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知识培训详细

上传人:0 文档编号:48825114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暑降温知识培训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防暑降温知识培训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防暑降温知识培训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防暑降温知识培训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防暑降温知识培训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暑降温知识培训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暑降温知识培训详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暑降温知识培训安环部 2017年7月24日夏季防暑降温知识培训培 训 内 容一、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二、高温会引发哪些危害三、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四、车辆采取哪些措施防高温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为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特制定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三条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 气温35以上的天气。第八条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日最高气温达到

2、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 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 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 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 班。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 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场所作业。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 动者工资。高温会引发哪些危害水盐代谢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而未能及时

3、得到补充时,就可能出现无 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神经系统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由于负诱导,使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功能受抑制,肌 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降低,易发生工 伤事故。高温会引发哪些危害循环系统由于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同时高温使血管扩张,末梢血液循环的增加, 加上劳动的需要,肌肉的血流量也增加,这些因素都可使心跳过速,而每搏 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也有所改变。神经系统由于高温环境中胃的排空加速,使胃中的食物在其化学消化过程尚未充分 进行的情况下就被过早的送进十二指肠,从而使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 体内血液重新分配,皮肤

4、血管扩张,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这样就会引起消化 道贫血。中 暑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2010年7月,“中暑”被列入了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产生中暑的原因气 温湿 度日 照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健康状况肥 胖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 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先兆中暑症状: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 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出现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 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

5、苍白、血压下降、 脉搏增快等表现。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 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 射病。 中暑的症状中暑的预防喝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 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 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 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 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 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 盐的温开水。中暑的预防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中暑的预防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中暑的预防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

6、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光头或头发不多的人中暑的预防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中暑的预防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多洗澡:让汗水离开人体。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

7、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防暑降温的佳品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人们往往把果汁、冰糕等冷饮、冷食作为解暑降温的宝贝。其实,夏季防暑降温的宝贝应该是以下几种:盐开水 茶 水陈 醋 绿豆汤苦 瓜 人 丹防暑降温的误区长期呆在空调室内电风扇直吹人体凉水冲脚图凉快中暑之后的急救中暑之后的急救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中暑之后的急救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不宜冰敷否则容易导致血管冷缩影响散热。中暑之后的急救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

8、气水(胶囊)等解暑。中暑之后的急救中暑之后的急救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急救中错误的做法自行服食退烧药(如阿司匹林等)中暑使身体处于消耗过度的状态,此时如果用退烧药来降温,身体对药物的代谢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药物的副作用更大。体表擦拭酒精可能过度刺激皮肤,使用过量也可能导致酒精中毒。敷冰块、冰袋过冷反而导致血管收缩而无法顺利散热浸泡在冷水里体表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后,可能诱发脑血管及心脏血管病变。涂抹感觉清凉的外用药(如万金油或白花油)油性物质更不利于散热。车辆采取哪些措施防高温夏季一般自月初持续到9月底,

9、现在正是高温酷热的天气,人在这样的气温下,很容易中暑。而汽车也是一样,一些使用频繁或负荷较重的系统装置,例如,空调系统、润滑系统、轮胎等都易发生故障。因此,必须把这些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汽车夏季防高温检查空调是否缺氟空调是汽车夏季使用较频繁的部件,也最容易发生故障,建议您盛夏之际一定要检查爱车的空调是否缺氟。一般情况下,制冷剂不足是空调失效的原因之一。其次要检查是否有泄露。一般干燥罐上都有玻璃观察孔,从气泡的流动情况即可初步判定其工况。最后还要检查一下是否缺冷冻润滑油。提示:为了杜绝夏季传染病的流行,空调应注意定期消毒,一般每周消毒一次为宜。检查空调是否缺氟空调是汽车夏季使用较频繁的部件,也

10、最容易发生故障,建议您盛夏之际一定要检查爱车的空调是否缺氟。一般情况下,制冷剂不足是空调失效的原因之一。其次要检查是否有泄露。一般干燥罐上都有玻璃观察孔,从气泡的流动情况即可初步判定其工况。最后还要检查一下是否缺冷冻润滑油。提示:为了杜绝夏季传染病的流行,空调应注意定期消毒,一般每周消毒一次为宜。汽车夏季防高温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车高温酷暑条件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车。行驶途中要注意适时休息。停车时应尽量选择在阴凉通风处,如条件允许也可打开发动机罩通风散热。若温度表的指针已经指近高温度区,这时就必须把车停下来“退热”,使发动机逐渐降温。必要时也可用冷水浇在散热器上,千万注意不要弄湿线路。提示:定期

11、清洗散热器片汽车夏季防高温高温路面行车胎压会增高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气温偏高,因此车上一定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不要在车内抽烟,以免发生火灾。出车前,要经常查看电路是否短路、漏电 ,插头是否松动;检查油路接头是否漏油、排气管是否放炮,如有问题,应 立即检修;要注意保持蓄电池通气孔畅通。夏季公路路面温度常常在摄 氏度以上,汽车轮胎如长时间在高温路面行驶,胎内气压增高,此时若轮胎 有损伤或薄弱处很容易发生爆胎。提示:车内要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保持规定的轮胎气压,高温炎热,尤其是午间酷热时应适当降低车速。汽车夏季防高温防止燃油系统故障由于气温高,汽油容易蒸发,导致混合气浓度有所增加。因此,可适当调节

12、供油量孔,或相应降低浮子室油面高度。提示:汽油机燃油系统因夏季昼夜温差影响容易发生气阻,致使油路供油不足甚至中断供油。为防止气阻现象发生,可用石棉垫将汽油泵与排气管隔开,或用湿布将汽油泵包住降温。油箱盖一定要拧紧在高温下,油及水的蒸发都将增加,油箱盖要盖严,油管要防止渗油;经常检查水箱的水位,曲轴箱的机油油面、高度,制动总泵内的制动液液面高度及蓄电池内电解液密度和液面高度等。提示:当工作油液不足时,要及时按规定补充。汽车夏季防高温R湿热天气暑难当, 预防中暑不能忘;R出门带上遮阳帽, 疲劳出汗找阴凉;R淡盐水、胡辣汤, 解暑补水来预防;R未渴先饮备足水, 急救中心做保障;R长期工作在楼房, 很少机会晒太阳;R心肺脑肾有疾患, 耐受性差要先防;R暴晒时间不能长, 避免中暑把人伤;R自知之明不逞强, 量力而行保健康。 多一次培训, 少一次事故;多一点安全, 少一点危险;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