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966757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设计=一、本课教学概述1.1 教学目标(1)学会发现现代汉语中的病句。(2)学会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3)学会修改病句,在语言的运用中避免出现病句。1.2 教学重点、难点(1)辨析现代汉语中的病句。(2)学会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1.3 教学形式和课时(1)教学形式是课堂讨论。(2)本课总课时为 2 课时。二、第一课时教学步骤2.1 教学要点列举生活中的出现的病句,探究语病的“病因”。2.2 教学过程(1)内容导入主持人的“脱口误”以多媒体显示引子中的病句,并略加分析。例如:*这样的说法简直是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会有风进来可,比

2、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意思相反) 。*在目前状况下,进行股票投资是否有没有风险呢?(“是否”、 “有没有”只需要留一个) 。*我国人口众多,盲人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数量是国家”主语和谓语不搭配) 。(2)病句的辨析诊断“病情”学生讨论“如何发现病句?”教师归纳总结:A. 仿造类比法。例如:*“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改善颈椎病。 (可按照此句仿写:“改善胃病” , “改进颈椎病” , “完善颈椎病”可见动词和宾语不搭配)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可按照此句仿写:“值得他们的学习” , “值得我们的参观”-可见多了”的“字) 。B. 主干

3、紧缩法(结构梳理法) 。例如:*杜绝汗味的根本是双管齐下。 (可采取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杜绝汗味” (主语) “是” (谓语) “双管齐下” (宾语) ,显然不可搭配) 。*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 (提取句子主干:“事情” (主语)“完成” (谓语) ,显然不可搭配。应改为“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做完” ) 。C. 语感审读法。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读起来就觉得“不管都”很别扭,不顺畅。应改为“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

4、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 。D. 逻辑分析法。例如:*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凡是都”在逻辑形式上表达“全称肯定命题” ,表示毫无例外。显然扩大了表述对象的外延。应改为“大多数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 。(3)教师举例归纳寻找病句的“病因”(病句的三种类型)A. 搭配不当。成分与成分之间存在着不合情理的搭配关系。常见三种情况。A1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如:*杜绝汗味的根本是双管齐下。(应改为“杜绝汗味的根本方法是双管齐下” 。加“方法”作主语;或“杜绝汗味要双管齐下” 。改判断句为陈述句, “杜绝汗味”作主语, “要双管齐下”作谓语)

5、 。A2.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改善颈椎病。 (应改为:“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治愈颈椎病。由“治愈”作谓语) 。A3. 定语、状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中西合璧的主持风格,强烈的收视魅力。 (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应改为“中西合璧的主持风格,显著的收视效果。 ” ) 。*未来的通信会更加多样、快捷和共享。 (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应改为“未来的通信会更加多样、快捷和享用广泛。 ” ) 。B. 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是在一个结构中缺少必要的成分,或与之相反,在一个结构中重复出现某个成分,造成结构重叠和语义重复。常见两种情况:B1.成分残缺。例如:*这也使

6、得君来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来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 (应改为“这也是使得君来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来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 ”补足动词谓语“是” ) 。*在我报考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应改为“我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 ”将“我”提到最前边作主语。或“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我就已经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 ”将“我”放在“就”的前边,同样是作主语) 。B2. 成分赘余。例如:*营造更好的、彰显成功人士的好楼房。 (应改为“营造彰显成功人士的好楼房。 ”或“营造更好的、彰显成功人士的楼房。 ”总之都去掉重复赘余的一个“好” ) 。*史记所写的人和事,都是真人真事。

7、 (应改为“史记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 ”去掉多余的“人”和“事” ) 。C. 语序不当。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不恰当。常见四种情况:C1. 名词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例如:*许多附近的居民都来看表演。 (应改为“附近的许多居民都来看表演。 ” ) 。C2. 动词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例如:*这期研讨班是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于今年 5 月底举办的。 (应改为“这期研讨班是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于今年 5 月底联合举办的。 ” ) 。C3. 虚词的位置安排不当。例如:*我们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应改为“如果我们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 )。C4. 时间、空间或逻辑关系的顺序不当

8、。 “时间顺序”是指由以前到现在再到将来,如果是一件事情则按照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表述。 “空间顺序”是指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远及近,先中间后两边等顺序表述。 “逻辑顺序”是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等顺序表述。例如:*由于会议开得及时,促进了工作,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 (应改为“由于会议开得及时,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工作。 ” ) 。=一、本课教学概述1.1 教学目标(1)学会发现现代汉语中的病句。(2)学会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3)学会修改病句,在语言的运用中避免出现病句。1.2 教学重点、难点(1)辨析现代汉语中的病句。(2)学会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1

9、.3 教学形式和课时(1)教学形式是课堂讨论。(2)本课总课时为 2 课时。二、第一课时教学步骤2.1 教学要点列举生活中的出现的病句,探究语病的“病因”。2.2 教学过程(1)内容导入主持人的“脱口误”以多媒体显示引子中的病句,并略加分析。例如:*这样的说法简直是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会有风进来可,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意思相反) 。*在目前状况下,进行股票投资是否有没有风险呢?(“是否”、 “有没有”只需要留一个) 。*我国人口众多,盲人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数量是国家”主语和谓语不搭配) 。(2)病句的辨析诊断“病情”学生讨论“如何发现病句?”教师

10、归纳总结:A. 仿造类比法。例如:*“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改善颈椎病。 (可按照此句仿写:“改善胃病” , “改进颈椎病” , “完善颈椎病”可见动词和宾语不搭配)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可按照此句仿写:“值得他们的学习” , “值得我们的参观”-可见多了”的“字) 。B. 主干紧缩法(结构梳理法) 。例如:*杜绝汗味的根本是双管齐下。 (可采取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杜绝汗味” (主语) “是” (谓语) “双管齐下” (宾语) ,显然不可搭配) 。*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 (提取句子主干:“事情” (主语)“

11、完成” (谓语) ,显然不可搭配。应改为“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做完” ) 。C. 语感审读法。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读起来就觉得“不管都”很别扭,不顺畅。应改为“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 。D. 逻辑分析法。例如:*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凡是都”在逻辑形式上表达“全称肯定命题” ,表示毫无例外。显然扩大了表述对象的外延。应改为“大多数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 。(3)教师举例归纳寻

12、找病句的“病因”(病句的三种类型)A. 搭配不当。成分与成分之间存在着不合情理的搭配关系。常见三种情况。A1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如:*杜绝汗味的根本是双管齐下。(应改为“杜绝汗味的根本方法是双管齐下” 。加“方法”作主语;或“杜绝汗味要双管齐下” 。改判断句为陈述句, “杜绝汗味”作主语, “要双管齐下”作谓语) 。A2.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改善颈椎病。 (应改为:“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治愈颈椎病。由“治愈”作谓语) 。A3. 定语、状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中西合璧的主持风格,强烈的收视魅力。 (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应改为“中西合璧的主持风格,

13、显著的收视效果。 ” ) 。*未来的通信会更加多样、快捷和共享。 (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应改为“未来的通信会更加多样、快捷和享用广泛。 ” ) 。B. 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是在一个结构中缺少必要的成分,或与之相反,在一个结构中重复出现某个成分,造成结构重叠和语义重复。常见两种情况:B1.成分残缺。例如:*这也使得君来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来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 (应改为“这也是使得君来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来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 ”补足动词谓语“是” ) 。*在我报考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应改为“我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 ”将“我”提到最前边作主语

14、。或“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我就已经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 ”将“我”放在“就”的前边,同样是作主语) 。B2. 成分赘余。例如:*营造更好的、彰显成功人士的好楼房。 (应改为“营造彰显成功人士的好楼房。 ”或“营造更好的、彰显成功人士的楼房。 ”总之都去掉重复赘余的一个“好” ) 。*史记所写的人和事,都是真人真事。 (应改为“史记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 ”去掉多余的“人”和“事” ) 。C. 语序不当。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不恰当。常见四种情况:C1. 名词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例如:*许多附近的居民都来看表演。 (应改为“附近的许多居民都来看表演。 ” ) 。C2. 动词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例如:

15、*这期研讨班是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于今年 5 月底举办的。 (应改为“这期研讨班是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于今年 5 月底联合举办的。 ” ) 。C3. 虚词的位置安排不当。例如:*我们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应改为“如果我们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 )。C4. 时间、空间或逻辑关系的顺序不当。 “时间顺序”是指由以前到现在再到将来,如果是一件事情则按照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表述。 “空间顺序”是指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远及近,先中间后两边等顺序表述。 “逻辑顺序”是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等顺序表述。例如:*由于会议开得及时,促进了工作,抓住了关键

16、,解决了问题。 (应改为“由于会议开得及时,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工作。 ” ) 。=一、本课教学概述1.1 教学目标(1)学会发现现代汉语中的病句。(2)学会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3)学会修改病句,在语言的运用中避免出现病句。1.2 教学重点、难点(1)辨析现代汉语中的病句。(2)学会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1.3 教学形式和课时(1)教学形式是课堂讨论。(2)本课总课时为 2 课时。二、第一课时教学步骤2.1 教学要点列举生活中的出现的病句,探究语病的“病因”。2.2 教学过程(1)内容导入主持人的“脱口误”以多媒体显示引子中的病句,并略加分析。例如:*这样的说法简直是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会有风进来可,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意思相反) 。*在目前状况下,进行股票投资是否有没有风险呢?(“是否”、 “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