规、标准及体系文件实施 评审尊重事实,保证公正性,如实反映问题严格按照程序、要求从事评价确认活动未经授权,不得泄露任何与评价确认活动 有关的信息(三)对确认组织、人员的管理不得从事与标准体系咨询、评价、确认以外的经 营活动不得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评

9、价、确认报告责任心不强,不胜任工作,发生较大失误,并产 生严重后果泄露被确认方技术和商业秘密接受礼金、礼品、有价证卷批评、注销资质、解聘、移交司法三、确认的方法和程序(一)确认的方法一般采用检查记录表和评分表,通过提问、观 察、听取对方陈述、检查、比对、验证等获取证据 的方式实施评价。对标准体系文件及实施过程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进行打分,据分值作出判定,并提出评价和确认结 论。检查记录表和评分表由确认组在实施确认前编 制。(二)确认的程序1、提出确认申请 P204条件:体系已实施三个月以上,并经过 企业内部评价,最高管理者同意。提交的文件:确认申请表和内部评价报告;企业标准体系表及体系文件; 主

10、要产品质量水平的证明;标准化管理机构及人员分工的图、表 和材料。2、确认准备:成立确认小组(一般少于5人)编制评价、确认计划和检查记录表P206、P207、P208审阅企业提交的标准体系文件准备确认所需文件(标准、法规)3、确认的实施首次会议对标准化工作的确认对标准体系文件的确认对标准体系实施过程的确认末次会议编写确认报告和不合格报告 P209、P210四、确认的内容与要求1、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确认内容和要求是否明确企业的方针、目标是否建立标准体系及体系表;实施效果如何是否有健全的标准化机构、人员;制度和职责分 工工作计划(标准制、修订、监督、采标、培训等 )标准化信息管理(搜集、使用、归档)

11、是否依标准体系文件进行全员培训2、技术标准体系编制的确认内容和要求按GB/T15497的规定评价。 包括:体系的构成、层次结构是否完整、合理各类技术标准的结构、格式是否符合 GB/T15497的规定,内容是否符合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是否编制技术标准体系表,统一编号3、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的确认内容和 要求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层次结构是 否完整、合理;满足管理需要 内容是否符合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各类管理、工作标准的名称、结构、格式 编号是否符合GB/T15498的规定,4、标准体系实施监督与改进的确认内容和要 求是否制定实施计划,如何实现标准要求和进行过程控制各部门、岗位间的接

12、口、协调、配合是否建立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制定改进 措施、对措施跟踪评审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不合格项和缺陷的区别不合格项:是指“未满足标准要求的项”缺陷:是指“未满足或未达到预期规定用 途的有关要求”2、不合格的类型 体系文件不合格:不齐全文件格式、内容要求不 符合相关规定设备不合格:使用状态(检定、检修)产品不合格:成品、半成品、采购产品等人力资源不合格:人员素质、岗位资质等环境管理不合格:环境、污染物排放等安全、卫生、信息等不符合标准要求或未作规定3、不合格分级一般分为: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轻微不合格(1)严重不合格 标准体系系统性失效或缺陷:体系文件严重与国家标准不符,缺少或遗漏

13、关 键过程、岗位的标准或未按标准实施系统性失效:生产和测量设备未按周期检定和 检修,影响产品质量;采购未按标准采购,造成 产品不合格区域性失效体系的覆盖面不够造成失控可造成严重后果的项(设施、环境带来安全危 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的不合格项(2)一般不合格 不是明显不符合标准的项:如:职责不明确、记录、不规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如:操作技能、图纸缺陷、设备精度、 包装、运输、储存等未严格执行标准造成质量管理活动失效的不合格:如:质量控制点未按关键质量特性或工 序控制(3)轻微不合格轻微不合格是指孤立的、偶发的对产品 质量无直接影响的项目。如:文件发放、归档未按要求4、完全合格

14、与基本合格完全合格是指文件和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 节都符合要求基本合格是指文件要求的主要指标符合要 求;实施过程还不尽完善六、确认结果的处置(目前不用)3、证书和标志对确认合格企业,由确认机构颁发证书, 并向社会发布被确认合格企业,可在产品、包装、使用 说明书上使用确认标志证书有效期三年复审不合格,撤消其证书资格第四节 持续改进一、对评价、确认不合格项的分析、处置 二、定期管理评审 三、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四、建立改进措施的奖惩制度一、对评价、确认不合格项的分析、处置1、纠正措施的制定原则:对所有不合格项都应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并予以实施纠正措施应由产生不合格项的部门和有关 部门共同制定纠正措施的

15、制定应有效解决问题并能防止 问题再发生2、纠正措施的实施和监督纠正措施的实施应经批准纠正措施的实施应规定期限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应记录并保存3、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跟踪验证的目的是查验措施的有效性验证内容:是否计划规定的时限完成计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全部完成效果如何?是否还有类似不合格发生是否有记录并保存涉及体系文件修改的是否履行修改程序4、纠正措施的评价评价的目的:纠正措施的效果评价的内容:对实施过程和记录进行评价对结果是否符合措施要求进行评价是否解决了问题的发生根源,杜绝再发生是否发现新的问题,采取新的措施二、定期管理评审1、评审的目的确保企业方针、目标以及标准体系的适宜性 、充分性、有效性 2、评审的特点层次高全局性和长远性适宜性 :与外部环境的适宜性与内部资源、实力、环境等的适宜性3、评审的依据相关方的期望(顾客、供方、员工、社会 )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目标、营销策略企业的资源、实力、产品寿命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标准体系的评价结果三、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查明和消除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是企业进行持续改进 的有效方法。因此,企业应建立由搜集分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