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论 - coursesdueducn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07321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果论 - coursesdueducn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后果论 - coursesdueducn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后果论 - coursesdueducn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后果论 - coursesdueducn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后果论 - coursesdueducn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果论 - coursesdueduc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果论 - coursesdueducn(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专题 生命伦理学的基础理论n后果论n义务论n德性论n生命论n神命论(自然律论)、人道论、儒家伦理 学、女性主义(关怀论)等案例pTarasoff度完暑假回家,被Poddar杀害。这 位男子过去曾向他的精神病医生Moore坦白他 想杀她。这位精神病医生考虑到医生对病人 负有保密的职业伦理义务,没有向她或其家 庭报告。医生也曾设法将病人送进精神病院 ,但没有成功。T被该男子杀害。为什么要保密?如果你是医生,如何处理?如何评价这位医生?一、后果论 (consequence-oriented theory)后果论,又被称为效果论、效用论或价值论 。以道德行为的后果(效用、价值)作为确定 道德规范的

2、最终依据。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通过道德最终目 的,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出来 的。确定道德规范的目的是调整人们的利益,道德所 规范的就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使道德行为 取得好的行为结果。伦理行为 n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n对于“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n根本特征n受具有道德价值的意识支配n受利害人己意识支配例证n甲想杀已,恰好丙高歌而至,吓跑了甲 。“丙高歌而来的行为”是否是伦理行 为?n一个人给死去的老父亲烧纸,在他的意 识中,却是给冥府中的老父亲送钱。“ 烧纸行为”是否是伦理行为?n“事实上有无利害”n“受利害意识支配”伦理行为的三种结构n伦理行为的自然结构n“行为过程”和“行为

3、结果”n伦理行为的主体性结构n“行为目的”和“行为手段”n行为的主客观结构n“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基于后果论的行为决策逻辑n列举一切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n计算每一种方案可能的后果n比较这些后果n择优做出选择基于后果论的行为评价逻辑n描述问题(行为描述)n选择评价标准(道德目的、原则 、规则)n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效用如何)n道德评价结论“价值”与“效用性”n价值n客体具有的利于、害于或无利无害于达成 主体目的、实现主体欲望、满足主体需要 的属性。n效用性n客体对于主体的有利与有害以及无利无害 、符合与不符合以及无关,就是客体对于 主体的的效用性。价值或效用的逻辑“为己利他”是否是一种道德基于后

4、果论的道德规范确定逻辑p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通过道德最 终目的,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 推导出来的。人性:人类伦理行为的种类归纳:伦理行为的种类n1.无私利他:目的利他的4种行为n2.纯粹害他:目的害他的4种行为n3.纯粹害己:目的害己的4种行为n4.单纯利己:目的利己而手段利己和害己的2种行为n5.为己利他:目的利己而手段利他n6.损人利己:目的利己而手段损人善恶总原则道德原则与规则(二)后果论的分类n效用的内容n一元或多元效用主义n道德效用的主体n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公益论n判定的依据n行动效用主义和规则效用主义一元效用主义nBentham和Mill认为效用是指快 乐(幸福)或痛苦

5、(不幸)n“猪的哲学”成立吗?n一只心满意足享受生活的猪是否 要比不满的苏格拉底具有更高的 道德状态?多元效用主义n穆勒把幸福定义为更为高级 的愉悦,如智力的、审美的 和社会的享受,而不仅是感 官愉悦。n效用还应该包括诸如友谊、爱情 、献身、健康等。后果论的种类利己主义(Egonism)个人主义的表 现形式极端利己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行为功利论(Act utilitarianism)和规则 功利论:一元功利论和多元功利论:公益论(Theory of public interest)利己主义(Egoism)n是否以自身利益为直接目的n唯我型、个人型和普遍型利

6、己主义n极端利己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n极端利己主义:杨朱、庄子、尼采出世隐居者海德格尔、萨特入世孤独者n合理利己主义: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损害他人利益。“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如法国的 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哈,俄国的车尔尼雪 夫斯基。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n是否以相关者的最大利益为直接目 的n“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n确定的道德规范必须直接有利于实 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n英国的休谟、亚当斯密、边沁、穆勒 。公益论n是否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直接目的n随着人类的不断社会化,不同群体、国家乃至 整个世界有着共同的、长远的利益,这些公益 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n公益思想自古就有,

7、当今世界人们共同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 短缺、人口猛增、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人们的公益 意识空前强烈。n公益论认为确定的道德规范必须直接有利于人 类的共同利益。n1973年约翰逊和赫尼格斯在“保护健康和变化中的价值”学术 会议提出。行动效用主义和规则效用主义 n行动效用主义n将效用原理(道德终极标准)直接 应用于所有特定的行动n规则效用主义n主张将效用原理(道德终极标准)不直接 用于行动,而用于规则道德规范的制定过程社会确立道德的目的道德终极标准哈曼的理想实验n一个医生,如果把极其有限的医药资源用来治疗 一个重病人,另外5个病人就必死无疑;如果用来 救活这5个病人,那个重病人就必死无疑。

8、n有5个分别患有心脏病、肾病、肺病、肝病、胃 病的人和一个健康人。这5个病人如果不进行器 官移植,就必死无疑;如果杀死那个健康人,把他 的这些器官分别移植于这5个病人身上,这5个病 人就一定能活命,而且会非常健康。nLouis P. Pojman. Ethical theory: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道德终极标准“奴隶制度”和“惩罚无辜”n“奴隶制度”n一个社会实行奴隶制度比非奴隶制度更能够 带来好的效果。n“惩罚无辜”n假想法官明知一个人无辜,但如果惩罚、宣 判他死刑,便可阻止一场将有数百人丧命的 大骚乱。nTom L. Beauchamp,

9、Philosophical Ethics后果论的优点n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广泛应用后果论或效用 主义来评价我们的行动方针。n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的发展和应用都 体现了这一点。 n伦理学的重要基础理论n从终极道德标准(道德目的)的角度建构道德 规范体系。后果论的问题n后果或效用难以定量和计算,也难以预测。n如何还原为一个单位进行计算呢?n在采取行动前,不可能预测所有行动的后果。n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甚至不同个性的人,对后果 的权重是不同的。n有可能导致社会不公正。n如果选择了一个我们认为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 最大幸福”的行动,那么,对没有从这种行动中 得到益处的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人就是不公正了

10、。后果论的问题(续)n陷入本利计算的陷阱,没有给人以 足够的尊重。n后果说明方法手段的正当合理性,把人作为 达成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也是道德的。n医生对100个儿童进行令人痛苦的、有致命 危险的实验,假如医生保证通过实验将来可 救活一千万个儿童。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 大利益”,难道是道德的吗?电车难题n一辆失控的飞驰而来的电车,如果不驶向左 面的铁道压死一个人,就必定要驶向右面的 铁道压死5个人。电车的司机应该驶向哪一 条铁道?n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n扩充版本n电车在轨道上,司机无法变更轨道,而搬道工可 以,本来是冲向5个人的轨道,应否搬动轨道?二、道义论 (deo

11、ntological theory)n(一)涵义n好坏对错的评价诉诸行为的内在性质或 规定伦理义务的原则、规则,而且有些 原则、规则不管后果如何都必须贯彻的 。n道义来自一些特殊的关系:亲子关系、医患 关系、雇主与雇员关系、契约关系。在这种 关系中决定双方互有义务,而这些义务并非 来自效用或后果。 义务论的行为逻辑n首先描述问题n列举不同解决方案n从原则角度比较不同方案n(1)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方案正确答案n(2)有几个符合条件的方案选择方案n(3)几个符合条件但相互冲突的原则原 则排序做出选择(二)义务论的分类n1.行动义务论n个人无须伦理规则就能够直接把 握应该做什么。n惟有良心、直觉和信

12、念能最后决定 应该做什么。n直觉主义2.规则义务论n好坏对错要视它否符合伦理原则或 规则。n原则和规则要比过去的经验更重要 。n又分为n一元规则义务论n多元规则义务论一元规则义务论nA、孔子nB、康德的绝对至上命令 孔子n“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n“己所不欲,勿施于人”n只有一条基本的伦理原则。如你 要如何对待别人,就如同你希望 别人怎样对待你一样,其他原则 都是从这个原则中衍生中出来的 。康德的绝对至上命令n一个行动在伦理上是对的,当且仅当这个 行动准则可以普遍化。n自杀这个行动不可能是对的,因为它不能普遍 化,即使它对某个特定的个人可能是个较好的 选择。 n一个行动在伦理上是对的,

13、当且仅当行动 者在完成这个行动时不把任何人仅仅当作 手段。 (2)多元规则义务论n认为有若干条道德原则,它们很难还原 为一个原则。(三)体现义务的这些原则从哪里来的呢?n1.权威n神诫论、圣人n2.社会契约权威:上帝或圣经(摩西十戒)n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n不可亵渎上帝之名。n谨守安息日。n孝敬父母。n不可杀人。n不可奸淫。n不可偷盗。n不可作伪证诬陷他人。n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n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权威:圣哲n孔子、有意志的天、皇帝。n孟子认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乃忧 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 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14、。”(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社会契约n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契约论。n如果理性的人被放在一个要求他作出价值选择 的环境中,而他又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环境中起 什么作用,那么这个人会选择支持或有利于这 个环境中处于最不利于地位的人。n一个伦理社会应当关注的是对社会中处于最 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照顾和支持。公义论n“无知之幕”假设n构建一个虚幻的原始状态,每个人处于“无知之幕” 的背后,但基于理性的自我利益与兴趣的考量,每 个个体完全能够就共同的社会规则达成一致。n理性的共识n(1)所有的人都平等地享有一种最大限度的个体 自由和政治参与权利(平等原则);n(2)通过赋予弱势群体以机会均等和社会

15、关爱而 使社会与经济的不平等状态受到限制,从而保障社 会分享权利的真正行使(差别原则)。(四)道义论的优势和困难n优势n非常直接地告诉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便于 人们按照道德去行为,大大提高了行为的效 率。n由于义务论不是根据结果来考察行为,从而 避免了陷入本利分析的陷阱。n实际上,伦理学给人们带来的价值就是这些 “义务”道德规范和文化。问题n难以解决道德义务间的冲突,即两条规则或 规则规定的义务之间的发生矛盾,怎么办? 往往会抱残守缺,为道德而道德,成为道德 的奴隶。n对绝症病人,应该该满足其知情同意的权利还是应该做保护 性医疗而拒绝透露病情?n“尾生之信”与“康德之诚”n实际上,权衡义务已经

16、也必须考虑后果。问题n道义论通常注重动机的重要性,带来一些问 题:n有人看到一个人失足落水,只要有救人的善良动 机,至于是否把人救上来,谁会说这个人不是一 个道德高尚的人呢?n后果论对此质疑:有人看到一个人失足落水,只 要有救人的善良动机,至于是否去救人,难道都 是道德的吗?n难以应对飞速变化的医学道德实践n医生是否应复苏一个处于癌症晚期的昏迷病人?苏格拉底之死n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追求智 慧,信守法律与正义。由于直言不讳,苏格拉 底得罪政客美雷图斯、吕康和安涅托斯,他们 以“不信神”和“误导青年”的罪名将苏格拉 底告上法庭。n苏格拉底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不畏 强权。大多数参加表决的公民不能容忍他的强 硬态度,再加之某些与他为敌的政客的蛊惑, 公民大会最终判处他死刑。n当时规定,判了死刑,可以逃跑,也不追究。苏格 拉底身边的朋友和学生都建议他逃跑,但是苏格拉 底不愿意逃跑,却选择了接受议会的死刑。n苏格拉底慷慨赴死,认为既然我一生都坚持该事情 ,那么当这个城邦决定我要死的话,我不会逃跑。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