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MBA课题-人本管理与领导艺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8866028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民大学MBA课题-人本管理与领导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中国人民大学MBA课题-人本管理与领导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中国人民大学MBA课题-人本管理与领导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中国人民大学MBA课题-人本管理与领导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中国人民大学MBA课题-人本管理与领导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MBA课题-人本管理与领导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大学MBA课题-人本管理与领导艺术(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介l高贤峰,北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海尔大学客座教授,主讲人力资源管理 、领导科学与艺术等。主要研究人力 资源管理的本土化理念与方法,由此形成的“ 人本管理”被清华大学总裁班、北京大学企业 家特训营、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设为 核心课程。l教练式咨询:工作分析与职务说明书的编写 与指导,薪资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指 导,员工激励与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设计与指 导,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 等。人本管理与领导艺术第一部分现象、问题与诊断诊断自己的领导艺术1、你整天很忙吗? 2、你忙的事都非要亲自干才行吗? 3、你忙的事都与三件大事直接相关吗? 4、你尝试过授权吗? 5、你尝

2、试过整整一个周不在企业露面甚至不接一个电话吗 ? 6、你想过如果这样会出什么问题吗? 7、你产生过“倒打工”的感觉吗? 8、经常有下级越级向你请示、汇报吗? 9、对此类现象你已经习以为常了吗? 10、你经常越过直接下属指挥下级工作吗?诊断自己的领导艺术11、你知道哪些例外问题必须由你亲自决定吗? 12、你知道你的每一位直接下属不能干什么吗? 13、你知道你的直接下属最适合干什么吗? 14、你经常使用强制权吗? 15、经常有人公开拒绝执行你的命令吗? 16、经常公开拒绝执行你的命令的人在群众中威信高吗? 17、你认为你的下属追随你的人多吗? 18、在“理性-情感”坐标中,他们处在哪个位置? 19

3、、你在乎下属的角色定位吗? 20、你对各种角色规范有明确的规定吗?现 象v论历史贡献,无论在军事、 政治还是在文学上,关羽比 曹操都要小得多。但是,世 上只有“关帝庙”,而没有“曹 操庙”。v为什么?现 象v论智商,周瑜与诸 葛亮不相上下。但 是,周瑜却被诸葛 亮“三气而死”。v为什么?现 象v刘备,运筹帷幄、 战略战术决策不如 诸葛亮,骑马射箭 、敌前打杀不如张 飞,组织规模、发 展前景、提供的待 遇不如曹操、孙权 ,但是为什么能够 聚合三国时期的一 流人才,成就轰轰 烈烈的事业?现 象v为什么同一个员工,在这个 领导眼里满身毛病,一钱不 值,在另一个领导眼里却是 难得的人才?v为什么一个企

4、业用高工资没 有留住一个人才,而另一个 企业用较低的工资却让这个 人才欣然前往?v为什么一个企业很怕员工跳 槽反而跳槽者很多,而另一 个企业不怕跳槽却很少人跳 槽?现 象v为什么耍尽手段, 很想拥有权威的领 导者最后可能失去 权威,而另一个领 导者没有刻意追求 权威却享有崇高的 权威?现象与问题刚创业时,没有什么奖惩制度,但是,大家 工作热情极高,奉献精神很强;企业发展大了,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制度也完 善了,但是,员工的奉献精神却消失了;甚至最早一起创业的人也开始斤斤计较了。制度越多,员工越自私吗?为什么 ?领导者的问题问 题 1、比起五六十年代,现在的 人变了:“精”、“滑”、“自 私”、“不

5、听话”为什么 ? 2、比起五六十年代,思想政 治工作效果下降了,为什 么? 3、改革初期,奖金一度成为 人们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 要因素,目前效果也在下降,为什么? 4、更多的问题?问题1、我公司(个人)最辉煌、最成功的是哪一段时间, 辉 煌、成功到什么程度?l2、导致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其中外部因 素l 是什么?内部因素是什么?l3、现在,这些因素还具备吗?l4、怎样才能使成功因素持续下去?l 问题5、目前影响公司进一步发展提高的最大瓶颈是 什么? 6、造成这些瓶颈的因素有哪些?其中自身 可控因素是什么? 7、自身可控因素中,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 8、哪些必须由领导者主持或参与才能控

6、制或改变? 9、哪些因素自己就可以控制或改变?问题l10、 哪些现在就可以改变?l11、 哪些需要创造条件才能改变?12、 需要创造什么条件?l13 、由谁创造条件?l 问题l14、从现在做起,我应该做什么?l15、制定行动计划 (1)企业领导的计划 (2)部门领导的计划 (3)个人的计划l l应用这些思路诊断企业的瓶颈因素 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l以不同的心 态看待同一 个事物,可 以得到完全 不同的结论 。烦恼的农夫 ;木桶理论l“一个由木块做成的木桶,其盛水量是 由最短的木块决定的。提高盛水量的最 经济办法是将最短木块加长。”l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最快捷办法是找出 自己的弱点,然后全力

7、克服。木桶理论找出你的这 一块领导者的困惑1、改革开放的影响? 2、社会进步的必然? 3、商品经济的影响? 4、知识经济的影响? 5、人们思想变化了? 6、管理者素质的变化? 7、心理结构变化了? 8、更多的思考?二、人本管理的基础:心理结构与行为机制 2人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 基础。所以,探讨行为规律, 必须首先探讨心理规律;l所谓“精”、“滑”、“自私 ”、“不听话”;l所谓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下降;l所谓奖金的效果下降;l这些都是从行为变化显示出来 的,其原因固然有环境、政治 、经济、时代等多方面的影响 ,但是,最根本的影响,还是 来自心理结构的变化(一)心理结构与行为动力 1、权威的

8、研究l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l荣 格:自我、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人格类型 l阿 德 勒:个人心理学:个人受奋力驱使追求优越适应环境l霍 尼:人格发展观:必须从文化因素上考虑人格的发 展l艾 里 克 森:自我心理学:更强调自我的独立性。自我如何获 得 l 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人心理发展;人格8阶 段l奥 尔 波 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动力组织、心理生理系统 l马 斯 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第三势力l2、整合研究之一l对心理学权威们的理论进行应用研究,对其共同 点或相似点进行整合,会得出以下结论: 1、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本能”、“似本能”或“潜意识”等概念,是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的

9、 ; 2、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需要和动机”是得 到大 部分人的认同的; 3、在“自我”之上,存在超越自我、直接社会取向 的动机。3、整合研究之二l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角度分析,人的行为有两大动 力系统:l一是基于“个人取向”、“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即 为了生存、交往、发展甚至实现自我价值而产生的动力 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自我”为中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与机会;l二是基于“超个人取向”或者“超越自我”的、完全社 会化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行为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价值、社会的理想 ,维护的也是社会的利益。5、整合研究之四l为了论述方便

10、,我们把前者称为“自我动力” ,后者称为“超我动力”,分别可以定义为: “自我动力”是个体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机会满 足纯“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 “超我动力”是个体为满足社会(有时表现为组 织、企业等)利益、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动力 。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共 同影响的结果。“自我”与“超我”有机结合, 构成了人的主要动力体系。动力结构自我动力超我动力两个动力的驱动自我超我企 业 目 标行 为管理体系管理 制度文化 理念两大动力的平衡自我动力超我动力富了和尚 穷了庙穷了和尚 富了庙员工行为组织目标与个 体目标的整合两种不平衡富了和尚 穷了庙穷了和尚 富了庙员工行为管理的实质

11、l员工行为管理的主要内容: 1、使员工行为方向指向企业目标; 2、使员工行为动力足够大;l行为方向与行为动力取决于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结合而 成的员工行为动力体系l员工行为管理的实质是“想办法将两大动力维持在较高 的水平并使之共同指向组织目标”。l这种办法有三个方面构成:1、管理制度体系;2、文化理念体系;3、领导者的权威与领导力6、整合研究之五超 我自 我外在力量的内化 惩罚:责任心、道德感 奖励:社会理想现实原则 采取行动 满足需要本能能量 制造需要 快乐原则 愿望式满足最高法官奴 隶最高司令本 我心 理 结 构 假 设8、整合研究之七超 我自 我本 我娇生惯养、该管不管的孩子心理结构 社会

12、力量该内化的没有内化 自我膨胀,超我缩小的畸形心理结构 行为表现为任性、自私畸形心理结构18、整合研究之七超 我自 我本 我管教过严的孩子心理结构 该内化的内化,不该内化的也内化下来了,形成“超我过大,自我太小”的心理结构 行为特点是“听话”、“顺从”畸形心理结构2(二)中国人传统心理结构的形成 1、关于传统文化l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体系繁多,内容庞 杂。探讨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结构的影响,是一 个涉及面极广、工程量极大的项目。试图研究每一 家文化的影响,从操作性上是不可能的。正确的研 究方法应该是在做一般宽泛性的研究基础上,对最 重要的几家做深入研究与分析。l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影响

13、最大的应该是儒家、道 家、佛家等,这里只对儒家文化进行了研究,对道 文化和佛文化没有涉及,这可能是今后研究需要补 充的。2、关于儒家文化之一l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象一棵 根繁叶茂的千年古树。如果将儒家文化本身 作为研究对象,当然以“树根”的研究为主; 但是如果研究其影响,也许更多的应该关注“ 树梢”;l儒家文化的“树根”部分是“读书人”熟悉、“老 百姓”并不熟悉甚至不理解的理论观点,“树 梢”部分则是妇孺皆知、甚至“百姓化”的儒家 观点;l“三纲五常”、“忠孝礼仪”、“中庸之道”等是 儒家文化的“树梢”部分,其对中国人心理结 构的影响是相似的。本研究以“忠孝礼仪”为 例2、关于儒家

14、文化之二君叫臣死臣 不 得不死 忠孝父叫子亡子 不得不亡礼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义为朋友两肋插刀 ,滴水之恩涌泉 相报儒家文化3、角色定位与行为准则l人们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人们无非有两种角色 :l家庭角色l社会角色当以家庭角色处理纵 向关系时,以“孝”为 最高准则;当以社会 角色处理纵向关系时 ,以“忠”为最高准则 ;横向关系则由“礼” 、“义”界定。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 ,每个人都是一个结点。都有 横向关系与纵向关系。4、对“自我”的影响l无论家庭角色,还是社会角色;无论纵向关 系,还是横向关系,都没有“自我”位置;l“超我”却得到了异常的鼓励。人们从被迫到 自觉、习惯地把各种道理、规范内

15、化下来,“ 超我”越来越大;l我们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了2500多年,经 历了100多代人;l每代人的“自我”都在承受着这种文化的压抑 ;l结果5、结论形成自我较小、超我较大的倾斜的心理结构6、中国人传统心理结构与行为机 制的特点超 我自 我本 我1、“超我”过大,唯上意识、群 体依赖心理、爱面子等等;2、“自我”缩小,自主意识、独立意识、个性等不足;3、“本我”的需要受到超我过多的限制,自我从现实出发,不得 不表现为虚伪、不直爽、 7、权威的研究鲁 迅:“中国传统文化是吃人文化”与“个性泯灭论”;柏 阳:“中国传统文化是酱缸文化”与“死要面子”的论断林语堂:可见,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及中国人 心理,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 ,压抑了中国人的个性或自我8、倾斜的心理结构:传统思想政治 工作有效性的心理基础 在“超我”中,共产党的价值观 念被充分广泛内化了; 为劳动人民打天下、实现共产主义 的理想成为超我的主体; 共产党成为“超我”依托的现实政治力量(三)中国人心理结构的演变 1、文化大革命对心理结构的影响 31、儒家思想遭到批判传统心理结构赖以 形成的文化土壤被破坏; 2、砸烂“公检法”、“踢开党委闹革命”、“随意 揪斗各级领导干部”,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冠以“保卫毛主席、党中央”的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