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音乐小屋》反思(2)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80965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音乐小屋》反思(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音乐小屋》反思(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音乐小屋》反思(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音乐小屋》反思(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音乐小屋》反思(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小屋教学反思本次音乐活动的设计是根据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等天性,以游“音乐小屋”为主线而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本次音乐设计,将知识的学习融入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听、唱、动等多项音乐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培养孩子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合作精神及创造能力。通过一系列情境变化来表现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此,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以便给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其一,在组织教学环节我是引导学生乘坐音乐小列车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机。我这里用了“音乐王国要建音乐小屋,主人请我们一起去玩,然后坐音乐小列车出发”的情境,学生对此很感

2、兴趣,课堂气氛也马上就热闹了起来。好心情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重要保证,这个情境设计,让学生马上就进入了状态,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二,在情景导入新课时,我是引导孩子对口令进“音乐小屋”,解决了本课教学中的第一个难点“3 3 1 3 | 5 6 5 | 4 5. 4 | 3. 0 | ”音乐小屋 在 欢迎 你 欢迎 我其三,在学唱“音乐小屋“时,我提示学生要参加青蛙音乐会必需先学会音乐小屋的主题曲,在这里解决了本课教学中的第二个难点“ 76 5 1 | 2 5 4 | 3 2 3 | 1 0 | ”我 们的 快 乐 都 在 里 边 装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动。我在这里利用了这一

3、特点,用游戏的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难点,打破了以往练习时的枯燥,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巩固了难点。以往我自己在节奏、难点练习时,老是发现很多学生心不在焉,今天看见他们学得都很认真,很有兴趣,让我感触颇多。看来,问题是出在我们老师自己身上,以后要多想想如何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学生不再觉得是一种负担。其四,是参加音乐小屋举办的“青蛙音乐会”,第一次聆听时,我没有出示课题、图片,而是让学生听听看是谁在表演,知道了就举手,但不用说话。当然,就这样听到底的话,学生肯定是坐不住的,所以我又在中间适时地提一些问题,如:“它们的叫声每次都一样吗?”“最后的时候,叫声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促

4、使学生认真地聆听完全曲。复听的时候,我让学生在出现青蛙叫声的地方加上青蛙的动作和叫声,其它地方模仿青蛙拉琴的动作(这里,有很多小朋友都听出青蛙在拉小提琴),并要求,青蛙叫的轻的地方我们也叫的轻,叫的响的地方我们也叫的响。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听音乐,要不就会对不上了。以前听欣赏的时候,老是会有学生讲话,但这次学生却听得很认真。其实,不是学生不爱听,而是我们老师没有引导好。聆听的时候,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一些要求、一些任务,学生就会有事情可做,当然也就不会“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了。最后,我是让学生为乐曲取名字,最后我再揭题。目的是让学生对乐曲有个了解,知道这首乐曲是青蛙音乐会。但是,有人也提出意见说是不

5、是把整个的欣赏环节去掉用其它的环节来代替,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想出用什么来代替这个环节才更为妥当,应此,在这里供大家讨论一下。其五,在给歌曲配打击乐器这个环节中,我选了两种声音长短不一样的乐器,并让学生进行选择,给不同的打击乐器配上合适的节奏,(我在前面让学生表扬音乐小屋,听教师范唱时,让学生伴奏的节奏 X X | 0 0 | X | 0 0 | 也为后面的节奏选择做了铺垫)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声音长的要配宽一点的节奏,声音短的可以配密集一点的节奏,真正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让伴奏流于形式。其六,在设计心目中的“音乐小屋”的这个环节。我通过了同桌相互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音乐小屋和同桌一起分享,然后再让几个小朋友把心中的音乐小屋介绍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这里也说的很好“只要你一走进我的音乐小屋,你所有的烦恼就都没有了,就会变得很快乐。”“我的音乐小屋是粉红色的,里面有很多音乐,只要你走进来,音乐就会自己唱起来,你就会很快乐”等等。我觉得一堂音乐课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就够了。总的来说,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上下衔接还是比较顺畅的,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也比较认真、投入、兴趣也很浓。当然,我所追求的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相信这会成为我今后教学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