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80524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学科 语文 班级 六年级 教师 喜 二一六 - 二一七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班级学情分析一、班级学情分析我所教的六年级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从总体上看,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因此新学期中重点努力方向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二、教材概况二、教材概况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

2、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 21 篇,其中精读课文 10 篇,略读课文11 篇。每组由“导语” “课例”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 4-5 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 “趣味语文” “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 “趣味语文” “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

3、, “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本册要求会写 80 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 “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 80 个。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课外阅读不少于 15 万字。(2)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3)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

4、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2、技能方面(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5)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的教育,

5、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热爱科学、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在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4、学习习惯方面(1)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和根据需要搜集、积累信息的习惯。(2)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3)养成课外阅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 万字。读后写读书笔记。五、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

6、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2.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六、全册教材特点解析六、全册教材特点解析(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

7、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8、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2(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曾有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

9、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 ,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

10、,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 。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 4 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

11、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 ,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本册导学系统的安排大致沿袭高年段前三册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五) “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难

12、忘小学生活” 。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向母校、师友告别。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 ,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七、需要注意的问题七、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全面了解学生还可能存在哪些语文学习的问题(1)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始减弱,上语文课、课外阅读和进行语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书面语言问题较多;(3)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缺,胆小,很少当众发言。2、要注意做好小学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八、教学策略八、教学策略1、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

13、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4、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九、教学进度表九、教学进度表周数周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周第一周1.文言文两则 2 匆匆 3 桃花心木第二周第二周4*.顶碗少年 5*.手指 语文园地一第三

14、周第三周语文园地一第四周第四周6.北京的春天 7*.藏戏 8*.各具特色的民居第五周第五周9*.和田的维吾尔 语文园地二第六周第六周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第七周第七周13*.一夜的工作 语文园地三第八周第八周14.卖火柴的小女孩15.凡卡 16*.鲁滨孙漂流记第九周第九周17*.汤姆索亚历险记 语文园地四期中考试第十周第十周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千年梦圆在今朝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以后第十一周第十一周21*.我最好的老师 语文园地五第十二周第十二周综合性学习第十三周第十三周期末复习第十四周第十四周期末复习第十五周第十五周期末复习第十六周第十六周期末复习

15、第十七周第十七周期末复习第十八周第十八周期末复习十九、二十周十九、二十周期末复习、期末考试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选编的 5 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

16、散文顶碗少年 ,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 ,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二、单元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2、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四、教学措施及手段1、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1 文言文两则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