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1159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 识呼吸病学分 会感染学组l铜绿假单胞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也是临床 最常见的非发酵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作为正常 菌群在人体皮肤表面分离到,还可污染医疗器械甚至 消毒液,从而导致医源性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重 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 点。l下呼吸道是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主要包括支 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感染和肺 炎,由多重耐药PA(multidrug resistant P aeruginosa,MDR-PA)引起的

2、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 ,治疗困难,因此规范PA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 重要意义。一、微生物学特点l假单胞菌属为需氧、有鞭毛、无芽孢、无荚膜的革兰 阴性杆菌,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共同构成非发酵糖( Nonfermenters)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 菌,特别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PA是假单胞菌 的代表菌株,占所有假单胞菌感染的70%以上。lPA呈球杆状或长丝状,宽约0.5-1.0m,长约1.5- 3.0m。一端有单鞭毛,无芽孢,成双或短链排列。 PA能产生多种色素,如绿脓素和荧光素等,专性需氧 ,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二、流行病学

3、l(一)流行状况l近年来,P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 面:l一是院内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国 内已有多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PA感染的严重 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资料显示2005年8家成人综合性教学医院PA的分离率 占革兰阴性菌的11.6%,居第2位(大肠埃希菌居第1 位)。我国近期进行的13家大型教学医院HAP临床调 查结果显示,PA的分离率为20.9%,居第2位。l二是PA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全球细菌耐药监测数据( SENTRY)显示PA在HAP致病原中居前几位,同时伴 随着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逐年提高。中国 CHINET

4、2005年2011年连续监测资料显示,PA对常 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保持在较高位置,但略有下降趋势 。如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0%、42.8%、 35.8%、30.5%、30.5%、30.8%和29.1%,对美罗培 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0%、34.1%、28.5%、24.5%、 25.2%、25.8%和25.0%,但其中全(泛)耐药( PDR)菌株数量显著增多,达到1.8%。l(二)耐药机制l1.定义:一般认为MDR是指细菌对于常见抗生 素(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内酰胺 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 )中三类及三类以上的药物耐药,严重耐药( XDR)是指细菌仅对1-2种

5、抗生素敏感(通常 指粘菌素和替加环素),而PDR则是指对目前 所有的抗菌药物都耐药的菌株。l2.PA是临床最常见的MDR和PDR致病菌之一,其耐 药机制涉及多个方面。l(1)产生灭活酶:PA可产生-内酰胺酶、氨基糖苷 类修饰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等,其中-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产生-内酰 胺酶:这是PA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水解酶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AmpC酶、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s)及金属酶(MBL)和其他酶,如 KPC酶。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该酶能将氨基糖 苷类抗菌药物的游离氨基乙酰化,将游离羟基磷酸化 、核苷化,从而使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发生

6、钝化而耐 药。l(2)膜通透性下降:l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PA细胞膜上的许多蛋白具有将抗菌 药物主动外排到细胞外的作用,并与细胞外膜的低通透性对耐药 起协同作用,在致PA多重耐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PA 细胞膜上常见的七种外排系统包括MexAB-oprM、MexXY-oprM 、MexCD-oprJ、MexEF-oprN、MexJk-OprM、MexGHI-OpmD 、MexVW-OprM等。外排系统能有效地清除除多粘菌素外所有 的抗生素,从而导致多耐药。目前研究表明,MexAB-OprM是惟 一的确定存在于野生型PA中的外排蛋白,具有最广的底物特异 性,包括-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

7、剂复合制剂、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新生霉素类、磺胺类及甲 氧苄氨嘧啶,可导致野生型PA对上述药物耐药。如果该泵表达 增多,使得药物排出增多,菌体内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细菌 就会产生耐药。l膜孔蛋白丢失或表达下降:中国碳青霉烯耐 药PA的主要耐药机制是外膜孔蛋白OprD2缺 失及表达量下降,导致药物难以进入细菌细胞 内。l(3)靶位改变:l拓扑异构酶突变: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 用靶位是细菌DNA拓扑异构酶II和拓扑异构酶 。PA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主要是由于编码 两类拓扑异构酶的基因突变,导致酶结构改变 ,使药物不能与酶DNA复合物稳定结合而失 去抗菌效力。l16s核糖

8、体RNA甲基酶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物耐药的原因之一。l(4)生物被膜(biofilm)形成:生物被膜是指细菌附着于物体 表面后,繁殖并分泌一些多糖基质、纤维蛋白等复合物,将细菌 黏连包裹其中而形成的膜样物。细菌能够通过生物被膜的形式生 存,是细菌耐药另一个重要机制,即保护细菌逃避机体免疫和抗 菌药物的杀伤作用。利用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 QS)的细 胞沟通机制在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PA的生物被膜形成中发挥 重要作用。目前已经知道PA的QS效应机制主要通过2 个信号系 统(LasI-LasR,RhII-RhIR)构成的级联反应来实现调控。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自身没有对抗PA的作用

9、,但能抑制生物被膜的形 成,同时具有调节免疫,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红霉素、克 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能有效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其中 以阿奇霉素抑制作用最强。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麦迪霉素 、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对生物被膜无效。l近些年对于整合子的研究日趋增多,整合子检出率呈 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37.5%上升至2008年 52.38%。整合子是存在于细菌质粒、染色体或转座子 上的一种基因捕获和表达的遗传单位,可以通过接合 、转化、转导和转座等方法在细菌间转移,成为细菌 多重耐药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革兰阴性 菌尤其是PA中更为显著。l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CH

10、INET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 显示PA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已经高于青霉素类和头 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探讨,但应引 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三、诊断l由于PA在呼吸道的定植极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对PA 肺部感染的最大困惑是诊断问题,即痰或者经气管吸 引标本(TTA)分离到的PA应该如何区别是定植菌还 是感染菌?区别定植与感染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非 常重要,否则极易导致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但这恰 恰是呼吸道感染临床迄今仍难以解决的难题。l(一)PA感染的危险因素lPA肺部感染多有危险因素,如长期入住ICU 病房,机械通 气,气管切开,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 素或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11、,与已感染非发酵菌的病人处于 同一病房,工作人员疏于环境和手部清洁等,这些危险因 素如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中性粒细胞缺乏、糖皮质 激素治疗和实体肿瘤化疗后则导致耐药机会更多。综合目 前罹患PA的危险因素包括:皮肤粘膜屏障发生破坏如气 管插管、机械通气、严重烧伤、留置胃管;免疫功能低 下,如中性粒细胞缺乏、实体肿瘤化疗、糖皮质激素治疗 、AIDS;菌群失调;慢性结构性肺病,如肺囊性纤维 化、支气管扩张、COPD;长期住院,尤其是长期住ICU ;曾经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或者含酶抑制剂青霉素。l(二)PA感染的临床表现lPA为机会致病菌,在患者体内或者医院环境中寄殖,感染常继 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

12、患者,尤其是在原有肺部慢性疾病,如 COPD、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的患者,常伴慢性咳嗽、咳痰 ,有黄绿色脓痰,慢性、反复感染者可表现为进行性肺功能减退 。在HAP,尤其是VAP 中PA为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这与气管 插管或者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PA能够直接侵入下呼吸道,引起 吸入性的感染有关。PA菌血症多继发于大面积烧伤、静脉导管 、心瓣膜置换术及各种严重慢性疾病等的过程中,病死率高,可 有高热,常伴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DIC)等。在严重全身感染时炎症标志物,如内毒素 和降钙素原(PCT)可以出现升高。l(三)如何区别定植与感染lPA-HAP很少有血培养阳

13、性,所以难以通过血培养确定病原学诊 断,而单行痰革兰染色没有诊断价值。从气管插管后气道内分泌 物中能够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培养出PA,但可以没有症状或者体 征。即使是脓痰或者气管内分泌物PA培养阳性亦不能诊断VAP 。文献报道,4%15%的COPD患者痰中能够分离到PA。广谱 抗生素的使用能增加ICU患者气道中PA 的定植。这是由于PA能 增加粘液的分泌,破坏纤毛的活力,引起上皮结构受损,影响肺 的清除能力。但与血培养中分离的PA相比,气道寄植的PA虽然 毒力较弱,但耐药性更强、更易产生生物被膜。即使经过有效地 抗生素治疗,PA仍可从VAP发生后8天的肺内分离到。因此,呼 吸道分泌物,包括痰、咽拭

14、子、气管吸引标本(TTA)、保护性 毛刷标本(PBS)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等PA培养阳性, 必须认真评估其临床意义。应严格掌握痰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并通过镜检确认是否真正为来自下呼吸道的标本,据此进行培养 才有价值。TTA、PBS 和BALF标本要比痰标本更可靠更有价值 ,应尽可能采用。l痰培养应尽量采用定量培养,至少应做半定量培养,而目前国内许多医 院采用的定性培养价值非常有限。当呼吸道标本PA培养阳性时,应结合 临床情况进行仔细分析。首先是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的临床与实验室 表现,是否有PA感染的危险因素,如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又没有危险 因素,PA培养阳性多考虑污染或定植,没有

15、临床意义,可以观察,暂不 做抗感染处理,更多地采取感染控制措施。但如果患者有肺部感染的临 床表现,又存在高危因素,应高度警惕感染的可能,再充分参考其他临 床指标如痰涂片镜检和定量、半定量培养结果,CRP和PCT 等综合判 断。患者在出现肺部感染时第一次呼吸道标本PA培养阳性的临床意义较 大,应结合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是否为感染责任菌;而在初始治疗采 用不针对非发酵菌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治疗有效又反复培养出PA, 则应考虑为抗生素筛选的结果。临床另一困难之处是在那些具有PA感染 危险因素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PA与其他病原体同时培养阳性时责任菌 的判断,需要谨慎确定。未经治疗患者如果与抗生素敏感

16、菌如大肠埃希 菌、肠杆菌属细菌等同时培养阳性,则PA为定植菌的可能性大;如果与 耐药菌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等同时培养阳性,前者又占优势,则需 要分析各自定量和半定量培养结果,如果PA为低浓度培养阳性则考虑为 定植菌的可能性大。l就目前的认知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PA 定植与感染的鉴别诊断问题。首先,临床采集呼吸道 标本时,应对患者进行充分培训,必要时采用气管镜 下防污染毛刷采样,尽量提高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质 量。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严格把握痰标本的质量,痰 标本接种前应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判断痰标本是否合 格,同时注意有无白细胞吞噬或伴行现象及细菌的染 色和形态。呼吸道标本的半定量、定量细菌培养能够 为临床提供有帮助的参考价值。如有研究根据细菌定 量培养结果气管内吸引物(PA105cfu/mL)、肺泡 灌洗液(PA104cfu/mL)、防污染保护性气管镜毛 刷(PA103cfu/mL)达到一定阈值可以考虑为感染 。l总之,与其它非发酵菌相同,在痰标本中分离出PA的临床意义即使想尽 办法仍很难正确评价。本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