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05384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选材注意事项(1)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2)不宜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但实验需要控制温度。1.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时如何表示酶活性大小?提示: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2.试分析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能否先将淀粉和淀粉酶混合后再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下处理。提示:不能。因为酶具有高效性,把淀粉与淀粉酶混合后立即就会发生催化反应。3.试总结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的一般思路。提示: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2、只改变研究的某条件,即控制变量法。 4.在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分别是什么?提示:(1)实验中所用酶的来源不同,则最适温度也不同。若淀粉酶为市售的-淀粉酶,其最适温度为5075;若淀粉酶来自人体或生物组织,则最适温度为37左右。(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操作过程中第一步与第二步不能颠倒,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操作步骤与一定不能颠倒顺序,否则在调节温度或pH的过程中,酶会将淀粉或过氧化氢分解,导致实验失败。 实验方法: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路1.探究性实验概述探究性实验是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进行实验完成的探究活动。实验的目的

3、是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因为实验的结果及结论都是未知的,故需要对探究问题作出假设。2.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路(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的核心,通过思考要明确“探究什么”,其中把握三个要素,即探究的因素;探究的对象;观察的指标。(2)理清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完成实验所用到的理论依据,有的是已有的理论知识,有的在题目中作为条件出现。(3)确认自变量和设置对照。自变量与对照是实验设计的灵魂。确认自变量的方法对照实验的设置,要确保一个实验自变量对应一个可观测的因变量,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4)设计操作步骤。操作步骤模式:分组编号变量操作条件控制观察记录。直接从实验

4、目的中得到根据实验原理推出从给出的材料用具中得到启发3.预测结果、得出结论结果的预测,要根据假说和原理,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判断,实验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一般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促进(2)负相关抑制(3)不相关无影响“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pH试纸。实验步骤如下:(1)取三支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2)向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

5、液,振荡均匀后,分别用pH试纸测试三支试管的pH;(3)向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4)观察三支试管内气泡的产生量。【分析】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实验设计思路,分析如下:(1)从探究的课题可知:探究的因素是pH,探究的对象是酶的活性,对活性的影响可以通过观测气泡的产生量来确定。(2)结合材料用具可知:实验的自变量应是pH大小,要把它控制在中性、酸性、碱性三种条件下,设置三组实验控制变量;由于pH不同,导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同,故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因变量。(1)步骤(2)和(3)能否颠倒?提示:不能。如果颠倒,过氧化氢将在相同的pH下

6、被分解一部分,失去了对单一变量的严格控制。(2)你能预测该实验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吗?提示:若乙甲丙,说明过氧化氢酶在酸性条件下活性较强;若丙甲乙,说明过氧化氢酶在碱性条件下活性较强;若乙甲丙,说明过氧化氢酶在中性条件下活性较强。(3)如果改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所选材料合理吗?提示:不合理,因为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用碘液检测,pH的不同是否对碘液和颜色反应有影响不明确。 1.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催化作用时,实验人员设置了如下方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照,可用来验证酶的专一性B.由对照可推测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 C.本实验的变量有一个:实验的反应温度

7、D.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之一是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解析】选D。本实验共有两个变量:温度和底物的种类。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分别和形成对照实验,可验证酶的专一性;因为的温度梯度太大,60 不能确定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应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才能确定最适温度。2.(2011泰州模拟)如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解析】选C。据图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 左右。低于35 时,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pH在08范围

8、内,随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8时,随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3.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下面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想要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是温度B.1号试管设置正确合理,为空白对照组C.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是37 水浴;pH为89D.鸡蛋清溶液和酶液应在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水浴加热【解析】选C。A错误,实验想要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是温度和pH;B错误,1号试管为空白对照的话,试剂应加1 mL蒸馏水,条件还应满足适宜pH;D错误,鸡蛋清溶液和酶液应在调节到预设的温度和pH后再混合均匀进行水浴加热。4.(2011扬州模拟)某小组在完成探究“温度

9、是否会影响酶的活性”这个实验后提出一个问题:“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是否真的如教材所示,呈规则的、左右对称的抛物线呢?希望通过定量实验进行探究。以下是小组内同学们的讨论:甲同学提出:可通过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来测定酶的反应速率;乙同学提出:先用酒精灯加热来制造高温条件,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1;丙同学指出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有不合理的地方,温度过高酶会失活。他经过重新思考,定出了新的实验方案:先让酶由低到高预热成系列温度梯度,并与之相对应地加入过氧化氢,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2。请回答:(1)你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_,因为_。(2)小组采用了丙同学的实验方

10、案,用系列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得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v,结果见下表:请你根据上表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出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3)若用新鲜土豆研磨液代替上述新鲜猪肝研磨液,是否会出现上述表格中类似的数据?_。(4)以上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_。(5)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甲同学方案不可行,因为H2O2分解可产生H2O和O2,无法测定H2O2的消耗量。(2)绘图时应先将横纵坐标的含义标明,然后描点连线,连成一条平滑的曲线。(3)土豆中的H2O2酶类似于猪肝研磨液中的H2O2酶,均具有最适pH,因此,若用新鲜土豆研磨液也会出现类似表格中的数据。(4)据表可知,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5)据绘制的曲线不难判断:过氧化氢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像教材所画的那样是规则、对称的抛物线。答案:(1)不可行 不具有可测性(2)见图(3)会 (4)适宜的温度(5)过氧化氢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像教材所画的那样是规则、对称的抛物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