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19752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 触触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自从 XX 年 12 月申报“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改革研究这项课题以来,便开始了对微课的好奇与关注,虽然平时上课也会用到一些教学视频或者多媒体教学,但是真正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对我们所教授的学科进行研究还是没有的,这次培训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感受微课、接触微课并尝试制作微课,让我有了与微课亲密接触的机会。微课给我的第一印象:开放与分享。通过三节微课程的展示,让我感受到微课的巨大功能,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前进行预习,时间、地点都是开放的,只要你向主动学习分享老师的微课;课中也是可

2、以运用的,并且可以反复播放观看,其中穿插问题还可以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对重点和难点可以着重观看并在课上与老师一并解决问题;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微课程“回放” ,并且不明白的可以在线上与老师沟通,既方便又快捷。当然所有这些开放与分享的前提是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也就是所谓自主学习。微课给我的第二印象:镜子的作用。微课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老师在自己的课程之外看到自己的教学,从中找到自己所欠缺的或需要改变的;同时微课程还是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一面镜子,通过传统教学与微课程的对比找到其中的差距,对现有的自己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微课给我的第三印象:教师的引路人和鞭策者。微课程制作的学习

3、让很多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找到了新的出路,除了可以免除身体上的劳累还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据我所知我们的美术教师基本教学任务是上 6-12 个班级的课程,也就意味着同样的内容要讲授 6-12 遍),如果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就免除的老师的重复性语言,只要根据班级出现问题的不同而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就好了;但是,问题又出现了,微课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软件和电脑操作技巧,无形中对很多老师也是一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经常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操作的培训,更加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自从 XX 年 12 月申报“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改革研究这项课题以来,便开始了对微课

4、的好奇与关注,虽然平时上课也会用到一些教学视频或者多媒体教学,但是真正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对我们所教授的学科进行研究还是没有的,这次培训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感受微课、接触微课并尝试制作微课,让我有了与微课亲密接触的机会。微课给我的第一印象:开放与分享。通过三节微课程的展示,让我感受到微课的巨大功能,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前进行预习,时间、地点都是开放的,只要你向主动学习分享老师的微课;课中也是可以运用的,并且可以反复播放观看,其中穿插问题还可以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对重点和难点可以着重观看并在课上与老师一并解决问题;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微课程“回放” ,并且不明白的可以在线上与

5、老师沟通,既方便又快捷。当然所有这些开放与分享的前提是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也就是所谓自主学习。微课给我的第二印象:镜子的作用。微课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老师在自己的课程之外看到自己的教学,从中找到自己所欠缺的或需要改变的;同时微课程还是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一面镜子,通过传统教学与微课程的对比找到其中的差距,对现有的自己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微课给我的第三印象:教师的引路人和鞭策者。微课程制作的学习让很多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找到了新的出路,除了可以免除身体上的劳累还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据我所知我们的美术教师基本教学任务是上 6-12 个班级的课程,也就意味着同样的内容要讲授 6-12 遍),如果用微

6、课程进行教学,就免除的老师的重复性语言,只要根据班级出现问题的不同而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就好了;但是,问题又出现了,微课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软件和电脑操作技巧,无形中对很多老师也是一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经常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操作的培训,更加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感悟:我与微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自从 XX 年 12 月申报“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改革研究这项课题以来,便开始了对微课的好奇与关注,虽然平时上课也会用到一些教学视频或者多媒体教学,但是真正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对我们所教授的学科进行研究还是没有的,这次培训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感受微课、接触微课并尝试制作微课,让我有了与

7、微课亲密接触的机会。微课给我的第一印象:开放与分享。通过三节微课程的展示,让我感受到微课的巨大功能,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前进行预习,时间、地点都是开放的,只要你向主动学习分享老师的微课;课中也是可以运用的,并且可以反复播放观看,其中穿插问题还可以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对重点和难点可以着重观看并在课上与老师一并解决问题;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微课程“回放” ,并且不明白的可以在线上与老师沟通,既方便又快捷。当然所有这些开放与分享的前提是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也就是所谓自主学习。微课给我的第二印象:镜子的作用。微课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老师在自己的课程之外看到自己的教学,从中找到自己所欠缺

8、的或需要改变的;同时微课程还是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一面镜子,通过传统教学与微课程的对比找到其中的差距,对现有的自己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微课给我的第三印象:教师的引路人和鞭策者。微课程制作的学习让很多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找到了新的出路,除了可以免除身体上的劳累还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据我所知我们的美术教师基本教学任务是上 6-12 个班级的课程,也就意味着同样的内容要讲授 6-12 遍),如果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就免除的老师的重复性语言,只要根据班级出现问题的不同而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就好了;但是,问题又出现了,微课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软件和电脑操作技巧,无形中对很多老师也是一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经常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操作的培训,更加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