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918800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17.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制作人 刘奕生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1、 概述2、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3、细胞和组织的损伤4、损伤的修复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概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接受内、外 环境刺激因素的影响,如果组织细胞 能耐受刺激因素时则作出适应反应, 超过其耐受程度时,细胞和组织受损 甚至死亡。组织细胞损伤的原因n1、缺氧n2、物理因素n3、化学因素n4、生物因素n5、免疫因素挤压伤免疫因素本病为风湿性 心脏炎,是链球 菌感染后引起 的变态反应性 疾病.第二节 adaptation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概念:细胞和组织能耐受内、外 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 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性反 应。细胞和组

2、织的适应性反应包括n1. 肥大n2. 增生n3. 萎缩n4. 化生肥大 hypertrophy 定义: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n形态: 器体积大 细胞体积增大。n肥大的分类: 代偿性肥大 内分泌性肥大增生 hyperplasian定义:实质细胞数量增多使组织器官体 积增大。n形态: 细胞器不增多或轻微增多,形态正常或 稍幼稚;有丝分裂增多n增生的类型: 再生性增生 过再生性增生 内分泌障碍性增生萎缩 atrophyn定义: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 缩小,实质细胞体积或和数目减少 。n组织学改变: 细胞体积小,细胞器 减少,自噬增多,残存体(脂褐素 )。慢性肾炎 的肾固缩分类n一、生理性:退

3、化动脉导管、脐 带血管;胸腺,老年性萎缩。n二、病理性: 1. 全身性:饥饿性,恶病质。 2. 局部性2. 局部性萎缩的病理类型营养不良性萎缩:脑动脉硬化 脑萎缩;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 废用性萎缩:小儿麻痹症; 内分泌性萎缩:Simmond病。化生 metaplasia定义: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 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分类n鳞状上皮化生:气管柱状上皮, 胆囊粘膜上皮,宫颈粘膜柱状上皮 。n肠上皮化生:胃粘膜转化成小肠 或大肠粘膜。n结缔组织化生:软骨化生,骨化 生,骨化性肌炎三、细胞和组织的损伤n组织和细胞损伤包括可复性改变 (变性)及不可复性改变(坏死 )两类。n变性n坏死变

4、性 degeneration概念:变性是指细胞或间质内 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 显著增多。常见变性的病理类型(一)细胞水肿 (二)脂肪沉积 (三)玻璃样变性 (四)纤维素样变性 (五)粘液样变性 (六)淀粉样变性 (七)病理性色素沉积 (八)病理性钙化(一) 水变性 hydropic degeneration概念:细胞水肿:细胞内水分异常增多。常见 的细胞水肿有:n1、气球样变:严重的细胞水肿,胞浆疏松甚 至呈气球样变。n2、混浊肿胀(浊肿):心、肝、肾等细胞水变 性时。n3、颗粒变性:心、肾等细胞水变性时,胞浆 内有大量淡红细小颗粒。n4、空泡变性:可见有明确的空泡大体:肿大,包膜紧张,

5、边缘变钝,切 面隆起,混浊无光,如沸水煮。肝浊肿肾小管水肿细胞体积增大,胞 浆淡染,透明,基 质疏松或颗粒状。细胞水肿的电镜形态改变结局电镜:基质疏松,线粒体肿胀,嵴变 短或消失,内质网解体,空泡变。 2.结局 轻或中度损伤可恢复;重度 坏死。(二) 脂肪变性 fatty degenerationn概念:非脂肪细胞内出 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 。肝脂肪变性n好发器官:肝、心、肾n肝最常见。n大体:肝肿大,黄染,油腻感。光镜n细胞内出现边 缘较整齐的空 泡,苏丹呈 桔红色,锇酸 呈黑色。 (肝淤血)或周边 区(磷中毒)肝 细胞内有大小 不等的脂滴, 大的脂滴将核 挤压偏于一侧心肌脂肪变性n.脂肪滴

6、较小,串珠状。n.严重贫血 乳头肌处成排黄 色条纹,虎斑心,心肌变浊、黄 。n .对心功能一般无大影响。(三) 玻璃样变性 概念: 指结缔组织、血管壁或细胞内 出现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又称 透明变性。 包括三类:n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n2.血管壁玻璃样变n3.细胞内玻璃样变(四)纤维素样变性 fibrinoid degeneration间质胶原纤维或小血管壁组织结构消失,变 成境界不清的颗粒状、小块状无结构物质, 呈强嗜酸性红染,状似纤维蛋白,又称纤维 蛋白样变性或纤维素样坏死。风湿 病的 纤维 素样 坏死(五)粘液样变性 mucoid degenerationn1.组织间质内出现类粘液的积

7、聚 。n2.间质疏松,充以淡蓝色胶样液体 ,可见星芒状细胞。AB(+), PAS(- )(六)、淀粉样变性 amyloid degenerationn1.组织内有淀粉样物质的沉积;n2.淀粉样物质为结合粘多糖的蛋 白质,HE呈淡红色物质。生化反 应与淀粉相似n (加碘变为赤褐色,再加硫酸呈蓝 色)。(七) 病理性色素 pathological pigmentn内源性(含铁血黄素、胆色素)或 外源性(炭末)沉积于组织内。n含铁血黄素沉积n胆红素沉积n脂褐素n黑色素沉积1.含铁血黄素沉积RBC或Hb被巨噬细胞消化后,所产生 的铁蛋白微粒集结体,呈金黄或棕黄 、折光性,普鲁士蓝反应()。n全身性:溶

8、血性贫血n局部性:左心衰肺淤血时2.胆红素沉积生理状态下巨噬细胞处理衰老RBC 生成胆红素,呈黄色或黄褐色折 光小颗粒。n全身性:血中胆红素增高黄疸 。n局部性:脑:新生儿溶血核黄 疸。3.脂褐素n自噬溶酶体吞噬衰老的细胞器形 成的不溶性残存小体,呈黄褐色 细颗粒状。n见于慢性消耗疾病、老年人的肝 、心细胞胞浆中。4.黑色素沉积n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在酪氨酸 酶的作用下,氧化聚合而形成深 褐色的颗粒(多巴反应)。吞噬 黑色素的细胞为噬黑色素细胞。(八) 病理性钙化 pathologic calcification概念:骨和牙齿外的其它组织内有固态 的钙盐沉积:磷酸钙,碳酸钙。n全身性(转移性钙

9、化)n局部性(营养不良性钙化)坏 死 necrosis 概念: 生活机体的局 部组织、细胞死亡, 代谢停止,功能丧失 ,结构破坏。 坏死的基本病变n1.形态 刚刚死亡,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 。 严重损伤细胞死亡时,电镜早期 可见某些不可复性变化。 死亡610小时后,自溶性改变明 显时,光镜、肉眼可辨。坏死的组织形态学改变nA.核改变(重点)核浓缩: 核脱水、缩小、染色加 深核碎裂: 核膜破裂、崩解核溶解:DNA分解,染色变淡坏死的组织形态学改变B.浆改变:嗜酸性增强 C.间质改变:基质崩解、液化, 呈颗粒状无结构物质2.坏死组织的早期识别n坏死组织的临床判断:缺乏光 泽、混浊、无弹性、不流血、无

10、 运动功能、无感觉。n电镜:不可复性变化。n组织化学:SDH(琥珀酸脱氢酶) 。n活体染色:台盼兰染色(染蓝 色,因通透性)。 常见的坏死类型n1. 凝固性坏死n2. 干酪样坏死n3.液化性坏死n4.坏疽1.凝固性坏死 coagulative necrosisn概念:坏死组织发生凝固灰 白、干燥、坚实的凝固体。其特 点是水分减少,结构轮廓保存。n机理:胞浆蛋白质凝固,溶 酶体少或未起作用。 形态n大体:坏死区呈灰白、灰黄色 ,边界清,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 暗红色充血出血带。n镜下:坏死区胞核消失,胞浆 细颗粒状,但早期组织结构轮 廓尚可辨认。坏 死 区2.干酪样坏死 caseous necros

11、isn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由 结核杆菌引起。n机理:彻底坏死,组织凝固 ,含脂质(TB菌外膜分解)。 形态n大体:坏死组织呈细颗粒状, 灰黄松软,似干酪、豆腐渣(含 脂类)。n镜下:坏死彻底,不见组织轮 廓,为无定形颗粒状物质,淡 红染。3.液化性坏死 liquefactive necrosisn概念:组织坏死分解液化, 形成坏死腔、软化灶。n机理:酶性溶解,凝固蛋 白少,水份、脂质多,蛋白酶 多(胰)。 形态n大体: 坏死组织呈液状,可见 坏死腔或软化灶。n镜下: 原组织结构溶解消失。4.坏疽 gangrenen概念:肢体或内脏大块组织坏死后 继发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色 、污绿色等特

12、殊形态改变。n分类: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干性坏疽 dry gangrenena.四肢末端多见,动脉受阻,静 脉通畅;nb.坏死组织水分少蒸发干固 皱缩,呈黑褐色,分界明显;nc.感染一般较轻,全身症状无或 轻。湿性坏疽 wet gangrenena.外通内脏(肠、肺)或四肢,动 脉受阻,静脉也不畅或受阻(淤 血,水肿);nb.坏死组织水分多,局部肿胀、 恶臭、暗绿色、分界不清;nc.腐败菌感染重,产生吲跺,粪 臭素;毒素吸收。气性坏疽 gas gangrenena.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又不通畅的 创伤,战伤,外伤;nb.坏死组织水分多,含气体,呈 蜂窝状,污秽、暗棕色,捻发感 ;nc.厌

13、氧菌感染(产气荚膜杆菌),毒 素吸收严重。坏死的结局n1.溶解吸收:最常见的方 式n2.分离排出n3.机化 organizationn4.包裹、钙化细胞凋亡apoptosisn凋亡成为程序性细胞死亡.n是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 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修复的教学内容n一、再生n二、肉芽组织n三、创伤愈合一、再生 regeneration1.概念: n机体的组织和细胞损伤后修补、 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称为修 复,修复通过再生来完成。n再生指组织损伤后,其周围未受 损伤细胞分裂增殖加以修复的过 程。毛细血管的再生神 经 纤 维 的 再 生动态过程2.再生类型一、生理性再生:表

14、皮、子宫内 膜、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血 细胞。 二、病理性再生: 完全性: 恢复损伤前的状态; 不完全性: 纤维组织增生代替。3.再生能力n年幼者,年长者n低等生物,高等生物n分化程度低,分化程度高 n易损伤,常更新,反之4.再生能力的分类n再生能力比较强的细胞n有再生能力的细胞n再生能力极差的细胞不稳定细胞 labile cells特点:再生能力比较强的细胞n表皮细胞,n间皮细胞n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管腔的粘膜 上皮细胞n淋巴及造血细胞稳定细胞 stable cell特点:有再生能力n腺或腺样器官实质细胞: 肝、 胰、涎腺、内分泌腺;n间叶组织:纤维、骨、软骨、 平滑肌永久性细胞 perma

15、nent cells特点:再生能力极差1.神经细胞2.心肌细胞、横纹肌二、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n 概念: 肉芽组织指旺盛增生的 幼稚的结缔组织,在开放性创 面常呈鲜红、颗粒状,似鲜嫩 肉芽,故名。2.结构与形态n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及炎 细胞构成;n毛细血管向创面垂直生长,纤维母细胞胞 浆丰富,嗜碱性,核仁明显;n逐渐纤维化: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纤维细胞瘢痕组织 毛细血管大部分闭合;少部分小动脉或小静 脉 白细胞减少纤维母细胞的变迁3.瘢痕组织n纤维化的肉芽组织,色灰白 ,质地较硬,缺乏弹性;n大量胶原纤维,可伴玻璃样 变。n瘢痕收缩:玻璃样变、水分减 少而

16、固缩狭窄,活动受限。4.功能与作用n抗感染及保护创面;n填充伤口,修复缺损;n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 及异物:机化、包裹三、创伤愈合 wound healingn1.概念:机体创伤后组织出现 离断或缺损的愈复过程,它包 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 增生的复杂组合。再生修复的过程2.基本过程n伤口早期变化:组织坏死,血 管断裂血管收缩,凝血炎症 反应:充血,渗出(红肿);n伤口收缩:边缘新生的肌纤维 母细胞牵拉创面缩小,2-3天;n肉芽组织与纤维组织增生:3-5 天开始,填补伤口,抗感染;n表皮及其它组织的再生3.类型n一期愈合 n二期愈合 n痂下愈合 一期愈合 primary healingn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或无菌手术伤口;nb.血凝块少,炎症反应轻微,再生 修复早,肉芽组织少;nc.愈合时间短,形成瘢痕少;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