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88750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借题发挥,将思维引向深刻三年三年 级下册级下册“统计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教学片断及反思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统计”一课,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学会了用“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教材中的第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图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放着 6 枝、7 枝、5 枝铅笔,要求学生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加深对移多补少的思想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对这道题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将学生的数学思雏引向了深刻课堂回放教师出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有 6 枝、7 枝、5 枝铅笔。师:平均每个笔筒

2、里有多少枝铅笔?不用举手,知道了就立刻站起来抢答。(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十几名同学一起站起来抢答道:6 枝。)师(故作惊讶):这么快呀,你是怎么算的?生:我根本没有算,只要从第二个笔筒里移一枝笔到第三个笔筒里,每个笔筒里就都是 6 枝了。接着,教师将笔筒里的铅笔的枝数改变了一下,分别放了 l 枝、2 枝、15 枝。师: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吗?学生计算后汇报。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先求出总数是 18枝,再平均分给三个笔筒,每个笔筒里有 6 枝。师:有没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为什么不用?生:这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不方便,因为数字相差太大了。师:说得真棒!我们要根

3、据一组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方法。师:如果我把三个笔筒里的枝数再移动一下,分别为 6 枝、2 枝、10 枝,你能迅速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吗?生 1:用 6+2+10=18(枝),再用 183=6(枝),平均每个笔筒里是 6 枝。生 2:我觉得根本不用再算了,因为总枝数没有变化,还是 18 枝,笔筒也没变,还是 3 个笔筒,所以不论怎么移动,只要总枝数和筒数不变,平均每个笔筒还是 6 枝。反思)1 “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 6 枝、7 枝、5 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

4、平均数的理解。2 “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第二次求平均枝数时,教师故意出示 1 枝、2枝,15 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 ”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教师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干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3 “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

5、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师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 、“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一位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一道简单的题目,这位教师能“借题发挥” ,巧妙改编,适度引申,开启了学生的思考之门,将他们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刻。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统计”一课,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学会了用“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

6、的方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教材中的第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图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放着 6 枝、7 枝、5 枝铅笔,要求学生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加深对移多补少的思想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对这道题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将学生的数学思雏引向了深刻课堂回放教师出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有 6 枝、7 枝、5 枝铅笔。师: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不用举手,知道了就立刻站起来抢答。(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十几名同学一起站起来抢答道:6 枝。)师(故作惊讶):这么快呀,你是怎么算的?生:我根本没有算,只要从第二个笔筒里移一枝笔到第三个笔筒里

7、,每个笔筒里就都是 6 枝了。接着,教师将笔筒里的铅笔的枝数改变了一下,分别放了 l 枝、2 枝、15 枝。师: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吗?学生计算后汇报。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先求出总数是 18枝,再平均分给三个笔筒,每个笔筒里有 6 枝。师:有没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为什么不用?生:这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不方便,因为数字相差太大了。师:说得真棒!我们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方法。师:如果我把三个笔筒里的枝数再移动一下,分别为 6 枝、2 枝、10 枝,你能迅速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吗?生 1:用 6+2+10=18(枝),再用 183=6(枝),平均

8、每个笔筒里是 6 枝。生 2:我觉得根本不用再算了,因为总枝数没有变化,还是 18 枝,笔筒也没变,还是 3 个笔筒,所以不论怎么移动,只要总枝数和筒数不变,平均每个笔筒还是 6 枝。反思)1 “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 6 枝、7 枝、5 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2 “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第二次求平均枝数时,教师故意出示 1 枝、2枝,15 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

9、?好像比较难。 ”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教师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干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3 “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师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 、“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一位

10、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一道简单的题目,这位教师能“借题发挥” ,巧妙改编,适度引申,开启了学生的思考之门,将他们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刻。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统计”一课,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学会了用“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教材中的第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图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放着 6 枝、7 枝、5 枝铅笔,要求学生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加深对

11、移多补少的思想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对这道题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将学生的数学思雏引向了深刻课堂回放教师出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有 6 枝、7 枝、5 枝铅笔。师: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不用举手,知道了就立刻站起来抢答。(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十几名同学一起站起来抢答道:6 枝。)师(故作惊讶):这么快呀,你是怎么算的?生:我根本没有算,只要从第二个笔筒里移一枝笔到第三个笔筒里,每个笔筒里就都是 6 枝了。接着,教师将笔筒里的铅笔的枝数改变了一下,分别放了 l 枝、2 枝、15 枝。师: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吗?学生计算后汇报。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

12、,先求出总数是 18枝,再平均分给三个笔筒,每个笔筒里有 6 枝。师:有没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为什么不用?生:这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不方便,因为数字相差太大了。师:说得真棒!我们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方法。师:如果我把三个笔筒里的枝数再移动一下,分别为 6 枝、2 枝、10 枝,你能迅速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吗?生 1:用 6+2+10=18(枝),再用 183=6(枝),平均每个笔筒里是 6 枝。生 2:我觉得根本不用再算了,因为总枝数没有变化,还是 18 枝,笔筒也没变,还是 3 个笔筒,所以不论怎么移动,只要总枝数和筒数不变,平均每个笔筒还是 6 枝。反思)1 “根本就没算”

13、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 6 枝、7 枝、5 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2 “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第二次求平均枝数时,教师故意出示 1 枝、2枝,15 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 ”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

14、的普遍价值。教师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干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3 “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师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 、“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一位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一道简单的题目,这位教师能“借题发挥” ,巧妙改编,适度引申,开启了学生的思考之门,将他们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