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体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887195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体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体 系 凡尔赛体系的 建立奠定了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然而,体系本身存在的缺陷影响着欧洲的不稳定。战 胜国为了维持和平、恢复经济,在20年代不得不对这一 体系进行了调整,从而保持了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相 对和平与稳定。 德国的赔款和法国的安全问题是20年代困扰欧洲国际关 系的两大主题,它们在1924年1925年间曾得到过不同 程度的缓解。这一缓解或者说调整是通过制定道威斯计 划和签定洛迦诺公约来实现的。道威斯计划是解决德国 的赔款问题,洛迦诺公约是解决法国的安全问题。通过 它们,欧洲国际关系得到调整,由此稳定了战后的和平 局面。 当然,这种调整是在一

2、系列危机发生的情况下进行的, 不是战胜国主动。 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导致了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这次危机给资本主义以沉重 打击,其后果一方面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 机构性改变凯恩斯主义兴起;另一方面促使 其主要国家的政治选择发生分野:有的选择民 主改良之路,如罗斯福新政;有的则选择法西 斯主义以摆脱困境,如德国、意大利、日本。 同时,这次经济大危机对整体历史运动还带来 深刻影响。第一节 20年代国际关系的调整 一、热拉亚会议与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热拉亚会议是20世纪著名的国际会议,但 同时也是一次劳而无功的会议。尽管这次会议 本身没有取得成果,但它的后果却是深远的。 这主要体现在两

3、个方面,一是影响到了欧洲的 经济恢复,因为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 促进欧洲的经济复兴。由于会议失败,欧洲经 济合作的预先想法自然也就落空;二是热拉亚 会议后出现了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1、热拉亚会议的召开 西方的目标与苏联出席会议的原因 从西方看,首先,是企图用和平的手段达到颠覆苏俄的目的;其次 ,与苏俄重建经济联系,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苏俄看,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西方列强妄图用武力绞杀苏俄社会 主义制度,鉴于当时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都把 保存十月革命胜利成果的希望寄托于唤起世界革命以打倒世界帝国 主义。 然而,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底,斗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

4、方面,苏维埃俄国已经迫使资本主义世界摒弃以武力围剿扼杀苏俄 的企图,争得了同那些“资本主义列强并存的条件”,另一方面,发 动欧洲革命迅速消灭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战略已被证明不符合客观 实际。天才的列宁根据这种新的力量对比及时调整了无产阶级的革 命战略,提出了在当代仍然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和平共处原则。 2、热拉亚会议的召开与苏德签定拉巴洛条约 1922年4月10日,热拉亚国际经济会议开幕。协约国 把解决俄国问题视为复兴欧洲经济的第一步。换句话说 ,俄国问题的解决与否决定着热拉亚会议的成败。 会上,由于协约国的联合压力,苏俄代表团被逼到 了一种难堪的境地:要么接受协约国的条件并具此解决 债务问题,要么

5、丧失这次难得的机会。然而被逼入绝境 的苏俄代表团不但没有束手就擒,反而另辟蹊径,与德 国代表团签定了双边条约,打破了西方对苏俄的外交孤 立。二、道威斯计划与德国赔款问题 1、德国赔款问题与鲁尔危机 几个帝国主义强国都想围绕着处理战败的德国问题,实 现自己的野心。法国对从德国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抱有 很大的希望。美英在赔款问题上主张减少赔款以至完全 取消赔款,是因为赔款有利于加强法国的地位。这不符 合英国在欧洲大陆上采取的大国对抗的传统政策,而且 也会失去德国这个销售商品的市场和投资场所。美国不 但要求有个稳定的德国以保证自己的资本可安全地侵入 德国市场,并且还企图通过干预赔款问题,进而夺取欧 洲

6、的领导权。美国不但要求有个稳定的德国以保证自己的资本可安全地侵入德国市场,并且还企图通过干预赔款问题,进而夺取欧洲的领导权。1922年12月德国政府要求延期支付全部赔 款。英国政府支持德国提出延期付款和减 少赔款总数的方案。法国强烈反对。意大 利、比利时也不同意。1923年土月11日, 法国勾结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 为借口,武装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地区。2、“道威斯计划” 1924年7月16日批准道威斯计划的国际会议在伦敦召开,8月16日 结束。经过批准的道威斯计划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计划中没有确定德 国赔款的总数,只规定道威斯计划生效后第一年的赔款数为10亿金 马克,以后逐年增加,到1928

7、年后增加为每年25亿金马克。道威斯 计划规定赔款支付来源是:德国工业企业和铁路运输收入的一部分 ;国家预算中关税的一部分,而国家预算的增加则以通过提高日用 品的间接税和铁路运费来实现。这样,支付赔款的重担就落到了德 国人民的身上。计划确定德国可获得8亿金马克的外国贷款,以稳 定德国币制。计划提出法、比两国军队要立即撤出鲁尔,德国财政 经济应该接受协约国的监督,设立由7个德国人和7个外国人组成的 监督机构,必须由美国人充当赔款总监督。计划有关制裁问题还规 定,如果赔款发生争端,赔款委员会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交由 仲裁委员会审理。仲裁委员会由争执双方和美国组成,主席应由美 国人担任。由此可见。伦

8、敦会议标志着法国政策的失败,赔款的主 导权完全转归美国。 3、“杨格计划”和“胡佛缓债令” 1929年6月,由美国银行家杨格操纵的委员会制定了新的赔款计划 ,史称杨格计划。8月,杨格计划经国际专家委员会通过,1930年1 月在海牙会议上批准。新计划减少了德国的赔款,规定德国赔款总 额减少为1139亿马克,到1988年3月付清,前37年每年支付20.5亿 马克,后22年支付金额略有减少。取消了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经济的 监督。赔款方面的一切清算事宜由美国操纵的国际清算银行经手。 成立这个银行是杨格计划的一个主要内容,美国垄断资本企图通过 这个银行控制欧洲各国的贸易和货币流通,夺取欧洲霸权。杨格计 划

9、还规定莱茵河西岸占领军提前于1930年6月底以前撤出。 杨格计划为进一步加速德国经济军事潜力的恢复创造了条件。1931 年德国又以国内经济困难为借口,提出延期支付赔款,美国总统胡 佛 根据德国总统兴登堡的要求,于1931年6月20日向各有关国家政府 提出延期偿付国际债务一年的建议,即“胡佛缓债令”。 “胡佛缓债 令”从实际上取消了赔款。 “胡佛缓债令”从实际上取消了赔款。 三、迦诺诺公约 1、洛迦诺会议的起源 道威斯计划暂时缓和了欧洲国家因赔款问题而产生 的紧张关系,但它并未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根源。赔款 的解决使20年代另一个重大问题安全问题得以突出 出来。英德法实力地位的变化加剧了问题的迫切

10、性和彼 此的争端。 1924年,英德法三国之间的实力关系发生了微妙变 化,它突出表现在英德的国际地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法国的国际地位遭到了削弱英国通过解决棘手的赔款 问题,不但增强了影响德、法政策的能力,而且一定程 度上提高了国际声誉和威望,为在欧洲事务中发挥重要 作用创造了前提。 德国通过道威斯计划,开始获得本国的经济稳定。更为 重要的是,德国凭借英美的力量,成功阻止了法国在政 治、经济上歧视德国的政策,削弱了制裁德国的权力, 使德国的主权得以恢复成为可能。相形之下,法国的权 力遭到极大限制。法国首先在赔款委中失去了制裁德国 的有利地位。答应从鲁尔撤军,又使上年9月以来对德 军事优势成为

11、明日黄花。这一结果严重削弱了法国的外 交地位,加深了法国对德国未来地位的恐惧和危机感, 增强了法国战后一贯孜孜追求的安全要求。 1925年10月5日至16日,英、法、德、比、意在瑞士的 小城罗加诺举行会议,并邀请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参加 。2、洛迦诺公约 罗加诺会议签订了最后议定书和其它条约等7个文件, 总称为“洛迦诺公约”,其中最主要的是“莱茵保安公约” 。 公约并在法律上肯定德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地位, 1926年9月德国加入国联,并任国联理事会的常任理事 。 洛迦诺会议缓解了法国的安全要求且为欧洲国际关系进 入个“相对稳定”的时代奠定了基础。洛迦诺公约部分 修改了凡尔赛条约并对中、西欧现状

12、作了新的调整。 四、国际裁军会议与巴黎非战公约 1、国联裁军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情绪愈益高涨,经过将近7年 的筹备,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正式召开国际裁军会 议,参加会议的有60个国家的4000多名代表。会上提出 了成百上千的提案和建议,由于各国利害冲突,意见无 法统一,1932年7月通过了一项没有实际裁军内容的决 议,第一阶段会议宣告结束。后来虽又继续举行会议, 但因日本和德国相继退出国联和裁军会议,放手大肆扩 军,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亦竞相发展军事力量,裁军会议 名存实亡,拖到1934年底不宣而散。2、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 帝国主义无止境地扩军备战,使各国人民群众感到不安。要求 裁减

13、军备,制止战争的呼声很高。在这种背景下,1927年4月6日在 纪念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0周年之时,法国外长白里安(1862 1932年)致函美国人民,要求美国同法国一道以发表“关于不把 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宣言来纪念这个日子。1927年12 月28日,美国国务卿凯洛格(18561936年)才对法国的建议表示同 意。但是,不同意缔结双边条约,邀请欧洲和美洲的其他国家参加 缔结多边条约。法国接受这项提议,于是美国便向各国发出了照会 。1928年8月27日,“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的签字仪式在巴 黎举行。法、美、英、比、德、意、波、捷、日等15个国家参加了 这次签字仪式。所谓“非战公约

14、”,也和裁军会议一样,并非完全 是帝国主义玩弄的一场大骗局。从它制止战争 的效果来看,似乎作用并不大,但从后果来看 ,它在一定程度上有积极意义,它提出的“不以 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它也是30年代世界和平运动的理论来源。同时 ,它还是二战后惩治战犯的法律依据。但另外 一方面,从签字各国所提保留意见看,“非战公 约”确实有它的虚伪性。第二节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929-1933年发生了世界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 济危机。对于这次危机的原因,从30年代到现在,从外 国到中国,学者们分别从经济运行和社会制度的角度做 了不同的解释。这次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重大的 变化:

15、它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危机使帝国 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尖锐化。危机打破了一战后建 立起来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制度;危机也 导致国际格局也发生急剧变化。这次危机对世界整体发 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世界整体发展进程的一个转 折点。一、大危机的发生与特征 1、大危机的发生 1929年初,波兰、罗马尼亚等东南欧国家 最先出现危机的迹象。9月初,美国股票市场出 现跌风。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疯 狂的大抛售,证券市场开始崩溃,这成为大危 机的信号。10月29日早晨10点,随着纽约证券 所开盘,大批的股票拥到市场,盲目抛售

16、,使 交易发生混乱。这一天的抛售达1600万股,刷 新了历史记录。据统计,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 价格下跌了近40%,到11月中旬,纽约交易所 的全部有价证券贬值50%,股票所有人损失超 过260亿美元。于是,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 宣告破产。2、大危机发生的根源 (1)中国学者的观点首先,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并未 带来共同富裕,相反,加剧了贫富差距。其次,即使繁荣时期,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第三,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垄断资本企 图维持垄断价格,使得问题更为严重。这又导致许多国家农业的处于慢性 危机之中。第四,伴随着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的投机狂热,(特别是后 一种投机活动,使得股票市场价格狂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这 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第五, 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借款,德国以此向其他 国家支付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资本的依赖,成为德国经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