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岳麓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018968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岳麓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1515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二次质量考评)我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 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商周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夏小正 。这表明( ) A原始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产生 B古代重视利用物候知识发展农业 C原始历法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形成农时观念 解析:历法的产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原始历法的出现是因为农业的产生;我国古代 农业发达,从而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历法制定也取得较大的成果。

2、故答案为 D 项。A 项 因果倒置,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探讨的是历法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排除 B 项;小农经济 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排除 C 项。 答案:D 2(2018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高三调研考试)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 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 豪右得容奸妄。 ”这说明当时( ) A流民问题严重 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 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D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到处流浪的人想返乡,进行农耕的,地方郡县要根据实数赈济 粮食,而不是流民问题

3、严重,排除 A。题干中没有提及关于土地兼并的问题,而且也无法 从根本上解决,排除 B。根据题干可知,汉章帝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支持“流人”回乡从事 农业生产,该做法有利于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C 项正确。题干体现东汉 皇帝诏令要求地方长官勤政以维护社会稳定,未体现地方政府的勤政,排除 D。综上所述,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答案:C 3(2018汕头高三统测)下图是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一项示意图。这反映了( )A耕作技术成熟促使人地矛盾开始缓解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

4、秋战国时期铁犁发展到汉代耦犁再到唐朝 曲辕犁,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说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故 C 选项 正确;材料图片无法体现人地矛盾开始缓解,故 A 选项错误;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 经营方式是指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材料图片也没有反映,故 B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将小 农经济与其它经济形式作比较,故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 D 选项错误。故选2C。 答案:C 4(2018辽源高三诊断)钱泳(17591844)在履园丛话提到“大凡种田者,必需 亲自力作,方能有济,若雇工种田,不如不种,即主人明察,指使得宜,亦不可也。盖农 之一事,算尽锱铢。每田一亩,丰收年岁不过收米一

5、二石不等,试思佣人工食用度,而加 之以钱漕差徭诸费,计每亩所值已去其半,余者无几。 ”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 ) A雇工种田成为普遍现象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农民雇工种田,自身转投商业 D农业经营仍以农民自耕为主 解析:从材料内容来看主要谈论的是农业是否需要雇佣的问题。从材料中“若雇工种 田,不如不种,即主人明察,指使得宜,亦不可也。 ”可以看出材料的作者不赞同雇工种田, 这也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模式是以自耕农为主要形式的,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与 材料内容相悖;B 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C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D 5(2018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三模拟)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田种植以水

6、稻为主,到明 清时,则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 , “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 少”的现象,这一变化( ) A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B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 C是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D是重农抑商松动的结果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变化指的是龙眼、甘蔗、烟叶等经 济作物的种植,这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变化是经 济作物的种植与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无关,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小农经济解体是 在鸦片战争之后,选项 C 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未松动,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答案:B 6

7、(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查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明代 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 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 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C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D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 解析:明清王朝的腐化与人口增长无关,故排除 A;经济的转型主要是由于西方列强 的入侵,近代工业兴起,故排除 B;疆域的扩大与人口增长无直接关系,故排除 C;人口的 急剧增长激化了人地矛盾,造成社会危机,故 D 正确。 答案:D 7(2018兰州高三摸

8、底)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 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晨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 评价确切的是( ) 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 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 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清 朝时期中国政府的最高统治者一种盲目自大的心态。A 项与史实不符合,因为此时英国尚 未来侵略中国,B 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一致,D 项说法本身错误,故答案选择 C 项。 答案:C 8(2018赣州高三联考

9、)“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 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 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 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物勒工名” “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 制度”可知, “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将 “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并非假冒官营产品,故答案为 C 项。 A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0、;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争夺,排除 B 项;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而材料的时间是“宋代” ,排除 D 项。 答案:C 9(2018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 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 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根据题干提及均田制下“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 , “如不服役,则 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

11、以代役” ,可见此规定下注重家庭纺织业,有利 于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 项正确。商品经济注重商品的流通,与材料规定没有必然联系,A 项排除。题干强调重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与民营、官营手工业无关,排除 CD。综上所述, 本题正确答案选 B。 答案:B 10(2018菏泽高三期末)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 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 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解析:依据所学,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故 B 项正确。民营手 工业的

12、产品主要用于消费;家庭手工业的产品主要用于缴纳赋税和自己使用,故 A、D 项错 误。工场手工业产生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而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是 雇佣关系,这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C 项错误。 答案:B 11(2018四川省成都市高三联考)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 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织 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 此” 。材料反映了( ) A私营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解析:据材料“俗务纺织,不

13、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家庭纺织业产品用于商品交换,说明家庭手工业面向 市场,故 C 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私营手工业地位的问题,故 A 选项错误;小农经济走向 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 B 选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应该有雇佣关系的形成,材料无法体 现雇佣关系,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 答案:C 12(2018安庆高三质检)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 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 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 A棉纺织业开始

14、兴起 B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解析:依据材料中“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可以得出题干所述时间是在清代, 而棉纺织业开始兴起是在元代,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新的生产关系进行阐释,故 B 项排除;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故 C 项排除;据材料中“江南苏 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表明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 展相互促进,故 D 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 13(2018张家口高三调研)研究中国传统农业

15、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 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时间史料出处类别文帝 三年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汉书文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元狩 三年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 业史记平准书生产和消费并贷本始 四年遣使者赈贷困乏汉书宣帝纪生产性借贷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年份地区事由贷放措施赈贷物康熙 三年浙江 海宁刮飓风、 修海塘动款货币康熙 五年广东旱灾动支通省积谷散赈谷物康熙 十年淮扬民饥截留漕粮 6 万担,开仓米 4 万担粮米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 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 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

16、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 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 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5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 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 一个长期视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国家农贷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 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 解析:第(1)问,从“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表格的“类别”中,可以 归结出贷款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和消费并重;从“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表格的“赈贷 物”一栏可以概括出“以实物农贷为主”的特点;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