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9009328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精选试题1两次鸦片战争之间,中国经济领域的新现象有(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ABCD A B. C. D. 2.1861 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 3250582 两,约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 64.8,鸦 片折银 948086 两,约占进口总值的 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B 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 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 鸦片贸易合法化 3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2、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4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 1867 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 4 到 8 倍, 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A 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好 B 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好 C 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D 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5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这 批企业的是( ) A 轮船招商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上海发昌

3、机器厂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 A 明清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 B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 受外商和洋务企业刺激 D 洋务运动的诱导 719 世纪 6090 年代,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创时期,这些企业相对集中于( ) A 珠江三角洲地区 B 长江中上游地区 C 京津一带 D 通商口岸 8据 1887 年海关报告 ,牛庄土纱每包(150 公斤)售价白银 87 两,洋纱每包(150 公斤)售 价仅白银 57 两。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 ) 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力土纱以质优受到用户的欢迎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的优势 洋纱的运销受到特权保护A B CD 9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的出口量大增,对

4、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是中国丝、茶生产迅速发展,质量提高的结果表明了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了世界市场反映了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的增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中国自然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A B C D 10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 的是( ) A 创办轮船招商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北洋海军 D 创办京师同文馆 11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发达,工厂手工业得到发展 B 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C 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D 最早与西方进行经济往来 12188

5、2 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 作罢。此事说明( ) A 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民俗 B 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 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 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13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客观上反映出( ) A 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 外资企业、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的刺激作用 C 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 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14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的是( )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办轮船招商局 C 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 设立农工商总局 1519141920

6、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 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 B 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功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16民国后期,民族工业陷入 困境,其原因不包括( ) A国民党政府的“经济统制”政策 B 官僚资本的压迫 C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 17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公司。1934 年前,最高年产量曾达 27 万吨。但自 1934 年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 年仅 16 万吨,1948 年跌至 13 万吨。并被征军用。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

7、1934 年后,启新洋灰公司经营艰难、门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是( ) 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竞争力差“四大家族”的强制掠夺日本侵略者野蛮的经济掠 夺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经济环境恶化A B C D 18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 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他的话说明了( ) A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 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 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 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1919 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其主要的客观条件是( ) A 列强资

8、本输出对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 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20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 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 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认为经 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A B C D 21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 要是因为( ) A 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乱的影响 22抗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艰难的原因主要有( ) 日军的破坏与吞并美国商品的冲击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影响民族资本家经营策略的错误A B C D 23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是在( ) A 一战后 B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24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表述最完全的是( ) A 发展迅速 B 初期有较快发展 C 发展缓慢D 在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榨下,全面萎缩 25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 A 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 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刺激作用 C 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 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