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休闲农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67672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休闲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乡村休闲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乡村休闲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乡村休闲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乡村休闲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休闲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休闲农业(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休闲农业基本认识】休闲农业的定义: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 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高市民休闲,增进市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 目的的农业经营。休闲农业具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 业功能特性,是一种高附加的创新型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的现实意义:可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通过消费者参与 活动,减少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加强农业与市场的联系。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带动 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商业、通讯、餐饮、旅游纪念品的加工、工艺品制 造等行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扩大了劳动就业,为合理利

2、用农村剩 余劳动力开辟了新路,推进了农村社会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将极人地推进我国 旅游扶贫政策的推厂与深化。11、都市观光农业型(宁波都市农业园)【休闲农业开发形式】2、绿色食品基地型 台湾九斗休闲农场有机蔬菜温室3、特色农副产品型 (北京小汤山特菜大观园巨型丝瓜)4、生态环保型(广西龙胜梯田)5、民俗风情型(湘西凤凰苗寨古城)6、科技先导型(设施农业)2【休闲农业发展阶段】1. 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既没有明确的休闲农业概念,也没有专门的休闲农业区。它只是作为旅游业的一个 观光项目,主要是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接待地没有特殊的服务设 施、建筑以及辅助娱乐设施。游客在农民家中

3、食宿,或在农民的土地上搭起帐篷野营。这一 阶段也没有专门的管理行为,农民只收取客人少量的食宿费。 2. 观光阶段 休闲农业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中后期。观光不再是对田园景色的观看,而是出现了具有以 观光为职能的观光农园,观光内容日益丰富,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草,林、木、果 、家畜、家禽等皆可入园。农园内的活动以观光为主,并结合购、食、游、住等多种方式经 营。这个时期休闲农业项目主要以观光农牧场和人造公园为主。 3. 度假阶段 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转变,观光农园也相应地改变了其单纯观光的性质 ,观光农园中建有大量可供娱乐、度假的设施,扩展了度假操作等功能,加强了游客的

4、参与 性。 4. 租赁阶段 观光和操作、度假的休闲农庄都己有许多成熟的典范。租赁则是一种刚刚出现的新型经营方 式。租赁目前在日本、法国、瑞士以及我国台湾等地不断出现。租赁即是农场主将一个大农 园划分为若干个小块,分块出租给个人、家庭或团体,平日由农场主负责雇人照顾农园,假 日则交给承租者享用。这种经营方式,既满足了旅游者亲身体验农趣的需求,也增加了经营 者的盈利。3日本的休闲农业2时令果园是城市居民非日常性的旅游观光场所,它根据果物的成熟季节,定期向市民开放。 时令果园在日本许多地方都有,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位于东京郊外松户、市川与多摩川沿岸,以及登户周边的具有代表性的梨园等;它是因

5、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郊土地日渐减少(成为住宅地),以致所剩土地倍加珍贵,而那 些靠近大都市的农园业主随之主动将果园的发展方向转到观光旅游方面,以满足市民观光休 闲需求。二是诸如汤河原、伊东、稻取、西伊豆的蜜柑园,伊豆长冈、久能山的草莓园、山梨县的葡 萄园、长野县的苹果园等。这一类是由于城市周边地区日渐成为观光旅游胜地而地处旅游线 路上,不知不觉地被“观光化”了。在日本的一些水果和花卉的主要产地,其农园本身就是人们观光旅游的目的地。(1) 【以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时令果园“】久能山著名的石垣草莓多摩川中政梨园4日本的休闲农业2休闲农场是日本“农家乐”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经营业态之一,它以生产蔬

6、菜、瓜果、茶蚕或其他农作物为主,在具有多种优越的自然资源,如山溪、森林、水塘、牧场、特有动物的条 件下,开展极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活动。其中,有以单一农产品为主构成的专业性农场,如葡萄公园农场,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采 摘、制品,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体验、竞赛与季节、庆典活动融为 一体,以葡萄为中心来为游客提供系列休闲旅游活动。其它的如水稻、果品、花卉、茶叶、 蚕桑等也都有类似的专业性休闲农场。(2) 【结合休闲旅游的综合型”休闲农场“】糸魚川市 汐路葡萄园的葡萄节富良野夕张甜瓜采摘5日本的休闲农业2另外,日本最多的还是各类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它们一般在农场内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

7、 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分别开展综合经营活动,为游客提供各种不 同类型的农业体验,游客既可以在果树区体验水果的采摘,又可以在花卉区品味鲜花的芬芳 ,还可在服务区享受专业的饮食、休闲服务等。(2) 【结合休闲旅游的综合型”休闲农场“】小岩井农场既有农业牧场,亦有花卉、果蔬等其他特色农业项目 6日本的休闲农业2(3) 【地方特色鲜明的”民宿会馆“】乡村农家是“农家乐”旅游休闲度假的最佳住宿场所。在日本,农户耕作面积虽然不大,但都具有秀丽的景色、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农产品等特色。在这些地区,农民将废弃或多余的农舍 加以精心改造,提供给都市休闲度假者住宿,称之为“民宿”。“民宿”的会

8、馆规模一般容纳2560人,以当地特色食物供应餐食,一天的收费在55006500日元之间。日本的这种农家住宿一般以家庭成员为主进行经营,经营者参加旅馆公会,按照 酒店法的规范进行管理,每月定期接受行业协会的指导,卫生、消防、保险等均有相应的 措施,旅客投宿均通过行业协会安排。除此之外,在农村观光点,日本还兴建有自然休养村和休闲度假村,使游客不仅可观光、采 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乐趣,还可以住宿、度假、游乐等。 7日本中富良野富田农场3(1) 概况1976年,一帧在富田农场拍摄的熏衣草田照片刊在当时的国铁(即今日的JR)月历,引来全日本游客慕名涌至。今日,富田农场除有偌大熏衣草田,还

9、有多组七彩花田,北海道第一花 世界美名,实在当之无愧。由JR富良野站乘车约二十分钟或由中富良野站徒步约三十分钟可达的富田农场,早在1903年 由现任农场主人富田忠雄的父亲富田德马创立,1958年,富田忠雄因一次偶然机会认识到熏衣草之美,便引进农场内种植,十多年后,更成为富良野地区最大规模的熏衣草园,后经国 铁月历广泛宣传,富田农场及富良野,便成为在日本赏熏衣草的代名词。发展至今,富田农场已成为富良野地区,甚至整个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农场,园内种植的, 也由昔日以熏衣草为主,变成有多达一百五十种花卉,打从每年4月花季开始,直至10月中旬,游人络绎不绝。 8日本中富良野富田农场3(2) 总体布局9日

10、本中富良野富田农场3(3) 分区特色森林之舍+彩色花田森林栈道森林之舍森林茶座10日本中富良野富田农场3(3) 分区特色花人之田+花人之舍薰衣草资料馆花人之舍11日本中富良野富田农场3(3) 分区特色幸之花田+幸之舍+熏香干花舍12日本中富良野富田农场3(3) 分区特色春之彩色花田+秋之彩色花田13日本中富良野富田农场3(3) 分区特色传统薰衣草田+秋之彩色花田14日本中富良野富田农场3(4) 活动策划薰衣草精油蒸馏香味体验薰衣草温室薰衣草美食干花观光小火车 婚纱摄影 薰衣草采收15台湾的休闲农业4(1) 发展阶段1、 观光农园时期台北市首先于1970年在木栅区指南里组织了53户茶农,推出木栅

11、观光茶园,开启了观光农园 的先河,1982年台湾实行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开展观光农园的辅导,此后便陆续出 现了各种观光农园,面积超过1000hm2,范围包括14县、42乡镇、22种作物,经营水果15种 、蔬菜4种以及茶香菇、蝴蝶兰。1998年正式开放提供体验农业的农场,提供健康的户外休闲游憩场所,为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 休闲农业区时期1989年4月“发展休闲新农业研讨会”确定了“休闲农业”名称,于是台农委会便实施发展休闲 农业计划,积极辅导、推动休闲农业区的规划及建设工作。从1989到1994年,台湾农政单 位成立发展休闲农业策划咨询小组,1992年12月公布实施休闲农业的相关法

12、规,加强宣传、培训休闲农业的经营人才,在台湾大学、屏东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休闲农业课程,从事休 闲农业教学研究,建立休闲农业理论基础。16台湾的休闲农业4(1) 发展阶段3、 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并存期19 94- 19 99年,台湾休闲农业虽然快速发展,但出现了法令规章不能适应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地区一些观光旅游业借休闲农场之名,经营与休闲农业毫无相关的业务,也有 一些休闲农场为追求利润,经营方向偏离了休闲农业的范畴。为此,农政部门修订了休闲农 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相关法规对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进行重新界定,编印指导教材,成立 相关团体,确保了休闲农业在台湾的顺利发展。4、 休闲农业全

13、面发展期目前台湾休闲农业进入全面发展期,修订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辅导办法,更名为 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并把休闲农业列入产业规划,划定休闲农业区,成立休闲农业 审查小组,从事休闲农场须向农政主管提出申请,农委会进行审核。17台湾的休闲农业4(2) 休闲农业旅游区分类观光农场市民农园国家风景区海洋公园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观光果园教育农园公路花园花卉公园森林游乐区自然资源为基础资源保护导向资源利用导向人文资源为基础农业型休闲生态型休闲度假型休闲文化型休闲观光游乐区俱乐部民俗文化村博物馆儿童游乐场度假村产业文化馆文化古迹度假饭店民宿农庄18台湾的休闲农业4(3) 发展中的问题游人集中于周末和假日以

14、及在季节上分布不均,导致农园无法构成全年的均衡经营;有的项目缺乏乡土文化内涵,仅靠农产品利用型观光农园的游憩活动无法满足游憩的需求;设施及活动过于人工化,偏向经营游乐区开发行为,普遍缺乏教育功能。 19台湾新屋乡九斗村休闲农场5(1) 发展概况九斗村休闲农场位于新屋乡东侧九斗村东南部,对外交通主要为连接九斗村休闲农场的六米 道路,北接114县道。往东与中坜市约20分钟车程,五分钟可达新屋乡街区;往南接115县道 ,约15分钟可达杨梅市区,从中坜或幼狮交流道下约20分钟均可抵达九斗村休闲农场,交通 十分便利。九斗村休闲农场占地约12公顷,大部分土地为农牧用地,地上主要设施除稻田、菜地外还有 有机

15、蔬菜区(5ha)、温室菜园、蔬菜包装场、有机堆肥场等,农作物包括空心菜、地瓜、西 瓜等有机蔬果。20台湾新屋乡九斗村休闲农场5(2) 分区规划(一)游客休憩分区 1.此区主要作为旅客服务中心、住宿、餐饮、自产有机蔬菜展示馆、农村文物展示(售)及教育 解说中心等相关休闲农业设施之用。 2.位置处于休闲农场入口处,承担引导旅客游览全区及吸引区外游客的重任,并设置代表全区 精神的标志及富吸引力的意象,以展现休闲农业的吸引力。 (二)农业经营体验分区 此区主要作为农业经营体验及自然景观。分区面积依规定少于休闲农场面积的90%,占地 面积为11.5公顷。21台湾新屋乡九斗村休闲农场5(3)游客休憩分区本

16、分区内主要设置游客服务中心、教育展示(售)区及住宿区等功能空间。 (1)游客服务中心: 规划面积2155 m2,位于住宿区西北。中心内设有行政管理中心、旅客服务中心和餐饮设施, 门口设置附属地面停车场。该区为全农场行政办公、管理和服务的中心,提供游客餐饮服务 、住宿登记、游程建议、活动咨询等服务。 (2)教育展示(售)区 规划面积1135m2,位于农场入口处。设有自产有机蔬菜展售、农村服务展示(售)、教育解 说中心和表演广场等。引入活动包括有机农产品栽培过程介绍和全省有机农产品集中销售等 。游客可轻松购得经认证及检验合格的有机农产品,以利有机农业的发展和民众健康。该区 还包括农村文物展示(农居、水车、打谷机蓑衣、农家服饰等)、民俗文化、童玩技艺(打 陀螺、编蚱蜢、做风筝等)和民俗表演等,既能让游客体验民俗文化,更可亲自参与制作, 实现娱乐和教育的结合。 (3)住宿区 规划面积1917m2,位于休闲农场的活动区,以绿带做间隔,提高宁静和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