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的地理分布特点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014794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饮食的地理分布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饮食的地理分布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饮食的地理分布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饮食的地理分布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饮食的地理分布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饮食的地理分布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食的地理分布特点(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题报告中国饮食的地理分布特点高一地理研究小组 指导老师:刘 万祥 组长:王媛 成员:王媛 ,李东阳,李晓燕,吕福, 张玉琳,王斌琴,戴崇霖,王燕琴,张连奇,张永 安 2011.4.28报告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2.课题调研及方案 3.预期结果及展望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其悠久的文明发展 史上,同样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在风格 上既有孔圣人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一箪食,一瓢饮 ”的饮食观及安贪乐道之风 ,也有李太白斗酒诗成篇,无酒不成宴的豪 气。 我国疆域极为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中 国的美食分布与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存在着 极大的分异现象。正因为这

2、样,造就了我们 饮食地理上令人目不暇接的多样性。 由于饮食在人们生产生活当中的特殊地位 ,其代表的是劳动人民克服与适应各种自 然环境与条件的能力,因此,自然环境与 人们饮食风俗的形成就有着极大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所创造的饮食文化往 往与节日风俗等等一些的风俗习惯相联系 ,并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我们 探究中国美食的同时,也要牵涉到关于美 食与风俗习惯的的相关讨论。ASIPPASIPP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资料搜集 讨论总结 最终呈现形式 PPT 及 论文ASIPPASIPP可行性分析人力 物力财力时间分工明确合理 劳动力充足充足不需要花费过多金钱主要集中于课余时间,不会影响学习报

3、告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2.课题调研及方案 3.预期结果及展望 二、中国美食与地理环境的分异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达到九百六十万平 方公里。而在遥远的古代,我国的疆域甚至更为辽阔, 在清朝乾隆年间,我国疆域北方甚至到达外兴安岭、库 页岛与巴尔喀什湖(均在今俄罗斯境内)一带。幅员辽 阔的国土,横亘五个时区,而且纬度适中,自然地理环 境自然是有着极大的不同。我国团结的五十六个民族在 辽阔的疆域里面生生不息,这内中自然是包括了对自然 条件的适应以及饮食习惯的形成。我们在探究当中发现 ,中国的美食与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分异 现象。但是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仍然顽强地在

4、大地上 繁衍生息。中国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而我们有限的篇 幅让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只能选择最能体现特点的部分 事例。2.课题调研及方案西藏地区的特色饮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 在主体的西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 以上,是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喜马拉雅 山脉、冈底斯山脉与昆仑山脉等等雄浑的 山脉拄起了青藏高原的骨架,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也矗立在青藏高原之上,素有“ 世界屋脊”之称。西藏地区的特色饮食 西藏高原离太阳最近,有着最为洁净最为湛蓝的天空,有最妩媚的 日光、月光与星光。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含氧量较少,对于许多植 被与动物来说都十分难以适应。因此,小麦、水稻甚至高粱都没有

5、 选择青藏高原地区。于是,耐高寒耐低氧的青稞就成为了西藏人民 长期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青稞所酿成的酒,称为青稞酒,是西藏地 区的特色饮食之一。西藏地区恶劣的地理条件以及以畜牧业为主的 农业产业结构,决定了西藏人民餐桌上的食物,一般都是牦牛肉、 青稞酒与酥油茶。因此,地理环境与条件是每一个地区饮食习惯形 成的先决条件。因此,餐桌上美食的差异根本就在于地理环境上的 差异。由于我国辽阔的疆域,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就造成了我国美 食分布的极大的分异性质。长江中下游平原饮食文化特色长江中下游平原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称为我国三大平原地区。而长江 中下游平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长江以外的河流众多,而且大 部分

6、为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区),气候 温和湿润,降水充沛。江南地区在宋代,经济中心南移完成之后, 是我国多元文化交汇与碰撞的最前沿。这里也由于优越的自然地理 条件,成为了唐宋以后中国在长时间内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曾经 作为政治中心,如南宋定都于临安,今杭州附近)。绝佳的自然条 件,文化的高度发展,经济的迅速提高,再加上劳动人民智慧的双 手,得到的不仅仅是艺术,同时筷箸上的美味就发展得一日千里。 阳澄湖大闸蟹是现在炙手可热的焦点,是国人在心目中螃蟹的极品 ,螃蟹的最高峰。大闸蟹体大肥硕,青背、白肚、黄毛、坚爪,内 中蟹肉晶莹鲜嫩,如同玉脂珀屑,令人吃时如仙如痴,怡然自得。 同时

7、,从科学的眼光分析,美味的大闸蟹营养也是同样非常丰富, 各种氨基酸含量均十分惊人,尤其是谷氨酸、精氨酸与脯氨酸等的 含量突出。而且另据史料典籍记载,大闸蟹还有清热、散血、补骨 髓、滋肝阴等的功效。江南地区的菜肴 同时,这边江南地区的菜肴属于苏菜菜系,口味 适中,四季分明,力求烹调保留原汁原味,注重 本味。并且讲究色泽和谐,造型新颖美观,制作 精雕细琢,纤细玲珑,如盐水鸭、松鼠鳜鱼、龙 井虾仁等等 三、中国美食与风俗习惯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除夕之 夜,家家户户都吃年夜饭,也就是团圆饭。 为了讨口彩,人们吃馄饨、吃饺子、吃长面 与年糕。北方人在除夕之夜都包好饺子,午 夜钟声一响,便把

8、饺子下锅煮,有的还要做 煎饺、蒸饺。 大年初一,人们清早起床,相互拜年。而这一天 ,北方人的早餐多数是饺子,而南方人多数是吃 汤圆。全国的许多地方都会吃一种叫“黏糕”的食 物。“黏”与“年”同音,而且“年”本来就有谷物成 熟,五谷丰登的意思。吃黏糕预示的是收成一年 比一年更好,一年比一年更高。后来,人们干脆 把黏糕改称年糕。 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人们都有吃粽子,饮雄黄酒 的习惯。端午节的起源,自然是为了 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 原。粽子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盛行 起来的一个风俗。相传是用包裹好的 米饭投入江中,以饱江中鱼虾,保全 投江自尽的屈原的肉身不败。到了唐 宋年间,粽子的花样不断

9、翻新,品种 繁多,形状各异:三角的,四角的, 枕头形的,宝塔形的。到了今天,粽 子的样式的丰富程度已经不能用种类 繁多来形容了:广东地区有吃粽子的 习惯。许多人家尽管不在端午时节, 都会做或者购买粽子来食用。粽子有 裹蒸棕,中有糯米为主,添加花生、 眉豆、猪肉、蛋黄、甚至干贝、鲍鱼 等等佐料于其中;另有碱水棕,色橙 红,蘸细砂糖食用,味甜而鲜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节是我国又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月饼是此时的特色食品, 意寓与亲人团聚。秋高气爽,圆月当空,月色最为美丽的时候, 全家人品尝团圆病饼,共享天伦之乐。月饼最早出现在唐代,但 是当时,月饼只不过是人们在赏月祭月的时候的食品,祭奠的意 义

10、多于食用的价值。而在后来才慢慢发展形成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美食的形成与风俗习惯关系 美食的形成与风俗习惯中间不无关系,而中间人们的 传统观念习俗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一些十分 随机的因素都能对美食的形成起到作用。不过,形成 美味佳肴的关键仍然是在于不同地方的物产不同,比 如广东腹地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纵横,物产 丰富,而且南向大海,因此才会有干贝、鲍鱼、田螺 、紫苏等等物产。没有物产作基础,再多姿多彩的风 俗也不能演化出什么不切实际食物。因此,各个地方 的风俗对美食产生的影响,其根本仍然是在于自然地 理条件对美食的决定作用。同时,我们不排除历史因 素与人文因素的影响。报告主要内容

1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2.课题调研及方案 3.预期结果及展望四、中国美食地理的统一性 任何一种延续不断的文明,必然有其丰富 而又深刻的思想内涵贯穿其中,并成为其 生命力的坚强支柱。中华文明是唯一能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在本土一直延续 至今的文明古国,其思想的内涵以及文化 的核心必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我们的民族精神,以及我们的劳动人民 在生产生活当中,一直追寻的理想,就是 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的核心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文明能够延续 至今的重要因素。时间跨过近代的烽烟,这当中包

12、涵的不仅仅只有中华民族 对自然环境的抗争,同时也包括了对外界的侵略,以及战胜自身的弊端与懦 弱的刚强与勇敢。总而言之,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在我们勤劳勇敢的 劳动人民的双手上,体现在我们长期对内或对外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当中。 它是我们文明传承的重要因素。而我们所讨论的中国美食,同样体现了劳动 人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抗争。我国的五十六族中华儿女,在九百六十万平 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地开花,不论在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的平原、绿洲地区,如 河网纵横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被誉为“中国粮仓”的东北平原、以 及富饶美丽、“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宁夏平原;还是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高 原、沙漠地区,如海拔世界第一

13、高的青藏高原地区、山岭覆盖、支离破碎的 云贵高原地区等等。中华儿女都在我们的国土上稳稳地扎下了根基。这当中 体现的中华人民对恶劣自然环境的适应,是种类纷繁、层出不穷的中国美食 地理所展现出来的共性。尽管辽阔的疆域与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 了不同地区风格迥异的饮食习惯,但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所共有的财 富,在艰难环境中艰苦奋斗、不辞辛劳、应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 人民共同的特点与品质。这种优秀的思想品质,体现在我们所创造了无数美 味佳肴当中,展现了关于民族精神的高度统一!中国美食地理的统一性中国美食地理的统一性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斗争当中所追求的中和之境,也在我们 的

14、美食地理当中得到体现。中的本意是中间、中央,引申有正、均、恰当等 的意义。论语尧曰当中说:“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 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何晏集解引苞氏曰:“言为政信执其中,则能 穷极四海,天禄所以长终也。”执中也就是把握住平衡点,不走极端,平正通 达,无往而不利。和的本义是声音相应,也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 顺、和衷、和畅、和平、中和、融合、祥和、调和等意义。老子的第四 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二气,它 们在冲虚的气中达到统一。所以和是万物演化的目标。韩诗外传卷三又 说:“天施地化,阴阳和合。万民育生,各得其所。”所以,和合又是

15、万民 育生的过程。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历史人物的不断更替,“和”甚至成为了一 种道德的标准,君不见朱熹论语精义卷七:“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 尚利,安得而和?”总而言之,中和之境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扬雄的法 言序中说道:“天下莫尚于中和。”对于中和之境的追求,在饮食文化上可谓 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劳动人民对不同的自然环境既要斗争,同时也要努力地 去适应外界的条件,以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达到适可而止 的中和之境。川菜 我国的四川地区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自古以来就被誉为 “天府之国”。四川地区的水源供应,主要为岷江、大渡河 、雅砻江、长江等的河流供给。这些河流纷纷都是自青海 或者云

16、贵地区的雪山之上发源,流下高原的第一站就是多 川汇集的四川之地。雪山发源的河水本性极为寒凉,加上 本身四川盆地地势较低,热量容易积聚,天气潮热,易成 为“火炉”,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不过,智慧的四川人民 所炮制出的川菜很好地调节了这一弊端。川菜重肥美,讲 实惠,朴实无华。烹饪方法丰富多样。川菜对辣味的运用 可谓灵活多样,炉火纯青。家常、鱼香、怪味、椒麻、麻 辣等等,各种辣味风味独特,吃后感觉不燥,适口细腻。 生性刚烈的辣椒,恰好在巴蜀大地上祛湿御寒。外地人来 到四川,吃了辣的食物,没有出现燥热不适等的上火状况 ,爱美的女性朋友也没有长出痘痘,反而觉得身心舒畅, 感觉爽朗。这其中的道理,就是吃了辣椒与川人所烹辣味 的缘故。粤菜 广东地区主要的水源来自珠江,一路自西向东的珠江本性 较温热,而且广东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既炎热 又潮湿,这里的人们如果饮食稍不注意,那么就十分容易 上火,也就是在粤方言中所说的“热气”。这一特殊的地理 环境,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