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九册《故乡》优秀教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72994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第九册《故乡》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音版第九册《故乡》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音版第九册《故乡》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音版第九册《故乡》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音版第九册《故乡》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第九册《故乡》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第九册《故乡》优秀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音版第九册人音版第九册故乡故乡优秀教案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扮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身对故乡的爱。?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教学布置:三课时?第一课时:听谁不说我家乡好 、 乡间的小路 、 思乡曲 ,做变奏创作练习。?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画、写故乡等综合扮演。?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 ,听乡间的小路, “唱唱自身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一、聆听谁不说我家乡好?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

2、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初听歌曲。?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5.复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6.演唱歌曲。?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同学(鼓励同学唱)看谱演唱。?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二、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学校歌曲)?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3、。?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身的感受。?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三、聆听思乡曲?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3.初听乐曲。?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4.复听乐曲。?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5.小结:乐曲表示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四、活动与练习?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谁不说我家乡好mdash;mdash;赞美;思乡曲mdash;mdash;思(怀)念;乡间小路mdash;mdas

4、h;欢乐、乐观。)?2.唱唱自身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局部同学准备好,鼓励同学即兴唱歌)。第二课时一、扮演如今家乡山连山?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示出来。?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2)二声部合唱 4 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扮演唱(教师到同学中去分层指导)。?(6)各组展示。?(7)小结:质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二、创作活动?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示对故乡的眷恋。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浏览即可。?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教师要鼓励、褒扬积极参与者。第三课时一、扮演故乡的小路1.直接导入:我们自身来扮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2)

6、有几个声部组成?(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4.听一遍曲调范奏,同学再进行划拍练习。?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6.学唱前 8 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7.在前 8 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身的声部曲调。(因为这局部节奏与前 8 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 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局部。)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论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同学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局部,也是本歌的重

7、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示。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 4/4 与 3/4 的交换。如: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1.不讲变奏的概念。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 ,同学自身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只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三、音乐知识:变拍子?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 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归纳:歌曲由两种拍

8、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和“4”与“#4”的手势。唱准“3、4、5、#4、6、5、3” 。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教学目标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扮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身对故乡的爱。?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教学布置:三课时?第一课时:听谁不说我家乡好 、 乡间的小路 、 思乡曲 ,做变奏创作练习。?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画、

9、写故乡等综合扮演。?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 ,听乡间的小路, “唱唱自身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一、聆听谁不说我家乡好?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初听歌曲。?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5.复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6.演唱歌曲。?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同学(鼓励同学唱)看谱演唱。?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二、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学校歌曲)?歌曲反映了什么内

10、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身的感受。?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三、聆听思乡曲?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3.初听乐曲。?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4.复听乐曲。?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5.小结:乐曲表示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四、活动与练习?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

11、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谁不说我家乡好mdash;mdash;赞美;思乡曲mdash;mdash;思(怀)念;乡间小路mdash;mdash;欢乐、乐观。)?2.唱唱自身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局部同学准备好,鼓励同学即兴唱歌)。第二课时一、扮演如今家乡山连山?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示出来。?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2)二声部合唱 4 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

12、唱相结合手段学唱。?(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扮演唱(教师到同学中去分层指导)。?(6)各组展示。?(7)小结:质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二、创作活动?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示对故乡的眷恋。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浏览即可。?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教师要鼓励、褒扬积极参

13、与者。第三课时一、扮演故乡的小路1.直接导入:我们自身来扮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2)有几个声部组成?(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4.听一遍曲调范奏,同学再进行划拍练习。?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6.学唱前 8 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7.在前 8 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身的声部曲调。(因为这局部节奏与前 8 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 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局部。)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

14、,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论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同学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局部,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示。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 4/4 与 3/4 的交换。如: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1.不讲变奏的概念。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 ,同学自身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只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三、音乐知识:变拍子?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2.教学时不从理

15、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 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和“4”与“#4”的手势。唱准“3、4、5、#4、6、5、3” 。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教学目标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扮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身对故乡的爱。?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

16、的创作练习。教学布置:三课时?第一课时:听谁不说我家乡好 、 乡间的小路 、 思乡曲 ,做变奏创作练习。?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画、写故乡等综合扮演。?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 ,听乡间的小路, “唱唱自身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一、聆听谁不说我家乡好?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初听歌曲。?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5.复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6.演唱歌曲。?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同学(鼓励同学唱)看谱演唱。?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二、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学校歌曲)?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