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889963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大石桥二高中大石桥二高中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时间: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50150 分分 命题人:郑兰红命题人:郑兰红第第 I I 卷阅读题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古代,先民们在器皿或岩石上绘制质朴的图画,以此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简单、粗糙的图画承载着延续文明的使命,部分图画演变成了文字,而另一些表示一个区域地理信息的图画则成为地

2、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具有独特的文化发展脉络,地图的发展亦是如此。由于年代久远,传世的早期古地图已是很稀少,且完整度极低,不过人们通过古籍的记载,还是可以去发现一些早期地图的印记。相传大禹铸九鼎,将各地山川与物产铸于其上,作为拥有九州之象征,地图逐渐具有了政治上的象征意义。 左传中记载楚庄王“问鼎” ,其实就有了问天下的含义在内了。到了战国时期, 管子中已专门设立地图篇,将军事活动与地图的使用充分结合,阐述了如何利用地图进行军事行动,如何利用地形指挥军队攻守,充分体现了地图在中国古代军事上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些记录下祖先智慧的珍贵地图已经消散在历史尘埃之中,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去

3、努力追根溯源。由这些简略的地图可知,战国之前的地图为中国地图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文字的描述即便详尽,终究无法展现出地图的形象,古地图的出土和发现让我们可以亲眼见证其发展的真实轨迹。 兆域图1983 年出土于河北省,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距今约 2400 年)的地图,早于古罗马帝国最早的地图 600 年。 兆域图是战国时期中山国贵族墓穴的设计图,但它已具备了地图的特征。 兆域图也是我国最早采用比例尺绘制方法的地图,它的发现将中国缩尺制图的历史大大提前,是中国地图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1986 年出土于甘肃的放马滩地图则体现了现代意义上地图的要求和标准。地图线条清晰,用墨线绘制于四块松木板

4、的两面,是对当时地区水系的一个总体描述。符号的出现突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显出这张地图的珍贵价值,地形、水系、居民点、交通线等地理要素均使用地图符号标出,这不但丰富了地图的内容和可读性,也代表着中国古地图绘制方式的一大进步。随着地图测量技术和绘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地图的学术理论体系也逐步形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西晋时期的学者裴秀以及其提出的“制图六体”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裴秀绘制出了目前已知的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 。但随着西晋灭亡,地图集因分裂、战乱而流失。万幸的是, “制图六体”等制图理论却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地图绘制的标准。与“制图六体

5、”同时代出现的“计里画方”制图法同样出自裴秀。他通过缩编天下大图 ,完成了地形方丈图 。 “计里画方”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一一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在藏于西安碑林的宋代石刻禹迹图上, “计里画方”的制图技术清晰可见。图上有“计里画方”的格网形式和“每方折地百里”的详细记注。 禹迹 图的轮廓已经与今天所绘制的现代地图十分相近。受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的影响,以及“计里画方”方法广泛运用的促进,中国地图绘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选自百科知识 ,作者冯博、蹇菀林,有删改)1. 下列关于“中国古地图”的表述

6、,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中国古地图是古代先民在器皿或岩石上绘制的简单粗糙但承载延续文明使命的表达先民内心世界的图画。B. 中国古地图的发展虽有独特的脉络方向,但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这些早期古地图特别少,也不完整。C. 虽然一些中国古地图已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我们还是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古籍的记载发现一些早期古地图的印记。D. 探寻中国古地图的发展脉络时不能忽略了裴秀,他提出了“制图六体”理论、 “计里画方”制图法等,并且绘制有地图集。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相传大禹铸九鼎,把各地山川、物产等铸在上面,这种地图现在看来十分简略,但在当时还是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和意义的。B

7、. 通过阅读古籍,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古地图缺乏形象性,文字描述越详尽就越无法全部展现地图,当然出土的古地图还是能让我们见证地图的发展过程。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C. 中国古地图的发展有独特的脉络,早期古地图比较简略,比例尺绘制法的出现则使古地图设计规范起来,而地图符号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古地图的一大进步。D. 地图测量与绘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地图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特别是裴秀的制图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使中国地图绘制到唐宋时达到一个高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河北省出土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地图,比古罗马最早的地图还早 600

8、 年,是我国最早使用比例尺绘制的地图。B. 放马滩地图是能够体现现代意义上地图的要求的一幅地图,它线条清晰,符号多种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地图的内容以及可读性等。C. 目前已知的我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因分裂、战乱而流失,不过由绘制此地图集而总结出来的“制图六体”理论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国地图绘制的标准。D. 裴秀缩编完成的地形方丈图和藏于西安的宋代石刻禹迹图都使用了“计里画方”的绘制方法, 禹迹图的轮廓已和现代地图很接近。【答案】1. D 2. B 3. C【解析】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通过第三段

9、“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努力追根溯源”的这句话,可以发现并不容易。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 项,不是“中国的古地图缺乏形象性” ,而“文字的描述即便详尽,终究无法展现出地图的形象” ;后面的表述因此全不正确。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 禹贡地域图的绘制是在“制图六体”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不是因禹贡地域图的绘制才有了“制图六体”理论的产生。(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庄 重 朱

10、以撒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一一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

11、,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一一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钢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一一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

12、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一一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

13、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病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一一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