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出发,做创新型教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79420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爱”出发,做创新型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从“爱”出发,做创新型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从“爱”出发,做创新型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从“爱”出发,做创新型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从“爱”出发,做创新型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爱”出发,做创新型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爱”出发,做创新型教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从“爱爱”出发,做创新型教师出发,做创新型教师试谈地理教师如何体现师德北京海淀实验中学 曹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影响,对于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代在发展,社会对师德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师道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关于师德,我关注了这样一次交谈,交谈的内容大致如下:记者和一位位大中学生和家长倾心交谈,请他们谈谈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们心目中更理想的老师“夏老师过节从来不回家”七宝中学新疆班高一学生尼鲁帕尔:快过元旦了,同学们都急切地盼着。为啥?政教处主任夏令筑老师已经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1 月

2、1日,和上海同学一块儿联欢;1 月 2 日,看电影;1 月 3 日,举行体育比赛;1 月 4 日,带我们参观科技馆。元旦、春节、国庆节每个节日,夏老师都不回家,和我们一起搞活动,带我们出去郊游;每个星期天,夏老师也在学校值班,把成绩好的同学组织起来当小辅导员,帮助其他同学补课答疑。有夏老师在我们身边,逢年过节我们不会想家,觉得学校特别温暖。“老师让我少走许多弯路。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九九级博士生王安安:第一次见到博导姜波克老师,他就向我提出要求,博士就读期间不要在外打工。 “一个人系统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不要为了现在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一、二年级,他想方设法为我们争取

3、课题。到了三年级,我们面临找工作、写毕业论文的双重压力,他又给我们“松绑” ,将我们从课题中解放出来。我的博士论文本来想写金融产业化,姜老师建议我转向。沉下去研究后发现,真的少走了许多弯路。我想,无论何时何地,热爱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永远是师德这座大厦的“地基” 。“会创新的老师最受欢迎。 ”向明中学高一学生周宗芸:数学老师王大任的课上得有新意,我们特别爱听。他讲到一个公式、一个理论时,常常发散开去,把其他学科“串联”在一块儿,让我们开拓思路。比如,他讲双曲线,“轴代表人生的目标,而向上的曲线则代表人生的追求,人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虽然达不到终极目标,但可以与目标无限接近”数学课中融入了哲学的

4、思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创新教育,举一反三的教育;这样的老师,充满智慧,把课上得富有艺术性,我们喜欢。上述例子,无疑是教师对教师事业由衷的热爱所致。当然,在教师队伍中,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有许多。作为一名现代教师, “爱”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一、爱事业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教育。一名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是不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的。热爱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而不是事事以金钱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才能有如“夏老师”的关怀备至和“姜老师”的悉

5、心指导。一个地理教师只有热爱地理教学,才会使其以强烈的事业心来对待地理教学工作将平凡的课堂教学与未来的事业联系起来;才会产生努力工作、战胜困难的动力;更能使其自觉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索质,以自己的高尚的师德、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当然,这种爱来自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的了解和认识,了解愈深,爱之愈切。地理是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它能引导学生正确、全面、系统的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认清世界形势,使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和全球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可持续发

6、展和地理价值观念,使学生从社会、经济、生态、人文精神等方面初步具备参与中国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从而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地理学科及其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作用与功能的认识,是地理教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会促使我们认真对待地理教学,改进地理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努力使学生在学习地理课过程中感到“学有所得” 、并能“学以致用” ,使学生喜欢地理课,爱上地理课。这是师德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二、爱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在新时期教改的冲击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

7、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为此我们更应通过爱去尊重学生。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常常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好坏,教师往往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不自觉地有一种偏爱;反之,对一些学习成绩差、平时经常违纪的学生则总是认为“孺子不可教也” ,甚至大发肝火,更甚者动之以体罚。其实,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天空,在一些我们认为的“坏孩子”身上也有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同样的倾注一份爱、一份尊重。在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质量观、人才观,用全面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来热爱他们,不因学生的一时好坏而下永久性的结论,我想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初

8、一年级后三个班是电脑派位班,学生整体水平非常差,班级内部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甚至有部分学生属于特别“捣蛋”的学生,不喜欢学习,也不会学习。我时常试着用“全面的眼光”来看所谓的问题学生,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从心里接纳这些孩子,这样在给他们讲授知识的时候就多了一份耐心;我赞成“赏识教育” ,孩子在鼓励和赞赏中会萌发出意想不到的潜力,一个和蔼的微笑、一句恰当的表扬、一个激励的眼神,这些发自内心的关爱,更是对孩子由衷的尊重,它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单纯的说教所不及的;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虽然他不是我们的百分之百,但却是另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我常将心比

9、心地想“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我能不能把我所希望的给予我的学生?” ;越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越是表现出学习信心的不足,能不能试着从地理学科出发,让孩子们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学好其它科目,于是我常指导他们博览群书,并和他们一起交流、探讨书中的知识、励志的思想,在地理课堂上尽量将学生读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使学生感到书中的“言如玉” 。三、爱自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懂得去爱别人,还要懂得去爱自己。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传” 。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

10、是这样的人。 ”首先,教师在业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如果学生感到老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肯定会从内心产生佩服感,从而增强了自己对知识的求知欲,来向老师看齐;反之亦然。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文体知识需求。为此每一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善于吸收教育科学的新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努力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其次,教师在做人方面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有德、有才才是一位好教师。为人师表,表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要不做。试想,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迟到

11、,而自己却不及时到课堂,学生能信服你吗?所以要努力摆正自己做人的目标、方向,不受世俗风气、别人做法的影响,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界工作会议上曾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可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但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上。尤其对初中生来说,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做得好,创造力可以发挥其不尽的潜力;反之,青少年的创造力有可

12、能惨遭扼杀。因此对每一位教师来说,身负民族前途的大任,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以对事业崇高的热爱为基础的。地理教师是地理学科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治学一定要十分的严谨。一个高素质的地理教师,还必须善于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蕴藏的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素材,积极吸取国内外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经验,设计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案,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灵活地运用如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实践式等教学方式;将地理与历史有机地结合,巧妙地运用诗歌、音乐以及许多优美的文章;还可以在某些章节里让学生围绕重点内容自编顺口溜,甚至有些内容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组成小组

13、,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料,以“游记”的形式互相交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动机,积极地去思维、去探求,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总之,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 ,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同时,地理教师的使命感要求其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规范,树立新时期的创新型地理教师形象,使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如沐春风,切身感受师德的美丽和清新,并在师德教育中健康地发展和完善地提高。试谈地

14、理教师如何体现师德北京海淀实验中学 曹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影响,对于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代在发展,社会对师德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师道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关于师德,我关注了这样一次交谈,交谈的内容大致如下:记者和一位位大中学生和家长倾心交谈,请他们谈谈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们心目中更理想的老师“夏老师过节从来不回家”七宝中学新疆班高一学生尼鲁帕尔:快过元旦了,同学们都急切地盼着。为啥?政教处主任夏令筑老师已经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1 月 1日,和上海同学一块儿联欢;1 月 2 日,看电影;1

15、 月 3 日,举行体育比赛;1 月 4 日,带我们参观科技馆。元旦、春节、国庆节每个节日,夏老师都不回家,和我们一起搞活动,带我们出去郊游;每个星期天,夏老师也在学校值班,把成绩好的同学组织起来当小辅导员,帮助其他同学补课答疑。有夏老师在我们身边,逢年过节我们不会想家,觉得学校特别温暖。“老师让我少走许多弯路。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九九级博士生王安安:第一次见到博导姜波克老师,他就向我提出要求,博士就读期间不要在外打工。 “一个人系统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不要为了现在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一、二年级,他想方设法为我们争取课题。到了三年级,我们面临找工作、写毕业论文的双重压力

16、,他又给我们“松绑” ,将我们从课题中解放出来。我的博士论文本来想写金融产业化,姜老师建议我转向。沉下去研究后发现,真的少走了许多弯路。我想,无论何时何地,热爱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永远是师德这座大厦的“地基” 。“会创新的老师最受欢迎。 ”向明中学高一学生周宗芸:数学老师王大任的课上得有新意,我们特别爱听。他讲到一个公式、一个理论时,常常发散开去,把其他学科“串联”在一块儿,让我们开拓思路。比如,他讲双曲线,“轴代表人生的目标,而向上的曲线则代表人生的追求,人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虽然达不到终极目标,但可以与目标无限接近”数学课中融入了哲学的思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创新教育,举一反三的教育;这样的老师,充满智慧,把课上得富有艺术性,我们喜欢。上述例子,无疑是教师对教师事业由衷的热爱所致。当然,在教师队伍中,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有许多。作为一名现代教师, “爱”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一、爱事业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教育。一名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是不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