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德育论文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73962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绍德育论文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介绍德育论文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介绍德育论文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介绍德育论文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介绍德育论文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介绍德育论文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绍德育论文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介绍德育论文介绍德育论文 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的渗透作用学中的渗透作用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重要时期,更是小学生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德育方面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把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小语教学与德育一、德育及其重要性德育的含义: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

2、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我国德育的内容:我国是一个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文明古国,历代得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于首要的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 “礼”教是居首位的。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

3、,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当时的所谓“三德”“三行”之教完全是为维护西周的奴隶制服务的德育。儒家主张“德治”和“礼治” 。孔子强调“以德教民” ,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子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伦理教育视为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除了以上这些内容我

4、国德育还包括几个方面:1、社会德育社会德育,即社会道德生活规范这是我国德育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良好的社会公德有利于中华民族繁荣和优良传统的传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古人们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等。现在人都在说: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团结互助等来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2、家庭德育家庭德育,即家庭道德生活规范。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应属家庭伦理,在古代,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贫民百姓家庭都非常重视家训,也都有自己的家训,而家庭德育就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也比较广泛。如朱柏

5、庐治家格言上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要清廉宽厚,“宁人负我,我无负人”;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遵守礼义,尊敬师长,慎择朋友,学以致用,应世经务等等。可见良好的家庭德育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完美的知情意行及行为习惯,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个人的道德修养个人的道德修养即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它包括自我道德教育、自我道德锻炼和自我道德改造等各个过程。它是个人道德活动中的重要方面。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心理修养。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德育的意义: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

6、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有才,别人才会需要你,有德,别人才会喜欢你”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丁广举“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高震东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教育理论一说)小胜在智,大胜在德。这句话是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初,在伊利工作多年的牛根生准备离开伊利时,总经理郑俊怀对他说:“你不是想辞职吗?那好,我免你的职。我们采取一个过渡的方式,公

7、司安排你到一个大学进修,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你一定要呆在呼和浩特 500公里以外的地方;第二,学习时间不能少于两年。当时牛根生心里虽不情愿,但还是如约进了学校,开始了一个老学生的学习之路。后来,牛根生白手起家创立蒙牛,继续从事乳品行业。对于“老东家”伊利长时间的“围追堵截”和干扰,牛根生并不怨恨,反而喊出了“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同时,他提出“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 ,并且在公共场合提到伊利时,牛根生都把伊利放在蒙牛的前边。由此可见,在牛根生看来, “德”是获取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

8、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若想长久的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去买一部好车,结果牛根生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使得其直接下属每人都有了一部车。据牛根生身边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 108 万的年薪分给了大家。这其实都是牛根生给部下的一种心理暗示:只要我老牛能成功,绝不会亏待跟着我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也正是这样的做法,使得牛根生宣布单干后,曾经的老部下都义无反顾地投其麾下。XX 年 1 月 12 日,牛根生再次将自己的“德商”发挥到极致他宣布将其个人所得股息的 51%捐给“老牛基金会” ,49%留作个人支配,并计划在他百年之后,将其所持股

9、份全部捐给“老牛基金会” ,这部分股份的表决权授予其后的集团董事长,家人不能继承其股权,每人只可领取不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很多人质疑他:“难道你想建立一个乌托邦吗?”牛根生的答案仍就是那“老套”的四个字:大胜在德。他接着解释说:“财富不装在口袋里,而是在脑袋里。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重要时期,更是小学生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德育方面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把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

10、来。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小语教学与德育一、德育及其重要性德育的含义: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我国德育的内容:我国是一个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文明古国,历代得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

11、于首要的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 “礼”教是居首位的。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当时的所谓“三德”“三行”之教完全是为维护西周的奴隶制服务的德育。儒家主张“德治”和“礼治” 。孔子强调“以德教民” ,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子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伦理教育视为中国古代学校的

12、教育目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除了以上这些内容我国德育还包括几个方面:1、社会德育社会德育,即社会道德生活规范这是我国德育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良好的社会公德有利于中华民族繁荣和优良传统的传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古人们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等。现在人都在说: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团结互助等来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2、家庭德育家庭德育,即家庭道德生活规范。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

13、单位,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应属家庭伦理,在古代,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贫民百姓家庭都非常重视家训,也都有自己的家训,而家庭德育就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也比较广泛。如朱柏庐治家格言上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要清廉宽厚,“宁人负我,我无负人”;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遵守礼义,尊敬师长,慎择朋友,学以致用,应世经务等等。可见良好的家庭德育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完美的知情意行及行为习惯,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个人的道德修养个人的道德修养即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它包括自我道德教育、自我道德锻炼和自我道德改造等各个过程。它是个人道

14、德活动中的重要方面。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心理修养。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德育的意义: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有才,别人才会需要你,有德,别人才会喜欢你”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丁广举“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高震东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教育理论一说

15、)小胜在智,大胜在德。这句话是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初,在伊利工作多年的牛根生准备离开伊利时,总经理郑俊怀对他说:“你不是想辞职吗?那好,我免你的职。我们采取一个过渡的方式,公司安排你到一个大学进修,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你一定要呆在呼和浩特 500公里以外的地方;第二,学习时间不能少于两年。当时牛根生心里虽不情愿,但还是如约进了学校,开始了一个老学生的学习之路。后来,牛根生白手起家创立蒙牛,继续从事乳品行业。对于“老东家”伊利长时间的“围追堵截”和干扰,牛根生并不怨恨,反而喊出了“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同时,他提出“中国乳都”的概念,通

16、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 ,并且在公共场合提到伊利时,牛根生都把伊利放在蒙牛的前边。由此可见,在牛根生看来, “德”是获取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若想长久的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去买一部好车,结果牛根生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使得其直接下属每人都有了一部车。据牛根生身边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 108 万的年薪分给了大家。这其实都是牛根生给部下的一种心理暗示:只要我老牛能成功,绝不会亏待跟着我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也正是这样的做法,使得牛根生宣布单干后,曾经的老部下都义无反顾地投其麾下。XX 年 1 月 12 日,牛根生再次将自己的“德商”发挥到极致他宣布将其个人所得股息的 51%捐给“老牛基金会” ,49%留作个人支配,并计划在他百年之后,将其所持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