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研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77377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研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优秀教研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优秀教研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优秀教研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优秀教研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教研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研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教研论文优秀教研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文章关键词: 创设有效情境 以学生发展为本内容摘要:1 创设充满童趣的有效教学情境,要因人而宜2 创设贴近学生学习思维的有效教学情境,切忌“唯书”3 创设具有大问题意识的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目前,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

2、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和生活环境、问题情境的关系如何?创设有效情境需注意哪些问题?我认为很多教师对这些问题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使得大家往往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情境,但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为此,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情境中,不但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创设充满童趣的有效教学情境,要因人而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

3、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得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知识结构中有关的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创设适合不同学生特征的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情境创设得有效、运用得好,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

4、顺应,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案例 1学习内容:一年级的拼组图形 。1、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参观森林王国中袋鼠妈妈家的情境,让学生观察袋鼠妈妈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袋鼠妈妈家是由许多图形组成的,从而引入新课。2、为小袋鼠补口袋,应选择什么形状的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考虑图形的应用性。3、为袋鼠妈妈家修补外墙,估计需要多少块长方形的砖,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案例 2教学内容:六年级圆的周长导入:执教老师伴随着多媒体课件那鲜亮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与学生开展了对话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听过。师: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可这一次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

5、(引出圆的周长) 。新授:学生分组测量圆形卡片,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以上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虽然小学生由于认知、心理年龄等原因,的确需要情境生动、有趣。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同时应认识到“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案例 1 主要从情境的生活化、现实化、趣味化和情境呈现的连续与递进等方面做了探索。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呈现和解决,既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分析、解决了数学问题,又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案例 2中的童话故事为什么就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调动他们的兴趣呢?究其原因教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没有用数学自

6、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到有趣、有挑战性,从而激起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看来充满童趣的有效情境必须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二、创设贴近学生学习思维的有效教学情境,切忌“唯书”数学来源与生活,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一种素材,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创设贴近自己学生的有效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案例 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求最小公倍数:导入:在音乐声中教师讲解并请学生欣赏自己的新居。创设问题情境:为老师设计电视背景墙。(教材上是铺地) 。学生在题纸上用事先准备好的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进行操作、

7、观察、实验。在其次的推理、交流阶段反映出学生观察、实验的不成功,最终导致整节课的失败。案例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求最小公倍数:导入:教师采用米老鼠和唐老鸭跳格子的情境,米老鼠每次跳 2 格,唐老鸭每次跳 3 格,哪一个格是它们同时跳上的?这一情境创设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启发学生思维、又渲染环境气氛。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 “情境”不是让学生为游戏而游戏,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情境创设要对学生学习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不要“教书”而要“用书” 。创设的情境是学生熟

8、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要富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样的一节课,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文章关键词: 创设有效情境 以学生发展为本内容摘要:1 创设充满童趣的有效教学情境,要因人而宜2 创设贴近学生学习思维的有效教学情境,切忌“唯书”3 创设具有大问题意识的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目前,很多教

9、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和生活环境、问题情境的关系如何?创设有效情境需注意哪些问题?我认为很多教师对这些问题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使得大家往往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情境,但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为此,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情境中,不但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创设充满童趣的有效教学情境,要因人而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

10、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得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知识结构中有关的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创设适合不同学生特征的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情境创设得有效、运用得好,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

11、,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案例 1学习内容:一年级的拼组图形 。1、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参观森林王国中袋鼠妈妈家的情境,让学生观察袋鼠妈妈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袋鼠妈妈家是由许多图形组成的,从而引入新课。2、为小袋鼠补口袋,应选择什么形状的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考虑图形的应用性。3、为袋鼠妈妈家修补外墙,估计需要多少块长方形的砖,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案例 2教学内容:六年级圆的周长导入:执教老师伴随着多媒体课件那鲜亮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与学生开展了对话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听过。师: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可这一次

12、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引出圆的周长) 。新授:学生分组测量圆形卡片,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以上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虽然小学生由于认知、心理年龄等原因,的确需要情境生动、有趣。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同时应认识到“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案例 1 主要从情境的生活化、现实化、趣味化和情境呈现的连续与递进等方面做了探索。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呈现和解决,既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分析、解决了数学问题,又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案例 2中的童话故事为什么就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调动他们的兴趣呢?究其原因教师对中

13、高年级的学生,没有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到有趣、有挑战性,从而激起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看来充满童趣的有效情境必须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二、创设贴近学生学习思维的有效教学情境,切忌“唯书”数学来源与生活,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一种素材,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创设贴近自己学生的有效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案例 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求最小公倍数:导入:在音乐声中教师讲解并请学生欣赏自己的新居。创设问题情境:为老师设计电视背景墙。(教材上是铺地) 。学生在题纸上用事先准备好的

14、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进行操作、观察、实验。在其次的推理、交流阶段反映出学生观察、实验的不成功,最终导致整节课的失败。案例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求最小公倍数:导入:教师采用米老鼠和唐老鸭跳格子的情境,米老鼠每次跳 2 格,唐老鸭每次跳 3 格,哪一个格是它们同时跳上的?这一情境创设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启发学生思维、又渲染环境气氛。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 “情境”不是让学生为游戏而游戏,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情境创设要对学生学习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不要“教书”而要“用

15、书” 。创设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要富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样的一节课,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文章关键词: 创设有效情境 以学生发展为本内容摘要:1 创设充满童趣的有效教学情境,要因人而宜2 创设贴近学生学习思维的有效教学情境,切忌“唯书”3 创设具有大问题意识的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

16、学的愿望” 。目前,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和生活环境、问题情境的关系如何?创设有效情境需注意哪些问题?我认为很多教师对这些问题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使得大家往往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情境,但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为此,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情境中,不但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创设充满童趣的有效教学情境,要因人而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得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知识结构中有关的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