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文章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遮掩法”的运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878173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论文文章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遮掩法”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优秀论文文章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遮掩法”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优秀论文文章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遮掩法”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优秀论文文章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遮掩法”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优秀论文文章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遮掩法”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论文文章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遮掩法”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论文文章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遮掩法”的运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论文文章优秀论文文章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遮掩法遮掩法”的运用的运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留白” ,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并以此突出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而教学中“遮掩法”的适时运用, “露一半遮一半” ,适当留白,让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浓,获得的体验更深,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别样的味道。一、遮一遮,以疑激趣,更有探究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引导学生探疑才是教学的真谛。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遮一遮,巧设悬念,以疑激趣。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 ”时,我通过让学

2、生观察露出的三角形的一个角,去判断被遮掩的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在学生回答后,设疑导入新课:“为什么看到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就可以判断被遮掩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为什么看到一个锐角则无法判断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这两个充满悬念的问题,自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使思维活动高潮迭起。二、遮一遮,重组教材,更具人情味第一册遇过这样一道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图意是:一个小女孩要浇 8 盆花,旁边配有文字说明:“已经浇了 4 盆。 ” “还有几盆没有浇?”很显然,本题应该列式为 8-4=4。然而,在观察情境图并听老师读完文字说明后,班上有半数以

3、上的学生列出的算式却是 4+4=8。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又一次翻开教材,仔细研读之后,我觉得还需要从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症结,以便找到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图意是这样的:左边有 4 个男同学在植树,右边有 2 个女同学在植树。文字表述如下:“一共有6 人在植树。 ” “男同学有 4 人,女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 2 人,男同学有几人?”要让学生根据这幅加法思路非常明显的情境图列出减法算式,似乎既不现实,也与学生的常规思路相悖。试想:图中的两个数都能直接看出,即使是成人也不会“视而不见” ,并“舍近求远”地用减法求这“显而易见”的另一个数。于是,我对情境图进行了处理:图上的男、女生不同时

4、出现, “遮掩”其一,让学生结合总数“6人”与男生“4 人” (女生“2 人” ) ,去想女生(男生)的人数。从教学效果看,虽然仍有少数学生受“数的分与合”这一旧知的影响,列出加法算式解决问题,但大部分学生从这一情境中感受到了减法的意义,进而悟出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用总数减去一个数来解答。由此我想到,学生直接列出加法算式的原因正是因为年龄太小,对文字信息的感受强度明显弱于对图画信息的感知程度,他们比较习惯于从图画中直接寻找信息。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情境图进行适当的处理,最基本的也是简便易行的做法就是适度“遮掩” ,把可见的条件放入“暗箱” ,引导学生不依赖纯粹的视觉,积极调动思

5、维,而逐步围绕所求问题选择正确的算法。三、遮一遮,突破难点,更有趣味第二册中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两个难点。以 93-47 为例,一是个位 3 减 7 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 1 作十,与个位上原先的数合起来变成13 再减 7;二是十位上的 9 因为“退位”的缘故,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往往注意不到,甚至视而不见,导致计算错误。在新授教学中,我发现整个计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点”比较多,实际上是两个两步计算:10+3-7=6,9-1-4=4,要求学生能恰到好处地分配注意力。但是,有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恰恰欠缺这个能力,往往手忙脚乱,顾首不顾尾。所以我采用分层突破的方法,用一张卡片遮掩住十位上

6、的数 9,让学生们先解决个位不够减的问题。33-47 由于遮住了“十位”,学生自然把目光聚焦于个位,先根据个位上数的特点解决首要问题:是否需要退位?判断出需要退位,算完了个位 13-7=6,再揭去“遮”在被减数十位上的卡片,学生很清楚地指认出“它被借走了 1个,这时应该算” 。遮住“十位” ,确保学生能够把精力聚焦于个位,根据个位上数的特点解决“是否退位”的问题,再由此推及十位上数的运算,学生思路清晰且有条理,同时,对“从个位算起”的运算顺序也起到了强化作用。我们还可以拓展一下,不仅仅是被减数的十位被遮住,减数的十位甚至被减数的个位都可以“遮一遮” ,这时题目就变成了具有逆推性的还原问题,题目

7、的思维含量更高,更具有挑战性。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留白” ,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并以此突出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而教学中“遮掩法”的适时运用, “露一半遮一半” ,适当留白,让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浓,获得的体验更深,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别样的味道。一、遮一遮,以疑激趣,更有探究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引导学生探疑才是教学的真谛。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遮一遮,巧设悬念,以疑激趣。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 ”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露出的三角形的一个角,去判断被遮掩的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在学生

8、回答后,设疑导入新课:“为什么看到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就可以判断被遮掩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为什么看到一个锐角则无法判断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这两个充满悬念的问题,自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使思维活动高潮迭起。二、遮一遮,重组教材,更具人情味第一册遇过这样一道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图意是:一个小女孩要浇 8 盆花,旁边配有文字说明:“已经浇了 4 盆。 ” “还有几盆没有浇?”很显然,本题应该列式为 8-4=4。然而,在观察情境图并听老师读完文字说明后,班上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列出的算式却是 4+4=8。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又一次翻

9、开教材,仔细研读之后,我觉得还需要从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症结,以便找到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图意是这样的:左边有 4 个男同学在植树,右边有 2 个女同学在植树。文字表述如下:“一共有6 人在植树。 ” “男同学有 4 人,女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 2 人,男同学有几人?”要让学生根据这幅加法思路非常明显的情境图列出减法算式,似乎既不现实,也与学生的常规思路相悖。试想:图中的两个数都能直接看出,即使是成人也不会“视而不见” ,并“舍近求远”地用减法求这“显而易见”的另一个数。于是,我对情境图进行了处理:图上的男、女生不同时出现, “遮掩”其一,让学生结合总数“6人”与男生“4 人” (女

10、生“2 人” ) ,去想女生(男生)的人数。从教学效果看,虽然仍有少数学生受“数的分与合”这一旧知的影响,列出加法算式解决问题,但大部分学生从这一情境中感受到了减法的意义,进而悟出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用总数减去一个数来解答。由此我想到,学生直接列出加法算式的原因正是因为年龄太小,对文字信息的感受强度明显弱于对图画信息的感知程度,他们比较习惯于从图画中直接寻找信息。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情境图进行适当的处理,最基本的也是简便易行的做法就是适度“遮掩” ,把可见的条件放入“暗箱” ,引导学生不依赖纯粹的视觉,积极调动思维,而逐步围绕所求问题选择正确的算法。三、遮一遮,突破难点,更有趣

11、味第二册中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两个难点。以 93-47 为例,一是个位 3 减 7 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 1 作十,与个位上原先的数合起来变成13 再减 7;二是十位上的 9 因为“退位”的缘故,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往往注意不到,甚至视而不见,导致计算错误。在新授教学中,我发现整个计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点”比较多,实际上是两个两步计算:10+3-7=6,9-1-4=4,要求学生能恰到好处地分配注意力。但是,有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恰恰欠缺这个能力,往往手忙脚乱,顾首不顾尾。所以我采用分层突破的方法,用一张卡片遮掩住十位上的数 9,让学生们先解决个位不够减的问题。33-47 由于遮住了“

12、十位”,学生自然把目光聚焦于个位,先根据个位上数的特点解决首要问题:是否需要退位?判断出需要退位,算完了个位 13-7=6,再揭去“遮”在被减数十位上的卡片,学生很清楚地指认出“它被借走了 1个,这时应该算” 。遮住“十位” ,确保学生能够把精力聚焦于个位,根据个位上数的特点解决“是否退位”的问题,再由此推及十位上数的运算,学生思路清晰且有条理,同时,对“从个位算起”的运算顺序也起到了强化作用。我们还可以拓展一下,不仅仅是被减数的十位被遮住,减数的十位甚至被减数的个位都可以“遮一遮” ,这时题目就变成了具有逆推性的还原问题,题目的思维含量更高,更具有挑战性。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留白” ,留给

13、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并以此突出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而教学中“遮掩法”的适时运用, “露一半遮一半” ,适当留白,让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浓,获得的体验更深,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别样的味道。一、遮一遮,以疑激趣,更有探究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引导学生探疑才是教学的真谛。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遮一遮,巧设悬念,以疑激趣。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 ”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露出的三角形的一个角,去判断被遮掩的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在学生回答后,设疑导入新课:“为什么看到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就可以判断被遮

14、掩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为什么看到一个锐角则无法判断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这两个充满悬念的问题,自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使思维活动高潮迭起。二、遮一遮,重组教材,更具人情味第一册遇过这样一道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图意是:一个小女孩要浇 8 盆花,旁边配有文字说明:“已经浇了 4 盆。 ” “还有几盆没有浇?”很显然,本题应该列式为 8-4=4。然而,在观察情境图并听老师读完文字说明后,班上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列出的算式却是 4+4=8。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又一次翻开教材,仔细研读之后,我觉得还需要从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症结

15、,以便找到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图意是这样的:左边有 4 个男同学在植树,右边有 2 个女同学在植树。文字表述如下:“一共有6 人在植树。 ” “男同学有 4 人,女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 2 人,男同学有几人?”要让学生根据这幅加法思路非常明显的情境图列出减法算式,似乎既不现实,也与学生的常规思路相悖。试想:图中的两个数都能直接看出,即使是成人也不会“视而不见” ,并“舍近求远”地用减法求这“显而易见”的另一个数。于是,我对情境图进行了处理:图上的男、女生不同时出现, “遮掩”其一,让学生结合总数“6人”与男生“4 人” (女生“2 人” ) ,去想女生(男生)的人数。从教学效果看,虽然仍有

16、少数学生受“数的分与合”这一旧知的影响,列出加法算式解决问题,但大部分学生从这一情境中感受到了减法的意义,进而悟出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用总数减去一个数来解答。由此我想到,学生直接列出加法算式的原因正是因为年龄太小,对文字信息的感受强度明显弱于对图画信息的感知程度,他们比较习惯于从图画中直接寻找信息。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情境图进行适当的处理,最基本的也是简便易行的做法就是适度“遮掩” ,把可见的条件放入“暗箱” ,引导学生不依赖纯粹的视觉,积极调动思维,而逐步围绕所求问题选择正确的算法。三、遮一遮,突破难点,更有趣味第二册中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两个难点。以 93-47 为例,一是个位 3 减 7 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 1 作十,与个位上原先的数合起来变成13 再减 7;二是十位上的 9 因为“退位”的缘故,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往往注意不到,甚至视而不见,导致计算错误。在新授教学中,我发现整个计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点”比较多,实际上是两个两步计算:10+3-7=6,9-1-4=4,要求学生能恰到好处地分配注意力。但是,有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恰恰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