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ct200h发动机技术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83553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克萨斯ct200h发动机技术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雷克萨斯ct200h发动机技术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雷克萨斯ct200h发动机技术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雷克萨斯ct200h发动机技术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雷克萨斯ct200h发动机技术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克萨斯ct200h发动机技术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克萨斯ct200h发动机技术培训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目录单击章节标签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发动机总述 发动机特性 气门机构 润滑系统 冷却系统 进气和排气系统 燃油系统 排放控制系统 点火系统 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3发动机总述2ZR-FXE 2ZR-FXE 发动机是新研发的配备 VVT-i、ETCS-i 和 EGR 控 制系统的直列 4 缸、1.8 升、16 气门 DOHC 发动机-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4发动机总述规格车型CT200h发动机2ZR-FXE气缸数和排列形式4 缸、直列气门机构16

2、 气门、DOHC、链条传动、配备 VVT-i排量 cm3 (cu. in.)1,798 (109.7)缸径 x 行程 mm (in.)80.5 x 88.3 (3.17 x 3.48)压缩比13.0最大输出功率 kW (HP) rpm73 (98) 5,200最大扭矩 Nm (ft.lbf) rpm-A142 (105) 4,000-W、-V142 2,800 至 4,400点火顺序1 3 4 2机油等级API SL、SM 或 ILSAC机油容量 升 (US qts,Imp. qts)净容量4.7 (5.0, 4.1)带机油滤清器4.2 (4.4, 3.7)不带机油滤清器3.9 (4.1, 3

3、.4)-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5发动机总述规格车型CT200h发动机2ZR-FXE气门 正时进气打开29至 -12BTDC关闭61至 102ABDC排气打开31BBDC关闭3ATDC排放标准-A标准AT-PZEV*1Tier2*2排气尾管LEVII-SULEV、SFTP*1Tier2-Bin3、SFTP*2燃油蒸汽LEVII-Zero Evapo、ORVR*1Tier2、ORVR*2-W、-V欧 V发动机使用质量*3(参考) kg (lb)90 (198)*1:CARB(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 *2:EPA(环境保护局) *3:所示数字为不包括冷却液和机油的

4、零件重量-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6发动机总述主要特征液压间隙调节器EGR 阀 进气 VVT-i 系统滚子式摇臂偏置曲轴加长型铱尖火花塞电动水泵-不再使用多楔带EGR 冷却器-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7发动机总述特征系统项目发动机总述采用具有高膨胀比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特性 采用铝制气缸体。 采用偏置曲轴。 采用刺型缸套。 燃烧室采用锥形挤压式。 各活塞裙部有树脂涂层。 采用低张力活塞环。气门机构 采用 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采用液压气门间隙调节器。 采用滚子式摇臂。 采用正时链条和链条张紧器。润滑系统采

5、用带可换式滤芯的机油滤清器。冷却系统采用电动水泵。进气和排气系统 采用塑料进气歧管。 采用无连杆式节气门体。 采用不锈钢排气歧管。 采用废气余热再循环系统。 主消声器采用双路排气控制系统。-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8发动机总述特征系统项目燃油系统 采用无回流燃油系统。 采用 12 孔型喷油器。 采用快速连接器。点火系统 采用 DIS(直接点火系统)。 采用加长型铱尖火花塞。蛇形带驱动系统不再使用多楔带。排放控制系统 采用直流电动机型 EGR 阀。 采用水冷型 EGR 冷却器。 采用 2 个 TWC(三元催化转化器)。 采用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

6、 采用 MRE(磁阻元件)型 VVT 传感器。 采用 ETCS-i(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 采用制动超控系统。 增加了 DTC P219A(B1 空燃比失调)。 将 DTC 存储到 ECM 中 EEPROM 的功能。 (永久 DTC)-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9发动机总述识别信息 如图所示,发动机系列号压印在发动机气缸体上发动机系列号-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0发动机特性气缸盖 凸轮轴壳从气缸盖分离出来,简化了气缸盖结构29锥形挤压 气缸盖 凸轮轴壳 气缸体凸轮轴 轴承盖 -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

7、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1发动机特性气缸体 采用刺型缸套以提高冷却性能大约 1.0 mm (0.039 in.)附着性能提高且 接触面积增加缸套横截面外侧气缸套气缸体备注:使用此缸套无法镗缸。机油分离器机油分离器盖-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2发动机特性活塞 活塞由铝合金制成,以使其紧凑和轻量化树脂涂层 (活塞裙部)PVD(物理气相沉积) 涂层锥形挤压式-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3发动机特性曲轴上轴承 改变了机油槽的形状,使机油泄漏量减少,从而减小了机油泵容 量曲轴上轴承曲轴下轴承机油槽油槽末端机油泄漏量较小油槽末端机油泄漏

8、量较大浅深浅-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4维修要点(发动机特性)安装轴承 将曲轴上轴承置于机油槽上方并测量位置1 号、2 号、4 号和 5 号轴颈3 号轴颈BC A游标卡尺A轴承轴颈“A”:0.5 至 1.0 mm(0.020 至 0.039 in.) “B”和“C”的差值: 0.7 mm (0.028 in.)或更小-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5维修要点(发动机特性)安装轴承 将曲轴下轴承和连杆轴承置于中心并测量位置“A”和“B”的差值 曲轴下轴承:0.7 mm (0.028 in.) 或更小 连杆轴承:0 至 0.7

9、mm(0 至 0.028 in.)游标卡尺 AB-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6气门机构概述 气门机构由滚子式摇臂、液压间隙调节器和 VVT-i 系统组成凸轮轴正时齿轮凸轮轴正时链轮液压间隙调节器滚子式摇臂链条张紧器 - 棘轮型止回机构正时链条 (8 mm 链节距 )正时链条 (7 mm 链节距 )排气凸轮轴进气凸轮轴气门活塞-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7气门机构液压间隙调节器 利用油压和弹簧力保持恒定的零气门间隙柱塞油道单向球弹簧单向球柱塞弹簧低压室高压室零气门间隙油道-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

10、技师使用18维修要点(气门机构)液压间隙调节器 更换发动机机油的程序 1. 使用 SST 按下单向球液压间隙调节器SST:09276-75010正确错误SST-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19维修要点(气门机构)液压间隙调节器 更换发动机机油的程序 2. 将液压间隙调节器浸入干净的发动机机油中,然后使用 SST 压缩并回位柱塞 5 至 6 次干净的发动机机油-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0维修要点(气门机构)液压间隙调节器 更换发动机机油的程序 3. 用手指按压柱塞并检查柱塞是否堵塞如果 3 次试验后柱塞压缩,则用新的更换-A

11、-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1润滑系统概述 余摆线齿轮型机油泵 采用带可换式滤芯的机油滤清器可换式滤芯型机油滤清器4 个机油喷嘴机油泵-A -W -V机油控制阀机油喷嘴输油管气缸体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2目的地保养间隔美国正常条件每 5,000 英里或 6 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每 10,000 英里或 12 个月进行一次更换恶劣条件每 5,000 英里或 6 个月进行一次更换欧洲正常条件每 15,000 公里/9,000 英里或 12 个月进行一次更换恶劣条件每 7,500 公里/4,500 英里或 6 个月进行一次更换海湾国家正常条件每 1

12、0,000 公里或 12 个月进行一次更换恶劣条件每 5,000 公里或 6 个月进行一次更换发动机机油滤清器与发动机机油同时更换润滑系统发动机机油 保养计划-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3EGR 冷却器冷却系统概述 节温器位于进水口壳以保持冷却系统内适宜的温度分布水泵加热器散热装置气缸体气缸盖散热器储液罐节气门体:发动机冷却液流向废气余热再循 环系统进水口壳 节温器-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4冷却系统电动水泵 新采用了电动水泵以提高预热性能并减少冷却损失电动水泵轴 电动机定子叶轮-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

13、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51.松开散热器放水螺塞。2.拆下储液罐盖并排空冷却液。3.拧紧散热器放水螺塞。4.松开排气阀。5.从储液罐注入口加注 SLLC,直至冷却液从排气阀流出。6.拧紧排气阀。维修要点(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液的更换 重新加注方法散热器放水螺塞储液罐盖排气阀-A -W -V项目容量 发动机冷 却液配备废气余热再循环系 统6.9 升 (7.3 US qts, 6.1 Imp. qts)未配备废气余热再循环 系统6.5 升 (6.9 US qts, 5.7 Imp. qts)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6维修要点(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液的更换 重新加注方法7.将

14、SLLC 添加到储液罐的 B 线。8.挤压散热器软管数次,然后检查冷却液液位。如果冷却液液位低,则添加冷却液。9.使发动机处于检查模式。10. 安装储液罐盖。11. 对冷却系统进行放气。1.使发动机暖机直至节温器开启。 节温器开启时,使冷却液循环数分钟。2.发动机暖机后,使其怠速运转 7 分钟或更长时间。3.停止发动机,等待发动机冷却液降至环境温度。4.重复步骤 1) 至 3) 直至冷却液液位不降低。12. 发动机冷却后,检查并确认冷却液液位位于 FULL 和 LOW 之间。B 线 FULL LOW-A -W -V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7双路排气控制系统进气和排气系统

15、概述 采用废气余热再循环系统以缩短发动机暖机所需的时间排气歧管 废气余热再循环系统 (-A 和 W 车型)-A -W -V阀门主消声器 空气滤清器 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8进气和排气系统废气余热再循环系统 废气余热再循环系统利用来自废气中的热能加热发动机冷却液排气管废气控制执行器阀门发动机:发动机冷却液:废气-A -W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流入 流出组合仪表排气管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29进气和排气系统废气余热再循环系统 此系统利用执行器打开和关闭内置于中央排气管总成的阀门来 改变管内的废气流动排气管废气控制执行器阀门关闭 (冷却液温度低)阀门打开 (冷却液温度上升)杆阀门-A -W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30组合仪表进气和排气系统废气余热再循环系统 如果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水温警告指示灯将亮起-A -W如果阀门卡滞冷却液温度 升高发动机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过热亮 起水温警告指示灯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底盘技师使用31燃油系统概述 采用无回流燃油系统以减少燃油蒸汽排放喷油器 (x 4)燃油泵总成 - 燃油泵 - 燃油滤清器 - 压力调节器 - 燃油表传感器 - 炭罐*:W 和 V 车型燃油箱燃油输油管-A -W -V燃油箱盖车身电气车型概述发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