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66956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1课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公开课一去一去 二三里二三里教学设计(第教学设计(第 1 1 课时)课时)名师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 1 课时)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 金晓兰一、教材解读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部分的第一课。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村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篮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二、学情分析前面的课文都是拼音的学

2、习,孩子们已经接触过汉字,也认识了不少汉字。但是今天这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学写汉字,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认识田字格,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为今后孩子们喜欢写字、写好字开启良好的开端。三、设计说明这首童谣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特别是数字一至十巧妙地镶嵌其中,更添趣味。学习这首古诗,不但可以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还能引发识字的兴趣。教学时,应充分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带到一个如诗如画的小山村,一边欣赏山村的美景,一边快乐地学习,在游戏、互动中感受学习的有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把重点学习识字、写字的目标落到实处。四、教学目标1认识

3、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难点:认识笔画。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2师生描绘图上的景象:不远处有一个小山村,村庄里人不多,只有几户人家。那个小山村周围有许多山,人们还在山里建了好几座亭子,正好可以给路过的客人歇歇脚。路边的树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颜色的美丽的花儿。多美的小山村啊!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歌一去二三里 ,到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去。3板书课题:一去二三里,读课题

4、,理解“里” 。(二)朗读古诗,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结合插图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2现在,我们就是图上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去小山村,感受一下小山村的美丽吧!(学生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圈一圈,画一画,读准确。 )3交流朗读情况。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4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二,借助小朋友运动服上的阿拉伯数字,认读 10 个表示数字的汉字。(2)游戏“找篮球” 。教师引导:哎呀,运动员的篮球丢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找出跟自己运动服上的阿拉伯数字相对应的篮球,大家能帮这个忙吗?(3)排排队。找到了篮球,运动的时间到了,篮球运动员要排好队训练了。 (拿着生字卡片的同学排排队,请一

5、名小老师当教练,检查有无排错。)(4)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打乱顺序读(5)这么多的“生字宝宝” ,如果老师请你们分类,你会怎么分呢?(学生把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数字,一类是“去”和“里”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三)读课文,初步感知山村美1短短的几句话里,藏了这么多“数字宝宝” ,是不是很有趣呢?让我们跟随图上的两个小朋友,一起来吟诵吧!2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数字宝宝” ,圈出来。(再次认读生字)3你从这首诗歌里读到了哪些景物呢?(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句的理解)4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读一读所在的句子。5分组朗读,拍手读,各种形式读。(四)书写指导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

6、多的数字宝宝,其中有几个数字宝宝都是用同一种笔画写成的,他们就是(出示生字“一、二、三” )1学习“一” 。(1)你能用“一”说一个词语或说一句话吗?(2)出示田字格,认识田字格。(3)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讲笔顺规格,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一”是由笔画“横”组成,从左下格靠近横中线的地方起笔,向右横,当左右相等时在横中线上收笔,收笔要停顿。(4)认识新笔画“一” ,跟老师一起书空。(5)描红、练习写一个,评价。(6)在评价的基础上,练习写第二、第三个。2教学生字“二” 。(1)用“二”说一个词语或一句话。(2)仔细观察“二”的两笔分别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两横有什么特点。(3)教师范写,讲要

7、点。 “二”也是由笔画“横”组成,第一笔横短,应该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横要写在横中线的下面,写得长一点。(4)学生练习书写。(5)评价几位学生书写的生字,及时肯定与纠正。3学习“三” 。 (同上)观察三横的特点,怎么写才好看呢?名师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 1 课时)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 金晓兰一、教材解读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部分的第一课。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村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

8、,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篮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二、学情分析前面的课文都是拼音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接触过汉字,也认识了不少汉字。但是今天这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学写汉字,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认识田字格,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为今后孩子们喜欢写字、写好字开启良好的开端。三、设计说明这首童谣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特别是数字一至十巧妙地镶嵌其中,更添趣味。学习这首古诗,不但可以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还能引发识字的兴趣。教学时,应充分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带到一个如诗如画的小山村,一边欣赏山村的美景,一边

9、快乐地学习,在游戏、互动中感受学习的有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把重点学习识字、写字的目标落到实处。四、教学目标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难点:认识笔画。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2师生描绘图上的景象:不远处有一个小山村,村庄里人不多,只有几户人家。那个小山村周围有许多山,人们还在山里建了好几座亭子,正好可以给路过的客人歇歇脚。路边的树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颜色的美

10、丽的花儿。多美的小山村啊!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歌一去二三里 ,到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去。3板书课题:一去二三里,读课题,理解“里” 。(二)朗读古诗,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结合插图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2现在,我们就是图上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去小山村,感受一下小山村的美丽吧!(学生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圈一圈,画一画,读准确。 )3交流朗读情况。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4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二,借助小朋友运动服上的阿拉伯数字,认读 10 个表示数字的汉字。(2)游戏“找篮球” 。教师引导:哎呀,运动员的篮球丢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找出跟自己运动服上的阿拉伯数字相对应的篮球,大家能帮

11、这个忙吗?(3)排排队。找到了篮球,运动的时间到了,篮球运动员要排好队训练了。 (拿着生字卡片的同学排排队,请一名小老师当教练,检查有无排错。)(4)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打乱顺序读(5)这么多的“生字宝宝” ,如果老师请你们分类,你会怎么分呢?(学生把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数字,一类是“去”和“里”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三)读课文,初步感知山村美1短短的几句话里,藏了这么多“数字宝宝” ,是不是很有趣呢?让我们跟随图上的两个小朋友,一起来吟诵吧!2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数字宝宝” ,圈出来。(再次认读生字)3你从这首诗歌里读到了哪些景物呢?(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12、4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读一读所在的句子。5分组朗读,拍手读,各种形式读。(四)书写指导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数字宝宝,其中有几个数字宝宝都是用同一种笔画写成的,他们就是(出示生字“一、二、三” )1学习“一” 。(1)你能用“一”说一个词语或说一句话吗?(2)出示田字格,认识田字格。(3)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讲笔顺规格,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一”是由笔画“横”组成,从左下格靠近横中线的地方起笔,向右横,当左右相等时在横中线上收笔,收笔要停顿。(4)认识新笔画“一” ,跟老师一起书空。(5)描红、练习写一个,评价。(6)在评价的基础上,练习写第二、第三个。2教学生字“二” 。(1)用

13、“二”说一个词语或一句话。(2)仔细观察“二”的两笔分别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两横有什么特点。(3)教师范写,讲要点。 “二”也是由笔画“横”组成,第一笔横短,应该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横要写在横中线的下面,写得长一点。(4)学生练习书写。(5)评价几位学生书写的生字,及时肯定与纠正。3学习“三” 。 (同上)观察三横的特点,怎么写才好看呢?名师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第 1 课时)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 金晓兰一、教材解读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部分的第一课。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村里几座亭台错

14、落有致,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篮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二、学情分析前面的课文都是拼音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接触过汉字,也认识了不少汉字。但是今天这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学写汉字,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认识田字格,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为今后孩子们喜欢写字、写好字开启良好的开端。三、设计说明这首童谣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特别是数字一至十巧妙地镶嵌其中,更添趣味。学习这首古诗,不但可以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还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15、。教学时,应充分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带到一个如诗如画的小山村,一边欣赏山村的美景,一边快乐地学习,在游戏、互动中感受学习的有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把重点学习识字、写字的目标落到实处。四、教学目标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难点:认识笔画。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2师生描绘图上的景象:不远处有一个小山村,村庄里人不多,只有几户人家。那个

16、小山村周围有许多山,人们还在山里建了好几座亭子,正好可以给路过的客人歇歇脚。路边的树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颜色的美丽的花儿。多美的小山村啊!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歌一去二三里 ,到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去。3板书课题:一去二三里,读课题,理解“里” 。(二)朗读古诗,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结合插图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2现在,我们就是图上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去小山村,感受一下小山村的美丽吧!(学生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圈一圈,画一画,读准确。 )3交流朗读情况。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4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二,借助小朋友运动服上的阿拉伯数字,认读 10 个表示数字的汉字。(2)游戏“找篮球” 。教师引导:哎呀,运动员的篮球丢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找出跟自己运动服上的阿拉伯数字相对应的篮球,大家能帮这个忙吗?(3)排排队。找到了篮球,运动的时间到了,篮球运动员要排好队训练了。 (拿着生字卡片的同学排排队,请一名小老师当教练,检查有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