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教材辅导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890417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教材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教材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教材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教材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教材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教材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教材辅导(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教材辅导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孙红柳 Emal:SHL 2004年7月21日重温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改变课程功能l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 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成为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 改变课程的结构l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 视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l例如:养蚕动物的生命周期、对生命的关爱、丝绸 之路、春蚕到死丝方尽、对蚕的测量儿歌、作文、诗与绘画三、 改变课程的内容l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 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 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2、会 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 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 技能。四 改变课程的实施l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 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 改变课程的评价和管理l 改变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与选 拔的功能和评价内容、方式单一的 现状,建立评价内容、方式多样,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能有效 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l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 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和学生的适应性。重

3、温小学科学课程标准l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 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 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 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 理品质。何谓“科学素养”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对 日常所见所历的各种事物能够提 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 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已有 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 现象。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读 懂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 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谈话。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识别 国家和地方决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 学问题,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根据的 见解。有科学素养的公

4、民应能根据信 息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 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有科学素养还意味着有能力提 出和评价有根据的论点,并能恰如 其分地运用从这些论点得出的结论 。科学素养 必要的科学知识; 科学的思维方法; 对科学的理解; 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由于教学目标的改变,引起 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一系列 的重大改变。怎样才能达到科学教育的目 标呢?“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方法,也是过 程,同时也是目标内容。科学课怎样实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 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l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联系学生的 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l重视对科学学习的典

5、型活动的设计l体现整体结构的效益生命世界l“生命世界” 在标准中的地位“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在标准中占了相 当大的比例。作为内容标准中的主要部分和“物 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知识 内容部分。标准是全面培养科学素养的具 体纲要,所以在“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中既提出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的明确要求,同时 也体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目标 。就是说要将“生命世界”的内容作为重要载体来 实现全面的科学教育。“生命世界” 在科学课程学习中的作用l 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们 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 界,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伴随着 他们的童年生活。儿童很容易产生 对生

6、命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神秘感, 而科学课就是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 的兴趣进一步延伸,从对花草树木 的认识过渡到对植物界乃至整个生 命世界的兴趣。从对生命现象和事 物的表面认识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生命世界”在科学课中的作用l “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为小学生提 供了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 使其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 学的发展,关注和人类生存等有关的重 大问题。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建立保 护环境和生态的责任感,并能参与有关 社会问题讨论和决策,形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等,这些都离不 开“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物质世界l 物质世界分成“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 以及“

7、能量的表现形式”这三大部分 。l “物体与物质”部分通过对物体材料 物质这3个层次的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了解物质 常见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过程。l 物体和物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都与能量有 关,常见的物理过程,如电、声、光、热、磁 ,都属于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或各种形式之间 的转换。l “运动与力”通过学生对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形 式机械运动的认识,来了解力与运动的关 系,以及一些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材料”是科学课程中的新内容, 标准对“材料”的要求主要有3个方 面:l (1) 让学生根据材料对物体进行分 类,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材料,如木 材、金属、纸、塑料等。这里可以利 用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或其他场

8、 所见到或用过的物品分类。对材料的 品种或数量没有定的要求,可根据 地区特点、学生的经验或其他情况, 表现出不同的特色。(2) 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的基本性 质和常见用途,重要的是要使学生 能够将这二者进行联系。学生应能 明白材料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 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或出于工 作的需要,总在不断地改进材料的 性能,或发明新的材料。(3)让学生认识材料的使用给个 人、社会、环境带来的正面积极的 作用和负面消极的影响。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地位过去有理论认为,儿童无法理解描述地 球、宇宙之大的数据的确切含义。例如, 很少有孩子真能知道100亿颗恒星到底是多 少。宏观的空间想

9、像能力有限,使得儿童 理解星球空间位置关系也有一定的困难, 这些理论使小学阶段有关地球与宇宙的知 识和生命世界、物质 世界的知识相比而显 得较为薄弱。l 近年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 提高,这部分的教学变得容易了,生动的影 视作品吸引了许多孩子的注意力。许多国家 都加重了小学科学课程中地球和宇宙部分的 分量。l 有关“地球和宇宙”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 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还可以使儿童了解人类 为科学地了解宇宙所做的努力。儿童通过对 地球物质的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 他生物生存的意义,从而对地球物质充满感 激之情。同时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球物质破坏 的危害性,树立保护人类惟一家园的意识。l

10、 各年级上册内容分布年 级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方法显性 化 三我眼里的生 命世界它们是什 么做的生命之源水 关心天气观察与测 量 四食物与消化冷和热 奇妙的声 音王国我们周围 的空气假设与搜 集证据五呼吸和血液 循环光和色彩 电和磁我们居住 的地球解释与模 型 六显微镜下的 世界 它像谁物质的变 化地表的变 化设计与制 作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探究 对 象认识事物的现 象(是什么)认识事物的变 化(怎么样)认识事物的 性质认识事物周 期性变化认识事物的 结构和功能 认识事物的 相互关系 认识事物变 化的一般规 律认识系统和 平衡探究 方法观 察 与 测 量 (观察、描述、使用工具)

11、 假 设 与 搜 集 证 据解 释 与 模 型设 计 与 制 作 探究 水平引 导 性 探 究(教师示范、扶一把)指 导 性 探 究自 主 性 探 究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三年级(上)安排以下主题单元 :l一、我们都是科学家(绪论)l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l三、生命之源水l四、关心天气l五、它们是什么做的l六、观察与测量l 自由研究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l 要打破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 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 ,动脑思考科学,动口表达交流对 科学的理解,明白科学就在我们身 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绪论课达 到学生喜欢科学课,愿意搞“科学研 究”的目的。1、科学是l 教材通过几幅图的讨论,

12、使学生初步了 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就在身边;然后通过“ 吹泡泡”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 问题研究。* 学生对问题自由地或自发地进行实验研究并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种可能性极小。如果教师 注意把探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孩子就会主动 构建新知识。并且觉得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问题是为了寻找一种解释,而 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应是由学生在活 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自己提出来的, 不应也不可能是在教师的追问下“逼” 出来的。小学阶段的科学问题多是以解决“ 是什么”,具有足够的活动或情况支持 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宜选择过于开放 的问题。2、做一位小科学家l

13、 以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为 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 ,怎样通过无数次实验解决问题的。然 后让学生把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吹 泡泡活动相比较,找出二者的相似之处 ,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 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玩玩具,训 练学生学会提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 选择能研究的问题解决。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l本单元以生物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为主线, 给学生提供观察、比较、分析、研究生命世界 的机会,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初步的了 解生命的本质、生命现象的意义。(渗透“相 似理论”)l本单元重点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的技能,引 导学生从对一个特征的观察转换为对几个特征 的

14、同时观察,并开始运用比较的方法来鉴别物 体间的不同和相同。用多种方式记录、描述、 表达、交流研究的结果。本单元共有四课组成:l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一课时)l2、植物的不同和相同 (一课时)l3、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一课时)l4、植物、动、人 (一课时)单元学习评价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层次自 评组 评 1寻找有生命的物 体 2比较动物或植物 的不同和相同 3活动记录4单元总结或制作“ 概念图”师评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l 本课重点是带领学生到真实的环境 中寻找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没 有生命的物体,初步建立“生物”、非生 物“的概念,知道“生物”可分为“植物” 和“动物”。初步了解寻找的物体为

15、什么 是有生命的?l寻找: 课前: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l 课上: “真刀真枪”搞科学 l 课后:丰富学生对生命的感受2、植物的不同和相同 3、动物的不同和相同l在前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植物 或动物的不同和相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比较能力。l 先来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或植物,知道 动物或植物的多样性;再来描述(文字、图 画、语言)一组动物或植物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比较一组动物或植物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从而使学生发现动物或植物的共同特征和 生命需求。植物 动物 人l 属于单元总结课。编者的思路 是:由同类比向异类比过渡,并 由双项比向多项比提升。构建起 一种植物、动物、人复杂的相互 关系,使学生能够对几个特征同 时注意,并进一步运用比较的方 法鉴别物体间的不同与相同。植物、动物、人的比较相 同不 同动物和植 物动物和人动植物和 人概念图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