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02344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99 大小:7.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1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教育) 聊一聊你听说过这门科目吗?你 对本科目有什么看法?本学科是研究学前儿童(0-6、7岁)解剖生 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 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 。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举例:儿童的膳食二、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任务1.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 2.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案例1:这天,我看到晴晴在抠鼻子,好象出于习惯性似的,我马上叫她不要抠,并没有太在意。我走了一圈回来,又发现晴晴在抠鼻子,我还是叫她不要抠鼻子,我边说边拉开她的手,这时候晴晴挣扎开我的手,看着我说:“我的鼻子里面有东西。”我马上意识到什么,问:

2、“有什么?”晴晴说:“有玩具!”这时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晴晴抠鼻子是因为她书包上的小铃铛吊饰掉下来了,她因为好奇于是就把小铃铛塞到鼻孔去了!幸好铃铛的位置不是很深,我马上带她去医生那里用夹子把铃铛夹了出来。我在想,如果我当时疏忽了晴晴的情况,认为她只是习惯地抠鼻子而不去理会,那么后果不敢想象。案例22000年4月20日上午7点30分,年仅6岁的佳佳(化名)由其父亲送到宁波市北仑区某幼儿园门口,值班老师检查了卫生情况后,她独自入园到三楼教室时,在三楼走廊上碰到开水的水桶,被开水烫成十级伤残.案例31999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多,在萧山某幼儿园大(3)班就读的6岁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时不慎从上

3、铺摔了下来,由于幼儿园老师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误,最后只能实施开颅手术保持了她的性命.学习学本学科的意义 1、 为我们进入幼儿园工作奠定基础 2、为我们学习其他相关专业奠定基础学习本学科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身作则。第一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现象1.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28天内,即俗 语所称的“月科孩子”。 2.婴儿期:是指出生后l12个月,也有人称 这个阶段为乳儿期。 3.幼儿前期:是指1周岁至3周岁阶段。 4.幼儿期:是指36岁,即幼儿园教育阶段 ,也称学龄前期。 5.学龄期:714岁。 一、新生儿期解剖生理特点 (一)体格发育特点 1.出生体重、

4、身长 体重为2500克4000克 2.出生时的头围 3.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头等大事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现象 一、新生儿期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1.骨骼、肌肉长骨没有完全钙化2.皮肤3.呼吸4.心脏和血液 一、新生儿期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5.消化 唾液腺未充分发育 6.泌尿和生殖器 7.免疫系统 8.神经系统 9.感觉器官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现象 二、新生儿期特殊生理现象 (一)生理性体重下降 “掉水膘” (二)生理性黄疸 (三)螳螂嘴和板牙 (四)乳房肿大 (五)女婴阴道流血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现象第二节 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卫

5、生保健1.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28天内,即俗 语所称的“月科孩子”。 2.婴儿期:是指出生后l12个月,也有人称 这个阶段为乳儿期。 3.幼儿前期:是指1周岁至3周岁阶段。 4.幼儿期:是指36岁,即幼儿园教育阶段 ,也称学龄前期。 5.学龄期:714岁。人体概述 小朋友,起得早,大家快来做做操, 张开小嘴深呼吸,揉揉鼻子吸吸气, 洗洗小脸提提神,脖子脖子扭一扭, 手臂伸一伸,小手拍一拍, 腿儿踢一踢,膝盖蹲一蹲, 小脚跳一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脑袋更聪明,做个新世纪小主人。一、人体的基本形态:头、颈、躯干、四肢 一、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一)人体形态结构概述 (二)细胞 (三)组织、器官和

6、系统看看接下来的几 张图片,你认识它们吗 ?想一想:人体是由哪 些基本结构组成的,它 们的关系是怎样的?一、人体的基本结构概述 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一、人体的基本结构概述 构成人体生命大厦之砖的是细胞 一类细胞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不同的组织巧妙的搭配起来就形成器官, 如心脏、肾脏、脑、耳、眼、血管等。 不同的器官结合起来,完成某一项功能就 是系统。人体共有八大系统(一)细胞 1.概念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 生理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结构EABCDA、肌细胞 B、血细胞 C、上皮细胞 D、神经细胞各种形状的动物细胞3.细胞的功能不同形态的细胞,功能不

7、同 树状的神经细胞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纤维状的肌细胞具有收缩功能4.细胞间液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并存在于细 胞周围的物质。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 联系物质,也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 重要环境(二)组织: 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 功能:保护、分泌、吸收 2.结缔组织 功能:连接、支持、保护和营养,如血液、软骨 3.肌肉组织 包括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 4.神经组织 包括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组成骨骼肌分布在四肢和躯 干,收缩特点是 迅速有力。平滑肌分布在内脏、 血管等处,由 自主神经支配 。 收缩特点是缓 慢而持久,具 有很大的伸展 力心肌心脏特有的肌 肉组织,具有 自律性,

8、能按 自己的节律收 缩,也接受自 主神经的调节(三)器官 说说人体有哪些主要的器官 ,你能指出它们在人体的哪 个位置吗?(四)系统 人体有八大系统:分别为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 统及生殖系统。二、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一、运动系统概况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 (1)骨 成人骨约206块,约占体重的20%。具有支持体重、保护体内 脏器和运动功能。此外,骨也是体内制造血液,贮存钙、磷的 器官。 根据骨的所在部位,可分为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三部 分;根据骨的外形,又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 类。(二

9、)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 1、直接连结 是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膜或软骨直 接连结。 如颅骨之间的骨缝,椎骨之间的椎间盘等。特点: 活动范围很小。 2、间接连结(关节) 最主要的连结方式,借结缔组织囊把骨连结起来。 (1)关节面 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 特点: 一凸一凹,相互适应。 其上有一层薄而光滑的关节软骨。 功能: 使两个关节面更加光滑而富有弹性,以减缓运 动时的摩擦、冲击和震动。(3)关节腔特点: 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 功能: 把两块骨连结起来。 (2)关节囊特点: 由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含少量的滑液。功能: 腔内为负压,有助于关节的稳固。关节的特点:

10、在肌肉的牵引下,能够产生屈和伸、 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等运动,活动范围较大。但关 节的运动范围、灵活性和牢固性与关节的构造、形状有 关。如肩关节灵活性大,牢固性小;髋关节灵活性小, 稳定性大。 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三)骨骼肌 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其中75%是水,25% 是固体成分。它的形态有长肌(多分布于四肢、能引起大幅度运动 )、短肌(多位于躯干深部、运动幅度较小)阔肌( 长在胸、腹、背部浅层,引起躯干运动)、轮匝肌( 多分布于孔裂周围、关闭孔裂)。 疲劳持久的活动引起肌肉工作能力逐渐甚至停顿的现象。 疲劳的消除合理休息 增强抗疲劳能力劳动、体育锻炼。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

11、健问题:1、为什么要从小教育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为什么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为什么幼儿不易发生骨折? 3、为什么幼儿骨受伤后,恢复较快? 4、为什么人到一定年龄(2025岁左右)不再长个子? 5、为什么要让幼儿多到户外活动?你能说出哪些理由? 6、为什么幼儿园没有写字的任务? 7、为何幼儿较易掌握粗大动作,不易掌握精细动作? (一)骨的特点与保健1、骨在生长 长骨两头的软骨一面发育(使长度不断 增加)一面钙化(使骨头坚硬)。20 25岁左右长骨两端的软骨全部钙化,人就不再长高了。 保健: 幼儿的骨头在发育,需要较多的钙,同 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吸收的钙沉淀到骨头里去

12、。 (1)补充钙、磷、维生素D; (2)多晒太阳;多运动。 3岁以前的婴幼儿,如果缺少维生素D,身体里的钙、磷就不能被充分地吸收利 用,骨头长不结实,就会得佝偻病(软 骨病)。 2、腕骨正在钙化 人有8块腕骨。出生时全是软骨,以后逐 渐钙化,1013岁左右钙化完成,女性儿 童一般比男性儿童早完成2年。掌指骨18岁前钙化完成。所以婴幼儿的手劲较小 ,精细动作比较困难。 保健: (1)不宜提重物; (2)手的动作时间不宜过长。 3、有些骨还未愈合 (1)胸骨(胸骨柄、胸骨体、胸骨剑突) 到2025岁才愈合。) (2)骨盆未闭合。髋骨是骨盆的一部分,幼儿的髋骨与成人不同,它还不是一块 严丝和缝的骨头

13、。幼儿的髋骨是由髂骨 、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借助软骨连结在 一起的。它一般要到2025岁才完全愈合,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 保健: (1)培养良好的坐姿; (2)保持鼻腔通畅,预防漏斗胸; (3)不宜从高处跳到硬地上; (4)不宜在硬地上进行大量的蹦跳动 作。 4、柔软、易变形,但不易骨折 幼儿的骨头就象鲜嫩的青枝,易被 弯曲。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 易弯曲。这与骨头的成分有关。幼 儿骨头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1/2。 青枝骨折幼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 骨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 保健: (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坐着时,两脚平放地上,不佝着背,不耸肩,身子

14、坐正; (3)站着时,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 (4)走路时,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 五、脊柱(人体的主要支柱)易弯曲 (1)脊柱的生理性弯曲 背面看,又正又直; 侧面看,从上到下有四道弯曲:颈曲、胸曲、 腰曲、骶曲。 问题:四道弯曲是天生的吗? (2)四道弯曲的形成 四道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到 发育成熟的年龄(大约2021岁或更晚)这些生理性弯曲才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 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 ,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23个月 抬头颈椎前凸 67个月 坐 胸椎后凸 周岁左右 走 腰椎前凸 出生时? 骶椎后凸 (3)四道弯的作用 有了

15、它,人做走、跑、跳等运动时,更具有弹 性,可以缓冲从脚下传来的震动,保护内脏和 头部,当震动传到头部时也就微乎其微了。否 则,若是“直棍儿”,跺一下脚,也会把大脑给震了。 保健: (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好的体姿可以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从背面看,脊柱某一段偏 离中线,向左或向右弯曲); (2)桌椅高度要适度; (3)不让长时间单肩背书包(长时间单肩背书包会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和韧带的不到平衡发展 ,形成一侧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也易导致脊 柱侧弯); (4)不让睡沙发、软床等。(二)骨骼肌的特点与保健 1、特点: (1)容易疲劳和损伤,因为肌细胞纤细、间质相对较多,肌腱宽而短,水分多 ,蛋白质、

16、脂肪及无机盐的比例较低。 但幼儿的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应充分 ,恢复疲劳较成人快。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幼儿会跑会跳了,可是要他们画条直线 却很难,这与各肌肉群发育的早晚不同 有关。 到56岁,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所以能做一些较精细的工作,但时间不能过 久,否则容易产生疲劳。 保健: (1)蛋白质要充足; (2)适当锻炼,肌肉可以得到更多营养,肌纤维变粗,肌肉重量增加 。 (三)关节的特点与保健 1、肘关节易脱臼:关节囊比较松弛,韧带也不够结实,关节的伸展性和活动范围均大于成人 ,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容易“脱臼”。 牵拉肘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被猛力牵拉手臂而造成的肘关节半脱臼。它常常是因为大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