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新进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03995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新进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护理新进展一、流行病学概述n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结核患者数位居世界第一 。n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老龄化趋 势的增加,糖尿病患者增加。 n糖尿病是结核病的相关性疾病之一 ,两病之 间存在相互关系。n在糖尿病患者群中预防结核病发生,对减少结 核病的发病率、控制结核病疫情有积极作用。 n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n许多资料表明,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保健问 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n我国1994 年有糖尿病人数为1200 万人,现有 2000 万,患病率1 %2 % ,在大城市则更高 ,6070 岁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 %左 右。n随着人口老龄化

2、,肥胖人群增多,生活方式的 变化,糖尿病人将会继续增多。n 结核病疫情n结核病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各 种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2000 年全国结核病流行 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 。我国感染结核病的人数达数亿之多,现有活动 性结核病人450 万,涂阳肺结核病人150 万,菌 阳肺结核病人20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达13 万 人,为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2 倍。n流行特点是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 死亡率、低递降率、农村疫情高于城市。n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的情况n糖尿病患者的肺结核年发病率为 1061/10万,非糖尿 病患者的肺结核年发病率为306/10万。n

3、糖尿病控制不良者肺结核发病率约比控制良好者高3 倍。n我国两病并发率为16%-24%。并且两病并发以 40-60 岁多见,50岁以上者所占比例高达75.4%。n两者的发病顺序为糖尿病先于肺结核者占多数,约为 70-80%,其次为同时发病或肺结核先于糖尿病。nJawad 等发现16.2 %37 %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口 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糖耐量异常,经抗结核治疗后, 多数可恢复正常。提示活动性肺结核可影响机体的糖 代谢。二、肺结核与糖尿病之间发病相互关系n1、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 n(1)血液和组织内含糖量增高,有利于结核菌的生 长和繁殖,降低白细胞吞噬功能;n(2)脂肪代谢障碍,代谢产物增加为

4、结核杆菌提供 了丰富的营养;n(3)蛋白质代谢混乱,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 下;n(4)T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数目、功能减低;n(5)其他:糖尿病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增厚,肺毛细 血管基底膜增厚、肺弹性降低从而导致肺容量下降, 肺弥散功能、顺应性低下;自主神经病变导致气道反 应性下降支气管扩张性下降,从而易于发生肺结核。n2、结核病对糖尿病的影响n(1)肺结核所致发热等中毒症状可影响胰腺功能 调节障碍,胰岛素受体功能降低,影响胰岛素分 泌功能。n(2)结核病人胰岛形态和组织化学有变化,胰岛 损害程度与结核的程度成正比。尸检发现胰岛周 围硬化,胰岛细胞营养不良和萎缩,使碳水代合 物代谢障碍。n

5、(3)某些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 胺等对糖代谢或降糖药有一定影响。n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及预后n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临床上以病程进展 快、疗效差、耐药率高、预后凶险为主要特征, 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糖尿病控 制的程度和稳定情况,即控制血糖对肺结核抗痨 治疗有显著的促进意义。n 在治疗原则上应坚持两病同时治疗,在正规 抗痨治疗的同时,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 使两病得到有效的治疗。 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特点n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在人群分布特点n(1)性别间无差异。 n(2)随年龄的增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 n(3)地区分布特点:乡镇发 病高

6、于农村和城市。 n2、两病合并临床表现不同n(1)原有糖尿病后发肺结核者,起病多急进,发热、咳嗽、盗汗 及消瘦等症状明显,病情重。n(2)先有肺结核后患糖尿病者,症状相对较轻,诊断易漏诊。结 核菌素试验可呈假阴性。病情较重时,空洞发生率和咯血发生率 均较高,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 n(3)老年患者以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较多,病变以增殖、干酪 性改变为主。而青年患者多以渗出性、坏死性等混合性病变为主 ,且下叶病灶多见。n(4)痰菌阳性率较高 。n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目的及原则n治疗目的n (1) 消除症状,降低血糖或减少尿糖,促进 胰岛功能的改善。n (2) 给病人建立合理的饮食和用药,提

7、高生 活质量。n (3) 早期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尽快使痰菌 阴转,控制结核中毒症状,促进病灶吸收。完成 化疗,以达到临床治愈。 n治疗原则n(1) 坚持两病同时积极治疗的原则; n(2) 坚持结核病化疗原则:早期、联合、规律、全程、 适量;n(3) 坚持糖尿病治疗的五项原则:教育与心理治疗、饮 食治疗、药物治疗、体育疗法与血糖监测;n(4)密切观察抗结核药物可能对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发 生的影响,必要时需酌情调整剂量;n(5)糖尿病并发活动性肺结核时,适当增加总热量及蛋 白质含量,运动需量力而行,结核中毒症状明显或咯血者 暂不宜锻炼; n(6) 抗结核治疗疗程宜适当延长; n(7)正确选择糖尿

8、病治疗药物。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n(一)心理护理n(二)饮食管理n(三)运动指导 n(四)用药护理n(五)血糖监测n(六)健康教育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n(一)心理护理当病人知道自己患病时,心理行为多种多样,有 的恐惧,心理负担加重,有的忽视其严重性,有的对 治疗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只有掌握病人这些心理变 化,及时做好心理护理教育,让病人明白心理情绪因 素对血糖及病情变化的不利影响,帮助病人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让病 人消除紧张心理及精神刺激,才能有利于控制血糖。n(二)饮食管理n1、在单纯糖尿病饮食基础上,适当放宽饮食限制, 热量的摄入应较

9、单纯糖尿病患者每日增加10%左右, 蛋白质也要适当增加,每日1.21.5g/kg蛋白质。n2、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情制定 个体化的饮食方案。n3、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限制或禁止食用对肺结核合 并糖尿病病情及治疗有负面影响的食物。 n4、指导患者进食含钙丰富的牛奶、鱼、排骨、豆类 等食物,以补充足够的钙质,促进肺结核的愈合。n(三)运动指导 n 运动不仅能增加体质,还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 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n 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一般运动量不宜过大,应该 从最轻的运动开始,如散步、保健操、太极拳等。n 2、运动可在饭后1小时进行,时间不宜过长,每日30 60分钟,每

10、天1 次或每周45 次,但应避免可引起过度 疲劳、神经紧张的体育活动,以免引起兴奋交感神经及胰 岛细胞等,引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n 3、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 并及时处理,锻练时注意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并随身携带 病情卡,以备急需。n 4、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在肺结核急性阶段,病人合 理休息可减少体力消耗,同时也有利于延长药物在病变部 位存留时间,有利于病灶组织的修复,促进疾病的愈合。 n(四)用药护理n1、注意观察抗结核和降糖药物的疗效及不 良反应。n2、除轻度糖尿病外,中重度及肺结核感染 严重时应首选胰岛素,待病情好转稳定后 再用口服降糖药并注意调整剂

11、量。n 胰岛素治疗的好处:胰岛素治疗能在较 短时间内控制血糖达良好水平,2个月和6 个月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口服降糖药治 疗,病灶吸收较快,副反应较少。 (四)用药护理n3.胰岛素的注射工具 n3.1 普通1毫升注射器:便宜,但不专业。n3.2 胰岛素专用注射器(BD公司):以胰岛素用量 单位为刻度,每支40单位,容量为1毫升。n3.3 胰岛素注射笔:现在用的比较多。n 普通1ml注射器与胰岛素注射器是有区别的,胰岛 素注射器采用固定式针座,注射死腔0.007ml;普通 1ml注射器为分体式针座,注射死腔为0.050.1ml , 约为4U。 (四)用药护理n3.4 胰岛素高压注射器n3.5 胰

12、岛素的气雾剂 :可以用来喷鼻或喷口 腔。因为它受上呼吸道粘膜的影响,被吸收的 胰岛素的剂量并不准确,现在也基本不用 。n3.6 胰岛素注射泵(四)用药护理n4. 胰岛素注射步骤 n4.1 注射前的准备n (1)确定吃饭时间,肯定在30分钟内吃饭;(2)确认胰岛素的剂型,如果是预混的胰岛素,或 者是中效胰岛素,在抽吸药液前要混匀;(3)检查胰岛素的外观,看有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是 否过期; (4)消毒胰岛素药瓶的胶塞,然后抽吸药液。如果 遇到需要短效、长效同时抽取的情况,应该先抽短效 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 (四)用药护理n4.2注射的方法 n(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2)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

13、注意不能用碘型 的消毒剂,因为碘中的氨基酸遇到碘后,会发 生变性,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剂量和效果;n(3)注射时要捏起局部皮肤,垂直或者是倾 斜45度进针;(四)用药护理n4.2注射的方法n小提示:n注射至肌肉层的危害n 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导致体内血糖控制不稳定 ,增加疼痛感 n注射至 表皮层的危害n 可能导致胰岛素渗出、疼痛或免疫反应n因此,注射深度应确保在皮下脂肪层。捏起皮肤的正 确手法是用拇指、中指和食指这3根手指,而不应该 用5个手指大把抓,因为这样很容易把肌肉也给捏起 来,导致注射到肌层。 (四)用药护理如:(四)用药护理4.2注射的方法 (4)推 注完成药后,应慢慢松开捏起的部位

14、。注射器在局部停留510秒后,拔出针头, 如果用胰岛素笔,还应该停留更长时间。整个 注射过程应体现三慢的原则:进针慢,推药慢 、拔针慢。 n(5 )拔出针头后用棉球按压局部510秒, 注意不要按摩、不要揉。 (四)用药护理n.3注射的部位n常用的注射部位有上臂外侧、腹部和大腿前外侧,其 中腹部是胰岛素吸收最快的地方。另外,在臀部注射 也是可以的,但它是所有部位中吸收最慢的部位。n注射胰岛素最合适的部位是腹部,一般是在肚脐两侧 的一个手掌的距离内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 薄,越容易扎到肌肉层。其次就是大腿外侧,大腿外 侧注射时,只能是由前面、外面或外侧面进行注射, 因为内侧面有较多的血管和神

15、经分布,是不适宜注射 的。另外还有上臂外侧四分之一和臀部也是胰岛素注 射部位。 (四)用药护理图(四)用药护理n. 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n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反应、胰岛素性水肿 、眼屈光不正和体重增加,较多见的是低血糖 反应和体重的增加。 (四)用药护理n.胰岛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n6.1注射部位应交替:应该选择左 右对称的部位来交替注射。同一 部位每个注射区,要有交替,要 有规律。如果吃饭的时间提前, 应选择腹部注射,因为腹部注射 吸收最快。如果吃饭的时间后推 了,应选择臀部注射,因为臀部 吸收最慢,这样可以预防低血糖 。(四)用药护理n6.2胰岛素保存的注意事项:n胰岛素作为一种生物制剂,

16、应保存在48 的环境中。n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n已经打开的胰岛素n已经过期或者药液中出现了颗粒的胰岛素n注射前一定要反复核对胰岛素的剂量和种类。n使用胰岛素期间,一定要保持定时定量进餐, 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四)用药护理n(五)血糖监测n1、血糖监测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n监测内容:空腹血糖、三餐前后、夜间血糖及随机血糖的 测定。n2、两病并发血糖控制标准:n(1)理想:空腹血糖8.3 mmol/L,餐后血糖 13.9mmol/L。n(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n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n糖尿病的良好控制,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相关; n患者参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直接影响糖尿病的预后;n 糖尿病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将提供最经济、合 理的治疗选择。 n2、健康教育的目标:n是患者在接受教育后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和行为,包括 心理、疾病基础知识、营养知识,两病并发的治疗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