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88388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 概述2 钢铁的化学氧化和磷化处理3 铝及其合金的氧化处理4 微弧氧化5 转化膜技术的发展动向*1.定义p许多金属都有在表面上生成较稳定的氧化膜的倾向, 这些膜在特定条件下能起保护作用金属的钝性化学转化膜:使金属与特定的腐蚀液相接触,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附着力良好的难溶的生成物膜层。4.1 概述* 有基体金属的直接参与反应生成、结合力大。 几乎所有金属都可在选定的介质中通过转化处理得到不同应 用目的的化学转化膜。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钢铁、铝、锌、铜 、镁及其合金。 拜斯泰克 (Biextex) 和 Weber提出反应式:

2、其中:M表面金属,AZ- 介质中价态为z的阴离子2.基本原理* 按获得方法:化学法电化学法 按膜的主要组成物类型: 氧化物膜磷酸盐膜铬酸盐膜草酸盐膜3.分类* 防锈 降低金属本身的化学活性对环境介质的隔离作用 耐磨 提高硬度、减少摩擦阻力、吸油(磷酸盐膜) 涂装底层 作为金属镀层的底层 防电偶腐蚀 增大两金属表面间的接触电阻降低配偶金属之间的电位差4.基本用途* 塑性加工 减少拉拔力及次数、延长拉拔模具寿命 绝缘 磷酸盐膜层是电的不良导体 装饰 自身的装饰作用、多孔性吸附作用(吸色料)*4.2 钢铁的化学氧化和磷化处理 1钢铁的氧化处理 高温化学氧化(碱性化学氧化) 常温化学氧化(酸性化学氧化

3、)发蓝或发黑:钢铁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进行处理 ,使其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蓝黑到黑 色膜层的过程*化学反应机理 :在强碱(氢氧化钠)溶液里添加氧化剂(亚硝酸纳), 在135145,1590min 肥皂液,35min 水洗、干燥及浸油表面生成极薄的Fe3O4为主要成分的氧化膜、0.51.5m提高零件的耐蚀性、润滑性、改善外观(1)高温化学氧化(碱性化学氧化)*(1)化学反应机理 钢铁高温氧化机理(2)电化学反应机理n钢铁浸入电解质溶液后即在表面形成无数 的微电池,在微阳极区发生铁的溶解。n在强碱性介质中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二价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的氢氧化物*n相互作用,并脱水生成磁性氧化铁n在微

4、阴极上氢氧化物被还原(3)氧化膜的生长(2)电化学反应机理钢铁高温氧化工艺n (1)氢氧化钠。提高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氧化膜的 厚度稍有增加,但容易出现硫松或多孔的缺陷,甚 至产生红色挂灰;质量浓度过低时,氧化膜较薄, 产生花斑,防护能力差。n (2)氧化剂。提高氧化剂的质量浓度,可以加快氧化 速度,膜层致密、牢固。氧化剂的质量浓度低时, 得到的氧化膜厚而疏松。n(3)温度。提高溶液温度,生成的氧化膜层薄,且易 生成红色挂灰,导致氧化膜的质量降低。n (4)铁离子含量。氧化溶液中必须含有一定的 铁离子才能使膜层致密,结合牢固。铁离子浓 度过高,氧化速度降低,钢铁表面易出现红色 挂灰。n (5)

5、钢铁含碳量。钢铁中含碳量增加,组织中 Fe3C增多,即阴极表面增加,阳极铁的溶解过 程加剧,促使氧化膜生成的速度加快,故在同 样温度下氧化,高碳钢所得到的氧化膜一定比 低碳钢的厚。n钢铁发黑后,经热水清洗、干燥后,在油中浸 35min,以提高耐蚀性。钢铁高温氧化工艺n 钢铁常温化学氧化一般称为钢铁常温发黑。与高温 发黑相比,具有节能、高效、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常温发黑得到的表面膜主要 成分是CuSe,其功能与Fe3O4膜相似。n钢铁常温发黑工艺操作简单、速度快,通常为2 10min。目前还存在发黑液不够稳定、膜层结合力 稍差等问题。(2)常温化学氧化(酸性化学氧化)*常温发

6、黑溶液主要成分是CuSO4,二氧化硒SeO2 , 各种催化剂,缓冲剂,络合剂与辅助材料。n发黑机理: nSeO2溶于水中生成亚硒酸(H2SeO3):n SeO2 + H2O H2SeO3 n钢铁浸入发黑液后,溶液中的Cu离子与Fe发生置换反 应,铜覆盖在钢铁表面,并伴随Fe的溶解:n CuSO4 + Fe FeSO4+Cun金属Cu与H2Se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黑色的硒化 铜膜,同时伴随着副反应发生,生成CuSeO3的挂灰成分 : n 3Cu+ 3H2SeO3 CuSe + 2CuSeO3 + 3H2O (2)常温化学氧化(酸性化学氧化)*特点:1. 氧化速度快,2. 膜层抗蚀性好,3.

7、 节能、高效、成本低,4. 操作简单,5. 环境污染小。后处理:皂化处理、浸油或在铬酸盐溶液里进 行填充处理*2钢铁磷化定义:金属在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化学处 理,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性能:520m,暗灰到黑灰色。微孔结构,结合牢固,良好的吸附、润滑、耐蚀 性,不粘附熔融金属(锡、铝、锌)及绝缘性。作用:涂料的底层,冷加工时润滑层,金属表面保护层 ,硅钢片的绝缘处理,压铸模具的防粘处理。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生产效率高*1、磷化膜的形成机理n磷化处理是在含锰、铁、锌的磷酸二氢盐与磷酸 组成的溶液中进行的。n这些磷酸二氢盐可用M(H2PO4)2表示。

8、n处理过程中,生成含锰、铁、锌的一价、二价和 三价磷酸盐。n一价磷酸盐可溶,二价磷酸盐稍溶,三价磷酸盐 不溶解。n三价磷酸盐在金属表面沉积即形成所谓的磷化膜 。 *l含有锰、铁、锌的磷酸二氢盐与磷酸l磷化层:Fe3(PO4)2, Mn3(PO4)2, Zn3(PO4)2*21/462、磷化处理工艺(1)高温磷化 9098 优点:膜层厚、耐蚀性、结合力、耐磨性都较好,磷化速度快 缺点:工作温度高、能耗大、溶液蒸发量大,结晶粗细不均(2)中温磷化 5070 优点:耐蚀性较好、溶液稳定、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缺点:溶液成分较复杂,调整麻烦(3)常温磷化 1535 优点:不需加热,节约能源,成本低、溶液

9、稳定 缺点:膜层耐蚀性、结合力差,处理时间长、效率低*3、后处理 填充 重铬酸钾+碳酸钠 9098 510min 填充后,根据需要在锭子油、防锈油或润滑油 中进行封闭。 如需涂漆,应在钝化处理干燥后进行,工序间 隔不超过24小时。*4.3 铝及其合金的氧化处理(一)化学氧化l按溶液性质:碱性氧化法、酸性氧化法l按膜层性质:氧化物膜、磷酸盐膜铬酸盐膜、铬酸磷酸盐膜特点:氧化膜较薄(0.54m),且多孔、质软 ,具有较好的吸附性用途:有机涂层的底层、耐磨性、耐蚀性稍差*(二)阳极氧化(电化学氧化处理)特点:厚度520m,有较高硬度、耐蚀性、耐热和绝缘性,多孔,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定义:将铝或铝合金制件

10、浸沉于酸性电解液中,在外电流作用下作为阳极,在制件表面上形成与基体牢固结合的氧化膜层。*1、氧化膜的形成与生长l中等溶解能力的酸性溶液,铅作为阴极,仅起导电作用阳极反应:阴极反应:l同时酸对铝和生成的氧化膜进行化学溶解l氧化膜的生长过程就是其不断生成和不断溶解的过程*整个阳极氧化电压时间曲线大致分三段 第一段ab(A段):无孔层形成,连续、绝缘,0.010.1m 第二段bc(B段):多孔层形成,溶解作用开始,最薄处空穴, 电压下降1015% 第三段cd(C段):多孔层增厚*2、阳极氧化工艺 硫酸阳极氧化 铬酸阳极氧化 草酸阳极氧化 硼酸阳极氧化*3、着色处理1)无机颜料着色机理:物理吸附,即无

11、机颜料吸附于膜层微孔的表 面进行填充2)有机染料着色机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与化学反应相结合3)电解着色机理:在含有重金属盐的电解液中进行电解*4、氧化膜的封闭处理孔隙率高,吸附性强,易污染(1)沸水和蒸气封闭法-Al2O3 一水化合物 体积增加33%三水化合物 体积增加100%原理:较高温度下无水氧化铝的水化作用*31/46(2)水解盐封闭法原理:钴盐、镍盐的极稀溶液被氧化膜吸附后,发生 水解lNi(OH)2, Co(OH)2沉积在氧化膜的微孔中,将孔封闭*32/46(4)填充封闭法有机物质如:透明清漆、熔融石蜡,各种树脂及干性油等。(3)重铬酸盐封闭法原理:填充及水化双重封闭作用 较高温度

12、下生成碱式铬酸铝及重铬酸铝沉淀于膜孔, 热溶液使氧化膜产生水化*33/46*34/465、影响氧化膜质量的因素 n硫酸浓度:通常采用1520。浓度升高, 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的生长速度降低,膜的孔 隙率高,吸附力强,富有弹性,染色性好(易于 染深色),但硬度,耐磨性略差;而降低硫酸浓 度,则氧化膜生长速度加快,膜的孔隙少,硬度 高,耐磨性好。n电解液温度:电解液温度对氧化膜质量影响很 大。温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厚降低。 因此,生产时必须严格控制电解液的温度。要制 取厚而硬的氧化膜时,必须降低操作温度,在氧 化过程中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和比较低的温度,通 常在零度左右进行硬质氧化。*n电流密

13、度:在一定限度内,电流密度升高,膜生长速度 升高,氧化时间缩短,生成膜的孔隙多,易于着色,且硬 度和耐磨性升高;电流密度过高,则会因焦耳热的影响, 使零件表面过热和局部溶液温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升高 ,且有烧毁零件的可能;电流密度过低,则膜生长速度缓 慢,但生成的膜较致密,硬度和耐磨性降低。n氧化时间:氧化时间的选择,取决于电解液浓度、温度 、阳极电流密度和所需要的膜厚。相同条件下,当电流密度 恒定时,膜的生长速度与氧化时间成正比;但当膜生长到一 定厚度时,由于膜电阻升高,影响导电能力,而且由于温升,膜 的溶解速度增大,所以膜的生长速度会逐渐降低,到最后 不再增加。*n搅拌和移动:可促使电解液

14、对流,强化冷却效果,保证溶 液温度的均匀性,不会造成因金属局部升温而导致氧化膜 的质量下降。n电解液中的杂质:在铝阳极氧化所用电解液中可能存在 的杂质有Cl, F, NO3, Cu2+, Al3+, Fe2+等。其中 Cl,F,NO3使膜的孔隙率增加,表面粗糙和疏松。若其含 量超过极限值,甚至会使制件发生腐蚀穿孔(Cl应小于 0.05g/L,F应小于0.01g/L);当电解液中Al3+含量超过一 定值时,往往使工件表面出现白点或斑状白块,并使膜的吸 附性能下降,染色困难(Al3+应小于20g/L);当Cu2+含量 达0.02g/L时,氧化膜上会出现暗色条纹或黑色斑点;Si2+ 常以悬浮状态存在

15、于电解液中,使电解液微量混浊,以褐色 粉状物吸附于膜上。 *n铝合金成分:一般来说,铝金属中的其它元素使 膜的质量下降,且得到的氧化膜没有纯铝上得到 的厚,硬度也低,不同成分的铝合金,在进行阳极氧 化处理时要注意不能同槽进行。*4.4 微弧氧化n定义: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又称 微等离子体氧化,是通过电解液与相应电参数的 组合,在铝、镁、钛及其合金表面依靠弧光放电 产生的瞬时高温高压作用,生长出以基体金属氧 化物为主的陶瓷膜层。n在微弧氧化过程中,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等 离子体氧化同时存在,因此陶瓷层的形成过程非 常复杂,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模型能全面描述

16、陶瓷层的形成。 *1、发展历史n30年代初期,第一次报道了在高电场下,浸在液体里金属 表面出现火花放电现象,火花对氧化膜具有破坏作用。后 来研究发现利用此现象也可生成氧化膜。n此技术最初采用直流模式,应用于镁合金的防腐上,直到 现在,镁合金火花放电阳极氧化技术仍在研究开发之中。n约从70年代开始,美国和德国等用直流或单向脉冲电源开 始研究Al、Ti等阀金属表面火花放电沉积膜。n俄罗斯的研究人员1977年开始此技术的研究。他们采用交 流电压模式,使用电压比火花放电阳极氧化高,并称之为 微弧氧化。*n进入90年代以来,美、德、俄、日等国加快了微 弧氧化或火花放电阳极氧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n我国从90年代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