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25247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外文化交流(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讲第四讲近代中外文化交流近代中外文化交流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一、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参考书目本章内容结 束返回请按二、 来华外国人的活动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三、 中国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主要内容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参考书目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19942、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3、李喜所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三卷、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4、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本页内容结 束返回请按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一、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本节内容结 束返回

2、请按(一)在侵略和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二)近代中国处于文化“入超”的不利地位(三)中国人由被动接受开始走上主动选择的道路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一)在侵略和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1、于中国而言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性质2、中外人士的心理距离成为妨碍西学传播 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对外国入侵者的畏惧和厌恨是如此强 烈,以致使他们开始兴办报业,建设工厂,实现 军事现代化的努力被推迟了整整一代,”费正清本页内容结 束返回请按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入超”原因:1、西方文化处于一种高势能态势2、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广泛的途径(二)近代中国处于文化“入超”的不利地位外

3、国传教士外国传教士 和驻华使馆和驻华使馆 人员人员中国留学生与中国留学生与 出使人员出使人员西方学者来西方学者来 华讲学华讲学通商口岸和租通商口岸和租 界界本页内容结 束返回请按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1、西学传播主体变化由以传教士为主的外国人变为以先进士大 夫、留学生为主的中国人(三)中国由被动接受开始走上主动选择的道路中国人译书(415)占总译书的76%中国学者译书(38)只占总译书 的11%外国人译书(35)和外国人与中国 人合译书(33)占总译书的11%传教士译书(139)或与中国学 者合译书(123)占总译书的76%顾燮光译书经眼录( 1900-1904)梁启超西学书

4、目表 (鸦片战后-1896年前)“前译书之人,教会也,朝廷也;前译书之目的 ,传教也,敷衍也。后译书之人,士夫也,学生 也;后译书之目的,谋公利也,谋私利也。”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2、中国选择学习西方的内容日益深刻物质制度精神林则徐、魏源、 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粱启超、 孙中山、黄兴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物质制度精神本页内容结 束返回请按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二、 来华外国人的活动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一)外国侵略者及探险家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二)外国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本页内容结 束前进请按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一)外国侵略者及探险

5、家对中国文化的破坏1、侵华官兵对圆明园、故宫等宫廷文物的劫掠“所有中国 此次所受毁坏 之损失及抢劫 之损失,其详 数将永远不能 查出,但为数 必极重大无疑 。” 瓦德 西“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 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 (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 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 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 比的杰作”;“把我国各大教堂的宝藏会 集在一起,也是抵不上东方这所庞大而 辉煌的博物院”。雨果于1861年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2、外国人对敦煌文物的盗劫敦

6、煌莫高窟及壁画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藏经洞及内藏文物资料珍藏有至少在公元359年至1002年间,跨越 了十六国、北魏、隋、唐、五代、北宋等各 代,661年间记载各种宗教、历史、文学、艺 术、地志、民俗等方面的重要文书典籍5万多 件,这些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文献。王圆箓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外国探险家对敦煌文物的盗劫(1)俄国:勃奥鲁切夫、鄂登堡(2)英国:斯坦因(4)日本: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3)法国:伯希和与奴奈特(5)美国:华尔纳1987年12月,敦煌 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五万 余件文物中有四万多 件流失在海外,对中 国

7、文化造成了难以估 量的损失,所以在文 化界历来有“敦煌在 中国,敦煌学在海外 ” 的说法。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 ,海晏堂前的12生肖铜兽首自 此流失海外 圆明园海 晏堂前的 12生肖铜 像已被抢 救回国 的铜兽 首目前,12生肖铜兽首已有5 件被爱国人士出资购回中国2009年2月23-25日兔首、鼠 首在法国拍卖中国官方机构表态反对拍卖 ;以刘洋为首的律师组建律师 志愿团,希望通过法律诉讼的 方式阻止拍卖、追索国宝刘 洋2月25日蔡铭超拍下兔、鼠 首,但因拍品无法入境而不付 款,造成实际上的流拍 蔡铭超本节内容结 束返回请按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8、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斯坦因(18621943),英国探险家和考古学家。先后进行三次中亚探险。 在第二次探险中,从1907年起多次走访莫高窟,拍摄洞窟壁画,廉价骗购藏经 洞出土文物。第三次探险时,于1914年 再次到敦煌骗取大量敦煌写本。1930年,拟进行第四次中亚探险,被南京政府 拒绝。据统计,他先后窃去织绣品150 余方,绘画500余幅,图书、经卷、印 本、写本等6500余卷。探险所获敦煌等地出土文物和文献,主要入藏英国博物 馆。英国政府为表彰其盗宝之“功”,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法国探险 家和汉学 家伯希和 在藏经洞 中翻检经 卷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9、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美国探险 家华尔纳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二)外国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1、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2、传教士的教文卫活动与西方文化的传播本节内容结 束返回请按3、传教士与中学西传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1、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1)基督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元代 天主教,也里可温明末清初 天主教耶稣会、多明我会、方济各会 利玛窦(1552 1610年),意大利人。天 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 十年(1582年),到达澳门 ,从此,他一直居留在中 国从事传教活动。利玛窦 坚持适应中国国情的传教 方针,注重利用科学进行 传教,被誉为沟通中西文 化的第一人。唐代

10、天主教聂斯托派,景教东正教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2)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潜伏期:鸦片战争以前初步发展期:1842-1860年进一步发展时期:1860-1900年黄金发展时期:20世纪初开始罗伯特马礼逊(1782 1834),英国人,基督教 新教伦敦会传教士。1807 年奉派东来,是西方派到 中国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 教士。他所开创的译经、 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 、开医馆、印刷出版等事 业,使其成为开创近代中 西文化交流的先驱。1834 年出任律劳卑的中文秘书 兼翻译官,为其出谋划策 。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有利条件:第一,在华各教会团体仍然享有条约

11、特权保护第三,教会外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迥异于19世纪的变化: 庚子事变以后,清政府中最顽固排外的势力已被剪除;临 时约法从法理上肯定了公民信教的自由19世纪60年代初19世纪末1910年天主教2008001400 新教10015005000 本节内容结 束返回请按第二,教会对自身的行径也作了一些反省和检讨在华传教士人数对比表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2、传教士的教文卫活动与西方文化的传播(2)近代教会学校发展概况(1)传教士在华从事的新闻出版活动(3)教会医疗事业的发展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就教会自身目的而言,是希望借此来发展基 督教势力,就更广泛的背景而言,是

12、扩展西方在 中国的影响。而且这种活动在很长的时期内是处 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之下,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理所当然地遭到争取民族独 立的中国人民的反对。在客观上是顺应了向西方学习这一时代前进 的潮流,他们输入的异质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 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整个教会文化教育的历史 ,也许可以说,它对基督教的贡献是有限的,但 对中国的近代文化发展的影响则是深远的。本节内容结 束返回请按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1)传教士在华从事的新闻出版活动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林乐知与万国公报 傅兰雅与格致汇编华南沿海扩展到 华中、华东和华 北鸦片战争以后马礼逊、米怜与察世俗每 月统纪

13、传 郭实腊与东西洋考每月统 纪传南洋与华南沿海鸦片战争以前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传教士创办的西书出版机构一是教会主持,如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后改为美华书馆)、上海墨海 书馆、广学会、益智书会、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860年代以前:教会出版机构的天下;二是政府官办,如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编译局;三是民间商办,如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广智书局。近代中国出版机构发展概况: 三种类型:三个时期:1860年代至19世纪末:教会出版机构与官办出版权构并峙时期 20世纪初期:民间商办出版西书机构空前兴盛,出书数量、影响都远 远高于教会与官办机构。教方的出版物:分为宗教性和世俗性两大类,世俗性出版物所占比例越 来越大,其中各科“西学”始终占相当比重。近代中外关系史 第四讲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麦都思(1796-1857),英国新教 传教士,1816年被派往马六甲。1843年 麦都思到上海,是第一个到上海的外国 传教士。1843年在上海创建墨海书馆, 先后由他和另一英籍教士伟烈亚力主持 经营。墨海书馆是中国最早的编译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