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80215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单元十四单元十四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40 分钟单元练分钟单元练( (十四十四)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1(2018河南洛阳模拟)洋务运动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 ,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 ,而“西洋治民之法” “推其法以绳之诸国” ,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 。这表明他( )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解析:本

2、题的题眼是“西洋治民之法” ,法指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说明郭嵩焘突破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美国不是议会制民主政治;题干并未体现抛弃“德治”思想,故排除 B 项;“西洋治民之法”指的是制度,故 C 项错误。答案:D2(2018河南十校联考)晚清洋务人士郭嵩焘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都可以为之,不必“官为督率” ,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他的思想和行动( )A实现了洋务运动的健康发展B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C推动了官方与民间资本融合D加强了清政府对洋务运动的支持解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官办和“官督商办”两种形式。材料信息中郭嵩焘认为不必“官为督率” ,

3、实际上否定了这两种形式,为民办企业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 B 项正确;洋务运动的弊端在于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郭嵩焘的行为与此无关,排除 A 项;官民资本融合早就有“官督商办”的形式,故 C 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本身就是清政府的自救行为,故排除 D 项。答案:B3(2018湖南长沙统考)1895 年,谭嗣同等人联名禀请湖南学政江标,希望将浏阳南台书院改为浏阳算学馆。这一建议虽得到江标的批准,但浏阳知县在当地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拒不执行,使这一计划未能成为现实。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开算学馆断送地方官政治前途B新学改制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C政府官员在政治上极为保守2D新

4、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解析:题干中“浏阳知县在当地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 ,表明新学改革得不到士子们的支持,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故 B 项正确。题干中新学改革“得到江标的批准” ,因此 A、C 两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新学改革在地方推行中遭遇了阻碍,但这并不能表明新旧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故 D 项错误。答案:B4(2018湖北黄石调研)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有在矣。 ”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 )A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B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C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D定国教以

5、树孔子权威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的作者为康有为,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利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减少顽固派的反对,推动维新变法,故 A 项正确;康有为“尊孔”是为了维新,推行西方民主政治,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关于借鉴西方的信息,故 C项错误;“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 “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等信息表明,康有为的根本目的是改革,不是仅仅立孔子为权威,故 D 项错误。答案:A5(2018四川成都统考)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 1912 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 ”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实现

6、(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民主平等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平均地权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国利民福” ,说明要以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幸福为根本,避免阶级矛盾问题,重视民生。故本题考查的是民生措施,D 项正确。A、B、C 三项不是民生措施,故排除。答案:D6(2018河南洛阳统考)1918 年夏季,孙中山通过美洲华侨向列宁和苏俄政府发去电报,表示他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贺。1923 年 8 月,孙中山又派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这表明( )A中苏两国已达成革命共识3B孙中山认同苏俄革命道路C孙中山已产生联俄的倾向D反帝反封建已成为时代潮流解析:题干中孙中山“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贺”和派

7、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说明孙中山已产生联俄的倾向,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均不是题干表达的意思,故排除。答案:C7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教员中既有以陈独秀为首,以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为骨干的革新营垒;又有辜鸿铭、刘师培、陈汉章、黄侃等知名的旧派学者。他们政见不同,在学术上也各抒己见。这一现象( )A有利于提高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B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C体现了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D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解析:当时北京大学的教员中,既有革新营垒又有旧派学者,这体现了蔡元培提倡并实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8、方针,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答案:C8(2018湖南长沙模拟)某一时期的广州民国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近有所谓新青年者,好规人过失,不满于民国纪元前之革命运动徒震惊于俄国革命,认为创举,仅以成败论英雄,完全不把国人崇敬之先烈放在眼内。 ”材料反映的是( )A立宪派对革命派的批评B儒家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C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批评D中国对苏联式革命的赞同解析:题干中“新青年者” “徒震惊于俄国革命”说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受到一部分新青年的推崇。 “不满于民国纪元前之革命运动” “完全不把国人崇敬之先烈放在眼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了国民党的不

9、满,故选 C 项。A、B、D 三项均与题干不符。答案:C9(2018广东名校联考)1926 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 。这反映了毛泽东( )A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4C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D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解析:从材料中时间信息“1926 年” ,可排除 B 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 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才形成的;“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分析国民革命运动的影

10、响,排除 D 项;由“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可知,A 项符合题意。答案:A10(2018广东广州检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 ,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毛泽东主张中国最终不走社会主义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道路B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解析: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革命应该分两步走,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

11、主义革命。根据题意可知 C 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毛泽东主张先走新民主主义道路再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 A、D 两项与题干不符;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1945 年的中共七大上,故排除 B 项。答案:C11(2018贵州贵阳一模)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 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 ” “(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 ”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解析:材料仅

12、涉及对外开放,不能体现对内改革问题,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邓小平积极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故 B 项正确;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与中美正式建交没有必然的关系,故 C 项错误;“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而非对外开放的问题,故 D 项错误。答案:B12(2018山东潍坊模拟)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 “有利时机”指5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经济危机使西方大国实力大减C世界贸易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解析: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

13、崩溃,整个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环境,A 项正确。B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可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2001 年,排除 C 项;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至今没有建立,排除 D项。答案:A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37 分)13(25 分)(2018山东威海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 ,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叶廷芳18 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

14、“中国风” 材料二 一般来说, “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欧阳哲生严复评传(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并指出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10 分)(2)“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相反,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评述。其截然相反的背后,有何相同点?(15 分)答案

15、:(1)含义: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2)“五四”以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五四”以后: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传西方文化,其实质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6相同点:向西方学习,建立现代民主政治。14(12 分)(2018湖南长沙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梁启超认为“中国学术,以研

16、究人类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古今思想家皆集中精力于此方面之各种问题。以今语道之,即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所包含之诸问题也。盖无论何时代何宗派之著述,未尝不归结于此点。 ”这表明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如何经国治军。治国思想一直是思想史发展的主流,全面而深刻地为人们从事经国治军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据纪宝成主编中国古代治国要论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国思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题目以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评述为材料,要求自行拟定论题,并进行阐述。解题时首先要提炼材料的观点,即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都关注治国思想,然后围绕“治国思想与实践”拟定题目,题目要求指向明确。最后,还要对拟定的论题进行阐述,要注意时间限定为中国古代。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