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病理及防治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83960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病理及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颈椎病病理及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颈椎病病理及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颈椎病病理及防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颈椎病病理及防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病病理及防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病理及防治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病的防治佛山地质增康康复专科医院1 1一 .颈椎病概述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发病率为7.3。多见于4060岁的 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以活动 最多的颈4、5,颈5、6多发。本病又 称为颈椎综合征。本病散见于中医关 于“痹证”、“痿证”、“头痛”、 “眩晕”、“项强”、“项肩痛”等 的论述中。2 2二. 颈椎病定义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 变引起颈椎失稳、进行性骨赘形成, 压迫和刺激邻近组织,如颈脊神经根 、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 一系列症状。3 3三.颈椎的结构组成颈椎椎骨的解剖颈椎椎骨的连接颈部的肌肉颈部的神经系统颈部的血管4 4颈椎共有七个,除第1、2 、7 颈

2、椎 因结构有所差异。颈椎椎体较小,呈长方 形或椭圆形,横径大于矢径,高度为前部 高后部低。颈椎椎骨5 5寰椎和枢椎第一颈椎无椎体,承托头颅,又名 寰椎。第二颈椎椎体上面有齿突,寰 椎绕齿突作旋转运动,又称枢椎。6 6寰 枢 椎 图 示7 7寰 枢 椎 X 线 图 示8 89 910101111椎 体颈37,椎体的横径大约为矢径 的二倍,椎体的上、下面均呈鞍状,使 相邻椎体更加稳定。1212椎 体 图 示1313颈椎的横突横突略短有横突孔,其中通过椎动脉 、椎静脉和交感神经椎动脉丛。横突孔周 围结构的改变可影响横突孔大小,尤其钩 突增生,更易压迫椎动脉。1414颈椎的横突1515关节突颈椎的关节

3、突呈短柱状,位于横 突之后,上关节面朝向上后方,枢椎的 上关节面近似水平位,而下部颈椎的上 关节突与椎体约呈40-45度。1616椎间孔椎间孔是神经根离开椎管时的骨 性管道,位于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之 间,上下是相邻颈椎椎弓根之切迹。 正常的椎间孔为椭圆形,如有间盘 退变、椎间隙变窄、椎体滑移、关节突 及钩椎关节增生等,则椎间孔变狭小, 以致压迫神经根。1717椎 间 孔 图 示1818颈椎的椎管颈椎椎管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正 中矢状径,若低于11一13mm,则为椎管 狭窄,脊髓易受到压迫。1919颈椎的椎管图2020四. 颈椎椎骨的连接椎体间连接椎弓间连接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钩椎关节2121椎体

4、间的连接( 1 ) 椎间盘:椎体间的主要连接结构。椎 间盘的构造分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三个 部分。( 2 ) 前纵韧带: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面, 有限制脊柱过伸的功能。( 3 ) 后纵韧带: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部, 与椎体间有空隙,有椎静脉通过。2222颈椎间盘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无间盘, 为环枢关节;故共有6个椎间盘。椎间盘 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无神经、 血管,故损伤后无修复能力。2323颈椎间盘矢状面示意图2424椎间盘示意图2525软骨板椎体的上下软骨板,作为髓核的上 下界,与椎体的松质骨相接,并与纤维环 融合,将髓核密封其中。只要软骨板保持 完整,髓核不容易向上下椎体的松质骨内

5、突出。2626纤维环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位于椎间盘的周缘部,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将上下两个椎体紧密连结。2727髓 核髓核是一种有弹韧性的液态胶质物 质,含水量很高。椎间盘的弹性和张力 与其含水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随年龄的增长,髓核含水量逐渐下 降,其弹性和张力减退。如纤维环退变 ,则髓核易于向狭窄薄弱的后纵韧带处 突出或脱出。2828颈椎间盘组成示意图2929前纵韧带前纵韧带很坚韧,是人体中最长的 韧带。上起枕骨的咽结节,向下经寰椎前 结节及各椎体的前面,止于第或第骶 椎的前面。前纵韧带张力和弹性较大,因 此有限制颈椎过度伸展的作用。3030后纵韧带后纵韧带细而坚韧,位于椎管的前壁,起自颈

6、2,向上移行至枕骨,向下依次沿椎体后缘达骶管。3131椎弓间连接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属于平面 关节,由相邻两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 成。关节突之关节面覆有透明软骨,周 围包有关节囊。韧带:主要由黄韧带,棘突间韧带 和棘上韧带构成。3232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的神经支配为脊神经后 支。后支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两 支均有小分支到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 这些小分支受压或由于骨的移位,神经 受到牵扯,均可引起疼痛。3333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有弹性的坚韧的黄 色韧带组织。位于相邻的两个椎板之间 。上缘起自上位椎板下缘的前面,止 于下位椎板上缘的后面,外缘止于关节 突。颈椎的黄韧带薄而较宽。在正常情

7、况下黄韧带有限制脊椎过度前屈的作用 。3434棘突间韧带和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在颈椎不发达。但棘上 韧带发育形成项韧带。项韧带为三角形 的弹性纤维膜,基底部向上方,与寰椎 后结节及下6个颈椎棘突的尖部相连,其 后缘肥厚呈游离状,为斜方肌的附着部 。具有参与支持头颅的功能。3535脊柱的韧带3636椎体上面的侧方有嵴样隆起,称为 钩突。其作用是从左右两侧增强颈椎的稳定 性。当椎间盘退变后,形成骨刺。故易致 颈神经根和椎动脉受压。钩椎关节3737钩椎关节图3838钩 椎 关 节 及 周 围 组 织3939五颈部的肌肉颈是头与躯干之间的部分,在解 剖上,将颈部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在斜 方肌前线后方的部分

8、为后部,称为项部 ;在斜方肌前线前方的部分为前部,即 普通所谓的颈部。4040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大部分 为颈阔肌所覆盖,是一对强有力的肌肉。 具有维持头部端正的姿势。一侧收缩时使 头部向同侧倾斜,面向对侧倾斜。两侧同 时收缩头后仰。由副神经支配。4141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斜方肌和肩胛提肌能使肩胛骨上提 而帮助上肢上举,是抗重力的肌群。颈 痛患者在重劳动工作后症状加重,与此 肌群的作用有密切关系。4242菱形肌菱形肌位于肩胛提肌的内侧,斜方肌的深部。起于颈椎棘突上部的肌束 称为小菱形肌。起于胸椎1-4棘突的肌 束称为大菱形肌。菱形肌产生痉挛,可 使背部产生压迫感和剧烈疼痛。434

9、3六.颈部的神经系统颈脊髓颈脊神经颈部的交感神经4444颈脊髓颈脊髓为扁圆柱状,中下段特别粗大 ,称颈膨大。颈脊髓的前角特别发达,后 束分为楔束和薄束。脊髓内部病变时,首 先引起上肢功能障碍,继续发展后才引起 下肢功能障碍。若颈髓外部受压,则先有 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病变继续发展才 出现上肢功能障碍。4545颈脊神经颈脊神经根共8对,由前后根组成 。颈神经穿行于下颈段较小的椎间孔 内。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颈1-4神经前 支组成颈丛,第一颈神经的后支称枕 下神经,颈2-3后支组成枕大神经。颈5-8神经及胸l神经前支组成臂 丛,分布于肩部和上肢。4646颈 脊 髓 和 颈 脊 神 经 图 474

10、7颈部的交感神经颈交感神经位于颈椎的前外方, 颈血管鞘的后方,椎前筋膜的深侧,左 右各一条,颈交感神经干有三个节,分 别为颈上,颈中、颈下神经节。4848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伴行有交感神经丛 和椎静脉丛。由第六颈椎横突孔向上穿行 于上位的所有横突孔。当钩椎关节病变时 ,易压迫或刺激该处椎动脉,影响脑部的 血液供应。4949椎动脉走行示意图5050七颈椎病的病因颈椎位于胸椎和头颅之间,容 易发生劳损,尤其是颈节段活动度 较大,各种不良应力都将导致颈椎 和颈椎间盘处的急慢性损伤或病变 。5151颈椎病发病机制示意图5252八 颈椎病分型与临床症状5353( )颈型颈椎病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偶见于

11、中老年。可出现颈 部酸、胀、痛,不适。自觉有头部不知放在何 种位置好的感觉。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 肩背部僵硬。部分患者可反射性地出现短暂上 肢感觉异常。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麻木不 加重。5454开口片5555正位片侧位片5656左斜位片右斜位片5757(二)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中本型最常见,约占颈椎病的50,多 无明显外伤史。 症状颈肩及上背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酸 痛,后疼痛可沿神经根分布区由上肢放射至 手部,可有烧灼样、针刺样或触电样疼痛。 头颈后伸、侧弯或咳嗽时疼痛加重,重者影 响工作和睡眠,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患肢 有沉重、无力感。手的握力减弱,皮肤感觉 迟钝。5858开口片

12、5959正位片侧位片6060左斜位片右斜位片6161(三)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复杂,致残率较高,此型约占颈椎病的10一15。6262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起病缓慢,病程长。颈部肌肉发紧,发僵且后伸时 症状加重。行走困难,步态不稳,有“ 踏棉感”、胸腰部“束带感”,一侧或 两侧上肢麻木、疼痛,手无力,持物不 稳,精细动作困难。6363开口片6464正位片侧位片6565左斜位片右斜位片6666MRI检查水平面状面6767(四)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为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天旋地 转”;有恶心、呕吐、血压改变、心动过 缓或过速等;近事遗忘;猝倒是本病的一 种特殊症状,一般无先兆,多发生在

13、颈部 过度旋转时。6868开口片6969正位片侧位片7070左斜位片右斜位片7171椎动脉型颈椎病MRA图片7272症状:交感型可引起头痛、耳鸣、眼花等症状 ,甚至引起血压的波动或类似冠心病发 作的症状。(五)交感神经型颈椎病7373开口片7474正位片侧位片7575左斜位片右斜位片7676混合型颈椎病即有两种类型或两种以上类型症状者,临床常见。7777九 颈椎病的治疗7878颈椎病病机复杂,受累组织不同,临床症状繁多,治疗方法有多种,总体可分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近年来,我国医学界采用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7979(一)非手术疗法颈椎病大多采用非手术疗法缓解病情。病变椎间盘及受累的组织主

14、要为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出现水肿、渗出,日久则发生粘连。因此非手术疗法的主要作用是加速消除这些炎症反应,减轻症状。80801.按摩、推拿疗法解除肌肉痉挛,恢复脊柱内外平衡。 松解局部组织炎性粘连。 纠正椎间关节紊乱。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调节神经系统,减轻疼痛。81812.牵引法原理解除肌肉痉挛。 减缓对脊髓的压迫,改善脑脊液和颈髓的 血液循环。 调整关节位置。8282牵引法方法牵引角度:以自觉舒适为度。牵引重量:以稍有牵拉力为度。牵引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83833.中药内服及外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系统恢复,改善症状。宣通气血,疏通经络,通利关节。调节脏腑功能,减轻症状。84844

15、.物理治疗可采用蜡疗、红外线、电疗垫、超短波等在患处进行治疗,以达到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的目的。85855.颈围领制动治疗期间,特别是发病急性期时,可用颈部围领固定制动,以减轻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消肿止痛,以利病损组织修复 ,但颈围领应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长期 制动造成颈部肌肉萎缩、颈肌力下降,反 而影响治疗。8686手术疗法手术治疗原则: 1.患颈椎病经系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脊髓压迫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 3.非手术治疗虽有效但病情反复发作者; 4.症状突发经短期保守治疗无效者。87877.练 功练功疗法对治疗骨伤科疾患,减少后 遗症,提高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总结证实“功能锻 炼不仅是治疗的目的,而且成了治疗的必 要手段”。8888颈部练功(一)与 项 争 力8989(二)哪 吒 探 海9090(三)回 头 望 月9191(四)以头书鳳92929393谢 谢!94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