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章龙管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010447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章龙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章龙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章龙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章龙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章龙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章龙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章龙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主讲主讲: : 章龙管章龙管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20102010年年1111月月2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446-2008 有关规定简介)7 盾构掘进施工 7.5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7.5.1 根据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埋深、线路平面与坡度、地表环境、施工监测结果、盾构姿态以及盾构初始掘进阶段的经 验设定盾构滚转角、俯仰角、偏角、刀盘转速、推力、扭矩、螺旋输送 机转速、土仓压力、排土量等掘进参数。7.5.2 掘进中应监测和记录盾构运转情况、掘进参数变化、排出碴土状况、并及时分析反馈,调整掘进参数,控制盾构姿态。7.5.3必

2、须使开挖土充满土仓,并使排土量与开挖土量相平衡。7.5.4 必须严格按照注浆工艺进行壁后注浆,并根据注浆效果调整 注浆参数。7.5.5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注入适当的添加剂,保持土质塑流状态。37.6 泥水平衡盾构掘进 7.6.1 根据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埋深、线路平面与坡度、地表环境、施工监测结果、盾构姿态以及盾构始发掘进阶段的经 验设定盾构滚转角、俯仰角、偏角、刀盘转速、推力、扭矩、送排泥水 压力和流量、排土量等掘进参数。 7.6.2 应合理确定泥浆参数,对泥浆性能进行检测,并进行动态管理。7.6.3 应设定和保持泥浆压力与开挖面的水土压力以及排出碴土量与开挖碴土量相平

3、衡,并根据掘进状况进行调整和控制;7.6.4 当掘进过程遇有大粒径石块时,应采用破碎机破碎,并采用隔栅沉淀箱等砾石分离装置分离大粒径砾石,防止堵塞管道。7.6.5 应在泥水管路完全卸压后进行泥水管路延伸、更换;7.6.6 泥水分离设备应满足碴土砂粒径要求,处理能力应满足最大排送碴土量的要求,碴土的存放与搬运应符合环境保护规定。47.7 复合盾构掘进7.7.1 应根据地层软硬情况、地下水状况、地表沉降控制要求等选 择合适的掘进模式。 7.7.2 当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时,参照第7.5节有关规定执行。7.7.3 掘进模式的转换宜采用局部气压模式(半敞开模式)作为过渡模式,并在地质条件较好地层中完成

4、。 7.7.4 掘进前,应根据地层软硬不均匀分布情况,确定刀具组合和更换刀具计划,并在掘进中加强刀具磨损的检测;7.7.5 应根据地层状况采用相应措施对地层和渣土进行改良,降低对刀盘刀具和螺旋输送机的磨损。 7.9 刀具更换7.9.5 带压更换刀具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合理气压,稳定工作面和防止地下水渗漏;2 刀盘前方地层和土仓满足气密性要求;3 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开挖面稳定状态和刀盘、刀具磨损状况进行检查,确定刀具更换专项方案与安全操作规定; 4 作业人员应按照刀具更换专项方案和安全操作规定更换刀具;5 保持开挖面和土仓空气新鲜;6 作业人员进仓工作时间应符合表7.10.5-

5、6的规定。5表7.10.5-6 进仓工作时间 仓内压力(MPa)工作时间 仓内工作时间(h)加压时间(min)减压时间(min) 0.010.13 0.130.17 0.170.2555 4.5 3 6 7 914 24 51注:24h内只允许工作1次8 特殊地段的施工措施 8.2 针对特殊地段的施工措施 8.2.1 浅覆土层地段施工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掘进参数,减少施工对环境影响;2 控制盾构姿态,防止发生突变。8.2.2 小半径曲线地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推进反力引起的管片环变形、移动、渗水等;2 使用超挖装置时,应控制超挖量;3 壁后注浆应选择体积变化小、早期强度高、速凝型

6、的注浆材料;64 增加施工测量频率;5 采取措施防止后配套车架脱轨或倾覆;6 防止管片错台和严重开裂。 8.2.3 大坡度地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选择牵引机车时,应进行必要的计算,车辆应有防溜措施;2 上坡时应加大盾构下半部分推力,对后方台车采取防止脱滑措施3 壁后注浆宜采用收缩率小、早期强度高的浆液。8.2.4 地下管线与地下障碍物地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详细查明地下管线类型、位置、允许变形值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2 对受施工影响可能产生较大变形的管线,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固或改移;3 应及时调整掘进速度和出碴量,减少地表的沉降和隆起,确保管线安全;4 施工前应查明障碍物,并制定处

7、理方案;75 从地面处理地下障碍物时,应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处理后应进行回填,确保盾构安全通过;6 在开挖面拆除障碍物时,可选择带压作业或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法,控制地层的开挖量,确保开挖面的稳定,并配备所需的设备及设施。 8.2.5 建(构)筑物地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盾构施工前,应对建(构)筑物地段进行详细调查,评估施工对建(构)筑物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控制地表变形;2 根据建(构)筑物基础与结构的类型、现状,可采取加固或托换措施; 3 加强地表和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及反馈,调整盾构掘进参数;4 壁后注浆应使用快凝早强注浆材料,并保证质量。8.2.6 小净距隧道施工应符合下列

8、规定:1 施工前,分析施工对已建隧道的影响或平行隧道掘进时的互相影响,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2 施工时,应控制掘进速度、土仓压力、出碴量、注浆压力等,减少对邻近隧道的影响;83 对先行和既有隧道应加强监控量测;4 可采取加固隧道间的土体、先行隧道内支设钢支撑等辅助措施控制地层和隧道变形。 8.2.7 江河地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详细查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和河床状况,设定适当的开挖面压力,加强开挖面管理与掘进参数控制,防止冒浆和地层坍塌;2 必须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与设施;3 采用快凝早强注浆材料,加强壁后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4 穿过江河前,应对盾构密封系统做全面检查和处理;5 长距离穿越江

9、河时,应根据地层条件预测刀具和盾尾密封的磨损,制定更换方案;6 采取措施防止对堤岸的影响。98.2.8 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和砂卵石地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穿过复杂地层、地段(软硬不均互层),应优先选择复合式盾构;2 综合考虑所穿过地段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刀盘型式和刀具配制方式、数量;3 选择适当地点,及时更换刀具或改变其配置,以适应前方地层的掘进; 4 根据开挖面地质预测信息,调整掘进参数、壁后注浆参数和土仓压力,保证开挖面的稳定和掘进速度;5 采用土压平衡盾构通过砂卵石地段时,应进行碴土改良; 6 采用泥水平衡盾构通过砂卵石地段时,应根据砾石含量和粒径确定破碎方法和泥浆配比;7 遇有大孤石影

10、响掘进时,应采取措施排除。109 管片拼装 9.4 管片拼装质量控制9.4.1 管片拼装应严格按拼装设计要求进行,管片无内外贯穿裂缝和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及混凝土剥落现象。9.4.2 管片防水密封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缺损,粘结牢固,平整,防水垫圈无遗漏。9.4.3 螺栓质量及拧紧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9.4.4 施工中隧道轴线和高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4.4的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频 率地铁隧道公路隧道水工隧道 1隧道轴线平面 位置5075100用经纬仪测中线1点/环2隧道轴线高程5075100用水准仪测高程1点/环表9.4.4 管片拼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11

11、9.4.5 施工中管片拼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4.5的规定。序 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频率地铁隧道公路隧道水工隧道 1衬砌环直径椭圆度5D6D8D尺量后计算4点/环 2相邻管片的径向错台568用尺量4点/环 3相邻环片环面错台679用尺量1点/环9.4.6 粘贴管片防水密封条前应将管片密封条槽清理干净,粘贴后的防水密封条应牢固,平整,严密,位置正确,不得有起鼓、超长和缺口现象 。管片防水密封条粘贴完毕并达到粘贴时间要求后方可拼装。管片拼装前 应对粘贴的密封条进行检查,拼装时不得损坏密封条。9.4.7 螺栓孔密封胶圈应按设计要求安装,不得遗漏,且不宜外露。9.4.8 管片嵌

12、缝防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的第8.1.8条的规定。 表9.4.5 管片拼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注:D指隧道的外直径,单位:mm。1210 壁后注浆 10.1 一般规定10.1.1 壁后注浆分为同步注浆、即时注浆和二次补强注浆等,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表沉降状态、环境要求及设备情况等选择注浆方式 和注浆参数。10.1.2 同步注浆和即时注浆必须与盾构掘进同步进行。10.1.3 壁后注浆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注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0.2 注浆参数的选择10.2.1 注浆压力应根据地质条件、注浆方式、管片强度、设备性能

13、、浆液特性和隧道埋深综合因素确定。10.2.2 同步注浆和即时注浆的注浆量的充填系数根据地层条件、施工状态和环境要求确定,通常取1.302.50。10.2.3 同步注浆的注浆速度应根据注浆量和掘进速度确定。10.2.4 根据隧道稳定状态和环境保护要求,可进行二次补强注浆。二次补强注浆的注浆量和注浆速度应根据环境条件和沉降监测结果等确 定。1310.4 注浆作业10.4.1 注浆用浆液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浆液应按设计配合比拌制; 2 浆液的比重、稠度、和易性、杂物最大粒径、凝结时间、凝结后强度、浆体固化收缩率均应满足工程要求;3 拌制后浆液应易于压注,在运输过程中不离析、不沉淀。10.4.2 注

14、浆作业应连续进行。10.4.3 宜配备对注浆量、注浆压力、注浆时间等参数进行自动记录的仪器。10.4.4 注浆作业时,应观察注浆压力及流量变化,严格控制注浆参数。10.4.5 注浆作业后,应及时清洗注浆设备和管路。10.4.6 管片与地层间隙应填充密实,并确保衬砌环稳定,不漏水。1417 成型隧道验收 主控项目 17.0.1 结构表面无裂缝、无缺棱掉角,管片接缝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验,检查施工日志。17.0.2 隧道防水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逐环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验,检查施工日志。17.0.3 衬砌结构不应侵入建筑限界。检查数量:每5环检验1次。检验方法:全站

15、仪、水准仪测量。17.0.4 隧道轴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应符合17.0.4的规定。表17.0.4 隧道轴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频率 地铁隧道公路隧道水工隧道 1隧道轴线平面位置100150150用全站仪测中线10环 2隧道轴线高程100150150用水准仪测高程10环15一般项目 17.0.5 隧道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表17.0.5的规定。表17.0.5 隧道允许偏差 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频率 地铁隧道公路隧道水工隧道 1衬砌环直径椭圆度0.6%D0.8%D1%D尺量后计算10环 2相邻管片的径向错台101215尺量4点/环 3相邻管片环向错台151720尺量1点/环注:D指隧道的外直径,单位:mm。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