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020726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6 6 课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动荡的春秋时期0101 组合列举组合列举知识点 1 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 1春秋后期,_农具和_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2 2春秋时期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_业、_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3 3春秋时期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_货币被更多地使用。知识点 2 2 王室衰微4 4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_制逐步瓦解。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大的诸侯势力崛起,竞相_,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_的地位。知识点 3 3 诸侯争霸5 5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以“_”的名义进行

2、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_、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6 6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_。1.1.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 476 年。2 2春秋时代特点:经济上铁器和牛耕出现,生产力飞速发展;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出现统一的趋势。0202 辨析改错辨析改错7 7春秋时期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1)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改正:(2)春秋时期,周王在

3、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但周王室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诸侯之间竞相争霸,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改正:2(3)春秋时期,晋文公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改正:0303 单项选择单项选择知识点 1 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8 8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古代人类社会发展最高水平的是( )A钻孔石斧 B骨耜 C铁犁铧 D青铜铲9 9 “图上(如图)绘二牛,一白一黑,牛身细长二牛所挽犁,犁头部分深深切入土中;扶犁者为一青年男子右手扶犁,左手扬鞭。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牛耕现象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商朝时期

4、D西周时期1010观察下列两组图片,通过比较最能说明( )A建筑技术的发展 B冶铸工艺的提高C战争武器的改进 D生产力不断进步知识点 2 2 王室衰微1111 “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争做霸主。 ”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政治特点( )A尧舜禹时期 B西周 C春秋 D战国121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 3 次。同时鲁国却朝齐 11 次,朝晋 20 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31313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

5、令。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知识点 3 3 诸侯争霸1414春秋末期,先后北上争霸的长江下游诸侯国有( )A齐国和晋国 B鲁国和燕国C吴国和越国 D秦国和楚国1515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1616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一时期的战争是( )A诸侯国为争夺霸权进行的激烈竞争B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的非正义战争C不利于国家统一

6、和各民族的融合D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1717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大变革 B大一统C民族政权并立 D专制皇权加强1818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B C D0404 材料解析材料解析1919(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

7、射(周)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4论语宪问篇第十四材料三: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1)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特征?(3 分)(2)材料二中首先称霸诸侯的是哪一诸侯国?除了“桓公”外,该时期称霸中原的霸主还有哪些?(3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上述问题,说说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重要影响

8、。(2 分)第 6 6 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0101 组合列举组合列举1 1铁制 牛耕 2.2.青铜 冶铁 3.3.金属 4.4.分封 周平王 称霸 周天子 5.5.尊王攘夷 齐桓公 6.6.民族交融0202 辨析改错辨析改错7 7(1) “战国”改为“春秋” 。(2) (3) “晋文公”改为“齐桓公” 。0303 单项选择单项选择8 8C 9.9.A 10.10.D 11.11.C 12.12.D 13.13.C 14.14.C 15.15.C 16.16.A 17.17.A 18.18.B0404 材料解析材料解析51919(1)春秋时期。(1 分)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2 分)(2)齐国。(1 分)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2 分,写出两个即可)(3)积极影响: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交融;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