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中西艺术比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06318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中西艺术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六讲:中西艺术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六讲:中西艺术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六讲:中西艺术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六讲:中西艺术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中西艺术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中西艺术比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第六讲 比较视域中的中西艺术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匡庐图(五代梁荆浩)暴雨过后的悬崖(19世纪法国库尔贝)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一、在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之间 的中西艺术二、在人间与天国、在世与超世之 间的中西艺术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一、在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之 间的中西艺术o情志与形象:中西艺术审美形态的核心o写意与写实:中西方艺术审

2、美理念的偏 向中国艺术:在主体自身的内在世界里来理 解自然和社会、体验世界和人生、表达心情和趣 味。(言志表情、畅神写意)西方艺术:从客体对象的视角来理解自然和 社会、把握世界和人生、表达观念和意义的艺术 。即使面对人自身,也往往把人作为一个被凝视 、摹仿、回忆、再现的对象。(偏于摹仿认知, 构型写实)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艺术门类分析:中国:诗歌、音乐、舞蹈、书法偏于缘情 表意的艺术占主导地位和主流。长于拟景写实 的艺术类型绘画、戏剧等也最终走向了表情写 意一途。诗歌:偏于主观、侧重情志,讲究内敛, 强调表意。关于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的说法是 否成立?音乐、舞蹈:

3、夏代的大夏、九辩 、九歌、九韶,殷商的桑林、 燕燕,周代大力推行礼乐文化,乐舞艺术空 前繁盛。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艺术门类分析: 书法:充分发挥线条的表情功能,魏晋以后表 现得日益突出和自觉。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艺术门类分析:绘画:“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 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境和意境”(宗 白华美学与意境)。中国画突出发展了线 条媒介的表意功能,最终成为重笔轻彩、重神 轻形的写意画。书画一家。 戏剧:(西方戏剧具有鲜明的叙事性、拟 景性、写实性。)中国戏剧突出发展为鲜明的 虚拟性、乐舞性和写意性。以鞭代马、以桨代 舟、舞台动作节

4、奏化、韵律化 、念白歌咏化 、伴器声乐化、腔调韵味化。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艺术门类分析:西方: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偏于摹拟 、认知、写实的艺术占主导和主流。偏于表情写意 的诗歌也归附了拟物叙事一脉。音乐亦注重空间感 、立体感与形象感。绘画:“西方古代艺术的典型。”(莱辛)雕塑:“古典理想中真正的艺术。”(黑格尔)戏剧:突出发展了戏剧的叙事性、拟景性、 写实性。西方戏剧的摹仿性集中体现在:以冲突为 核心,以情节为纽带,来展开叙述一个头尾完整的 行动或故事。古典戏剧强调情节,近代戏剧强调性 格。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艺术门类分析:小说:将写实传

5、统推向极致。诗歌:长于叙事,偏重摹仿。特别发展了 史诗,用押韵的形式讲述历史的传说和故事。音乐:注重节奏、旋律、和声的立体感、 空间感与形象感。讲究严整的数理比例和结构 形式,带有建筑般的空间形象、造型构架。 “流动的建筑”,“远眺雅典圣殿的柱廊,真 如一曲凝固了的音乐。希腊的建筑的确象征了 这种形式严整的宇宙观。”(宗白华美学与意境 )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二、在人间与天国、在世与超世之间 的中西艺术中国艺术所表现的审美形态、所追求的审 美价值指向更侧重人间、在世、此岸、形而下 的层面。(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七仙女 下凡”的叙事体现的最为典型。)西方艺术所表现的审

6、美形态、所追求的审 美价值指向则常偏于神界、超世、彼岸、形而 上的层面。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1、从艺术的审美内涵看。中国文艺美学强调表情写意,其“情”和“意”是世 俗人间的“情”,人生的“意”。儒家:艺术表达的“情”一般是个体的、感性的、 生活层面的“情”。“诗可以怨”,“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道家:不太讲“情”,更多是讲“性”,讲“意”,崇 尚自然,在人推重天性、本性、情性、真性等。养 身全性的艺术才有价值。“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 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吕氏春秋)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2、从艺术的审

7、美功能看中国艺术审美理念是以是否有利于人的性情 生命,是否有用于人的现世生活,是否有助于人的 伦理教化、是否有助于人的宗法团体为考量的 基 本标准,推行的是很现世、很实际的美学原则。“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篇无补。”( 王充论衡) http:/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儒家:强调艺术的现实功用,“经世致用”, “文以载道”将艺术活动同人格完善、道德整饬、 群体协和、风俗移易,乃至人际交往等现实功利诉 求联系起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泰伯)“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 俗,莫善乎诗 ”(毛诗序) 道家:排斥一般的艺术,认为重在声、色之娱 的艺术容易“乱目”,“乱耳”,使人“失性”, 所以“皆生之害也”(对艺术还是持一种实用功利 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