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9013125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 3 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 2 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 1 页 共 4 页导导 学学 案案 班级_姓名_学号_小组编号_【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阐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掌握和说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能够关于“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进行实验设计、预测和操作,并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4.提高对表格、数据、曲线等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整理能力; 5.了解和解释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 6.通过合作与交流学习,树立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养成合作、探究学习的习 惯; 7.关注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树立均衡饮食和自我保健的意识。【学习重点学

2、习重点】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探究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稳态的概念一、稳态的概念 温故知新、脚踏实地温故知新、脚踏实地 1.1.回顾:回顾: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如蛋白质、无机盐、血糖等处于动态平衡中。2.概念:概念:是机体通过 作用,使各个 、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 对 的状态。二、生物体维持二、生物体维持 pHpH 稳定的机制稳定的机制 寻根问底、合作探究寻根问底、合作探究 敢于发问敢于发问勤于思考勤于思考精于设计精于设计善于分析善于分析乐于分享乐于分享(一)提出问题:(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二)作出假设: 。缓冲对(缓冲

3、物质):缓冲对(缓冲物质):能够与外来的酸或碱发生 反应、对 pH 起 作 用的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三)设计实验:(三)设计实验:小组思考与讨论:小组思考与讨论:1.设计什么对照组与生物材料进行比较?为什么?温度:_pH:_渗透压(37时):_第 2 页 共 4 页2.往实验材料中加入酸或碱之前,需要测定起始的 pH 吗?3.每种实验材料滴加的酸或碱的量要如何控制?4.如何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第一步:分别量取黄瓜匀浆、蛋清稀释液、 、 25mL 于烧杯中;第二步:分别用 pH 试纸测 的 pH,并作记录;第三步:分

4、别加入酸或碱:一次滴加 1 滴,连续滴加 滴后轻轻 ,再测 pH,并 作记录。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 30 滴为止,将 pH 记录入表格中;第四步:根据所得的数据,以加入的酸或碱的 为横轴,以 为纵轴,画出四 种材料的 pH 变化曲线;第五步:分析不同材料的 pH 变化特点,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四)进行实验:(四)进行实验:单号小组合作仅完成加酸的实验、双号小组合作仅完成加碱的实验(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小组合作:小组合作: 1.数据处理:以加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 pH 为纵轴,在坐标纸上画出各材料加入酸 或碱的 pH 变化曲线。 2.结果分析:分析 pH 曲线

5、的变化特点,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生物材料中 (含有/不含有)缓冲对,其性质类似于_(自来水/缓冲液),所以 (能/不能)维持 pH 的相对稳定。(六)表达与交流:(六)表达与交流:展示绘图结果,阐述 pH 变化的特点,并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思考:思考:生物体对 pH 的维持作用是无限的吗?3 3、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四、课堂巩固四、课堂巩固 趁热打铁、巩固反馈趁热打铁、巩固反馈 1. 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 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 因是( )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很快排出体内 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 Na2CO3排

6、出体外2. 关于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机制的实验,下列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也不可事先用蒸馏水润湿第 3 页 共 4 页C.使用量筒量液时,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 pH 变化曲线时,一般以 pH 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3. 当大量饮水后,排尿量也显著增加,其生理意义是( )A.排出体内过多的代谢废物 B.维持内环境中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排出体内过多的无机盐 D.带走人体的热量4.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 pH 的变化趋势、引起 pH 变化的物质、能起

7、缓冲作用 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5.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恒定不变 B.H2CO3/ NaHCO3对血浆 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5 5、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1. 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8、 C.因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化验结果会有误差,应当把误差考虑在内2. 医院给病人输液治疗时,所用溶液是 0.9%的生理盐水或 5%的葡萄糖溶液等溶解药物, 不用蒸馏水溶解药物进行输液的原因是( ) A.蒸馏水营养价值不高,输入过多的水分,给病人的代谢带来负担 B.生理盐水有杀灭病菌的作用,能辅助治疗 C.5%的葡萄糖溶液可以使血浆浓度升高,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 D.维持内环境正常的渗透压,保证细胞正常的活性3. 体液中存在着许多缓冲系统(如 H2CO3和 HCO3-、 HPO42-和 H2PO4-等),它们既能与酸性 物质发生反应,又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这说明

9、无机盐( ) A.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B.能够维持生物体体液的酸碱平衡 C.能够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是构成细胞的成分4. 关于人体内环境中 pH 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 NaHCO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 H2CO3 B.血液中的 Na2CO3过多时,就与 H2CO3结合形成 NaHCO3 C.血液中 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 CO2排出 D.人体血液的 PH 通常在 77.45 之间5. 2013 年 8 月松花江流域出现特大洪灾,抗洪官兵在抗洪中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时,第 4 页 共 4 页内环境渗透压变化情况及应对措施分别是( ) A

10、.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 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 C.渗透压降低;大量补充生理盐水 D.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恢复体力6. 下列曲线中,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 pH 变化的是( )7. 有一类疾病属于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呼吸道阻塞、肺膨胀不全或肺炎等导致体内二氧 化碳排出受阻而引起的。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的 pH 通常在 之间,当血浆中 CO2 大量积累时,它就与水反应形成 ,该物质在血浆中的积累会使血浆 pH 低于 ,但总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 该物质又会很快分解成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会使血浆 pH ,但乳酸可与血浆中的 发生反应,生成 ,这样,血浆 pH 就能保持相对稳定了。 (3)病人从水果中摄入的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碳酸反应,生成 ,该物质通过 排出体外,因此血浆 pH 不会升高。(4)由上述看出,血浆中的 和 是一对重要的缓冲物质,它对于维 持血浆 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