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观课报告(2)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80971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观课报告(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观课报告(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观课报告(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观课报告(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观课报告(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观课报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观课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课报告一、观察缘由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为了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了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二、观察设计本次观察对象为六年级的一位音乐教师,执教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的第 11 册音乐课赶圩归来啊哩哩,参与观察的人员为学校音乐老师。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

2、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那些提问。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二)、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我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的几乎所有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情况,以备课后作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三)、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我们对所有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分小组的观察方法。我们将进入课堂的观察人员根据时段进行分工,每二人一组,重点观察五分钟内的提问情况;二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记录

3、课堂提问;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三、观察引发的困惑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一堂课共有 58 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达 1.4 个问题之多。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上课老师大吃一惊。教案上只写有 13 个问题,为什么会化解成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2.从质上来看,有效问题共有 30 个,占 52.2%,其中以思考型、提醒型问题为多。低效问题 26 个,占 45.6%,主要集中在过易以及无意义重复问题上。无效问题 2 个,占 3.2%。教师提问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由此我们进行假设

4、:去掉低效与无效问题,如果一堂课提的是 36 个问题,是否恰当?这是第二个困惑。3.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并不多,共有 6 个,但在交流时分解成了很多小问题,平均每个核心问题要化解成 9 个左右。其中第二个五分钟时段原本只有一个问题,可执行教学过程中却分成了 16 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细小的问题来支撑一个核心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三。四、观察建议1.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从这次课堂观察来看,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一理念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理念与实践脱节,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教师,要牢牢记住:课堂上,别忘了把自己隐藏起来,课堂是学生

5、展示自我的舞台。特级教师在整堂课上就以学生活动为主,或练唱或思考或发表观点或表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2.改变方法,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虽然课堂提问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教学形式,但不能独霸课堂,挤占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课堂时间如以声音为标志一般分为两种:一为有声时间;二为无声时间。有声时间分为师生交流时间,学生朗读时间等;无声时间分为学生思考时间、练习时间等。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辅以多种教学形式展开教学,诸如小组讨论、静思默想等。3.研究规律,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自己,更要备学生,了解学情也是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把握提问机会,在课堂实战中逐步积累经验,丰厚

6、教学功力,学会提问,力求做到三点:(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2)提问面要广,不能局限于几个学生;(3)教师提问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作出调整。讲课老师在教学中有一个与学生交流的环节,他没有将核心问题分解成很多琐碎的问题,而是在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时才进行适时的点拨性的提问,通过这种暗示性的提问旁敲侧击,引导学生自己思考。4.把握教材,提高课堂问答的实效性教师理解教材的程度对提问的有效性起着深刻的影响,提问要关注歌词的关键处,要留心歌词的言外之意,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以确保提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教学评析: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民族(彝族)儿童歌曲,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具有浓郁的彝族音

7、乐风格和特点,表现了彝族的孩子们伴着西山的旭日,伴着朵朵的朝霞高高兴兴赶集回来的兴奋心情。这些民族音乐在音乐教材中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的音乐教育却受到了流行音乐的影响,课堂上学生对传统的民歌无精打采,毫无兴趣。然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使他们得到美育的熏陶,这是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本课使用了许多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和过渡的设计,歌曲的学唱在聆听的基础上,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由学生自己找出唱得不好的地方,重点学唱。在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的基础上,设计了

8、即兴创编节奏的环节,引导学生用改变节拍的方式来改变歌曲的风格,在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创编,烘托出歌曲热烈的气氛,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的目的。另外,这首歌曲的音区较高,对于即将进入变声期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即使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再课前进行常规练习,但还是有一些学生没能很好的掌握发声技巧。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该在充分关注学生青春期声带保护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歌唱方法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大力提倡将技能技巧融于歌唱教学中顺带地加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在歌曲教学的同时引导每位学生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本案例中还体现了“重在自

9、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片段二中把问题丢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注重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彝族的火把节很自然的导入了这首歌曲的教学。我是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录音的范唱,让同学们充分体会了歌曲的情绪特点。在这个环节,我运用了多媒体。让学生通过音像的结合,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从而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喜欢学,并发自内心的愿意学、愿意走进民族音乐。在感受歌曲的同时我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例如“赶圩”是什么意思?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然后就从启发入手,启发学生用心体会彝族儿童赶集回来时的喜悦、兴奋的心情。这也是上这堂课的一个成功之处。在本课里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激励着、参与者,学生不是被动地学唱一首歌,而是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学生成了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