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教学反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990362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跟着唐僧去西游教学教学 反思反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课程。凡是有内涵的东西,它总会以它的独特幽香吸引着人,但也只有能读懂它内涵的人才干真正享受它的幽香。对于品德课,我一直以来喜欢着它,并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它,走近它。今年我任教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 ,这与我往常教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差异很大,但感觉十分新鲜,特别是现在有很多内容是汲到历史与地理知识,和同学一起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和他们一起做一个“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但类似于这样的课到底该怎么上,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困惑。因此在本学期的教研课中,我挑选了跟着唐僧去西游来上。作为一种尝试,我以一颗平常心

2、来对待,课前也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因为我觉得自身对于教材的理解深入不了,因此目标也定得十分模糊。带着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我上完了这一节课。课后我把自身的困惑与老师们作了交流,也听取了教研组老师的一些意见,但大家对于这种类型的课都比较陌生,所以也没有实质性的定论,但是在教材的处置上有一点大家讨论得比较激烈:教材在课文的开头有一段关于印度历史与文化的总述话,然后再分“佛教、舞蹈、文学、数学、建筑”这样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在上课时就是依照了教材上的顺序,先让同学们对印度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再深入去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这样似乎更符合认识事物从总体到局部的规律。可是也有老师建议应该先让同学了解自身感兴趣的某

3、一方面,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然后再来一个总结,这样由具体到笼统,似乎更符合同学的学习规律。这两种不同的教材处置方法,到底哪种更有利于同学的学习呢?当时大家都没了辙。于是我决定借班上课,按第二种思路再来上一次,经过了这一次的实践,我明显感觉按教材的思路上,似乎更轻松,同学对于印度的总体掌握更准确些。于是我就在想,对于教材,我们不能一味迷信,但我们对于它一定要进行很好的解读。虽然仅凭这一次的比较就下结论可能并不一定科学,但经过了这一次的教研课,它留给了我考虑,这份考虑将成为我下一个努力的目标,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课程。凡是有内涵的东西,它总会以它的独特幽香吸引着人,但也

4、只有能读懂它内涵的人才干真正享受它的幽香。对于品德课,我一直以来喜欢着它,并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它,走近它。今年我任教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 ,这与我往常教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差异很大,但感觉十分新鲜,特别是现在有很多内容是汲到历史与地理知识,和同学一起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和他们一起做一个“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但类似于这样的课到底该怎么上,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困惑。因此在本学期的教研课中,我挑选了跟着唐僧去西游来上。作为一种尝试,我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课前也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因为我觉得自身对于教材的理解深入不了,因此目标也定得十分模糊。带着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我上完了这一节课。课后我把自身的困惑

5、与老师们作了交流,也听取了教研组老师的一些意见,但大家对于这种类型的课都比较陌生,所以也没有实质性的定论,但是在教材的处置上有一点大家讨论得比较激烈:教材在课文的开头有一段关于印度历史与文化的总述话,然后再分“佛教、舞蹈、文学、数学、建筑”这样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在上课时就是依照了教材上的顺序,先让同学们对印度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再深入去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这样似乎更符合认识事物从总体到局部的规律。可是也有老师建议应该先让同学了解自身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然后再来一个总结,这样由具体到笼统,似乎更符合同学的学习规律。这两种不同的教材处置方法,到底哪种更有利于同学的学习呢?当时大家都

6、没了辙。于是我决定借班上课,按第二种思路再来上一次,经过了这一次的实践,我明显感觉按教材的思路上,似乎更轻松,同学对于印度的总体掌握更准确些。于是我就在想,对于教材,我们不能一味迷信,但我们对于它一定要进行很好的解读。虽然仅凭这一次的比较就下结论可能并不一定科学,但经过了这一次的教研课,它留给了我考虑,这份考虑将成为我下一个努力的目标,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课程。凡是有内涵的东西,它总会以它的独特幽香吸引着人,但也只有能读懂它内涵的人才干真正享受它的幽香。对于品德课,我一直以来喜欢着它,并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它,走近它。今年我任教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 ,这与我往常教低年

7、级的品德与生活差异很大,但感觉十分新鲜,特别是现在有很多内容是汲到历史与地理知识,和同学一起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和他们一起做一个“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但类似于这样的课到底该怎么上,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困惑。因此在本学期的教研课中,我挑选了跟着唐僧去西游来上。作为一种尝试,我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课前也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因为我觉得自身对于教材的理解深入不了,因此目标也定得十分模糊。带着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我上完了这一节课。课后我把自身的困惑与老师们作了交流,也听取了教研组老师的一些意见,但大家对于这种类型的课都比较陌生,所以也没有实质性的定论,但是在教材的处置上有一点大家讨论得比较激烈:教材

8、在课文的开头有一段关于印度历史与文化的总述话,然后再分“佛教、舞蹈、文学、数学、建筑”这样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在上课时就是依照了教材上的顺序,先让同学们对印度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再深入去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这样似乎更符合认识事物从总体到局部的规律。可是也有老师建议应该先让同学了解自身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然后再来一个总结,这样由具体到笼统,似乎更符合同学的学习规律。这两种不同的教材处置方法,到底哪种更有利于同学的学习呢?当时大家都没了辙。于是我决定借班上课,按第二种思路再来上一次,经过了这一次的实践,我明显感觉按教材的思路上,似乎更轻松,同学对于印度的总体掌握更准确些。于是我就在想,对于教材,我们不能一味迷信,但我们对于它一定要进行很好的解读。虽然仅凭这一次的比较就下结论可能并不一定科学,但经过了这一次的教研课,它留给了我考虑,这份考虑将成为我下一个努力的目标,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